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简答论述大全一  本科考试复习资料

(2010-06-28 12:45:24)
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

概观

分类: 电大资料

简答题
1、龙的形象说明了什么?p2
答题要点: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龙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各部落初民原始图腾的混合物。在众多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上,已经出现龙的形象,但不同地区的龙,其形象并不相同,有的似龟,有的如鹿,有的似猪,显然它们都是不同氏族图腾之物。而最初龙的形象的多样化,也昭示着最初氏族文化的各异。但是,这多元的文化在后来的发展中,又是向心的,而不是彼此分散的。
2、西周时期,从哪几个方面可以看出神本文化转向人本文化?p4
答题要点:这种文化转变,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出来。第一,从当时青铜器的制式和纹样看出。第二,从卜筮之法看出。第三,从社会风尚看出。第四,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3、“百家”学派共同的文化特征是什么?p12
答题要点:诸子百家虽然形态各异,但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概之有三:其一,诸子百家的学术渊源都是六经。其二,从总的哲学观点上看,各家都奉行道一元论之说。其三,各家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指归,那就是治道。
4、从现代人的目光看来,礼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答题要点:礼为每一个社会成员规定了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它规定每个社会成员在获得一份生活资料的同时,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将责任和义务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奠定基础。P27
5、简要概括秦汉时期出现中华文化大一统的局面的原因。p71
答题要点:第一,学术原因。战国末期,各家学说已呈趋于融合之势。第二,政治原因。秦王朝在极短的时间里,统一六国,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为文化的一统,准备了政治上的条件。第三,从文化形态上讲,秦朝是法家思想一统天下的时期。
6、为什么说“孝”在现代社会里还有提倡的必要?p87
答题要点:孝是儒学伦理中重要的内容,它具体规范了封建时代子女必须对父母及其他长辈履行的义务。“孝”作为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还是应该提倡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如此。“孝”作为传统美德,在维护亲情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7、中国酒文化的特征有哪些方面?p98
答题要点:(1)酒文化与原始宗教和政治统治结合起来;(2)理性化特征;(3)士文化特色。
8、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p128
答题要点:第一是在融合道教、佛教的基础上产生了区别于先秦及两汉经学的玄学。第二是民族文化的融合,即周边少数民族与汉文化间的胡汉文化融合。
9、我国文化南移的三大过程是什么?p150
答题要点:南宋以来,文化中心的南移,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第一是学术中心的南移。第二是政治人物的南人化。第三是政治中心的南移。
10、中国画的两大特色是什么?p188
答题要点:(1)写意是中国画最主要的特色;(2)散点构图是中国画的另一特色。
11、试述中国茶文化的独特特征?p192
答题要点:(1)中国茶文化的地域特性。从地域上讲,可以将茶归于南方亚文化圈。南方多山,终年云雾缭绕,有所谓的“瘴气”,是茶生长的优良环境,江南水乡也因其四季分明而称为茶叶生长得天独厚的条件。(2)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除具有地域特性之外,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群体,就是文士、清客。从某种程度讲,茶体现着士大夫的审美情趣。自古以来,茶成了名士高人的随身必备之物,进而称为他们的象征。
12、市民意识全面成熟主要表现和意义是什么?p240
答题要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其一,社会风尚。其二,价值观念。其三,市民文学。市民文化的发达,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取代士人文化成为一种显态文化,其意义是相当巨大的。它不仅为我国民主意识的普及作了准备,而且还为东西文化精神的汇融埋下了伏笔。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著名命题,正是以市民意识的全面成熟为前提的。清代的开启民智运动,甚至今天的民主意识,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根源。
13、对于西学,中国知识分子有哪几种态度?p243
答题要点:在对待西学的态度上,中国知识分子迅速发生分裂。一部分人为西学所吸引,意识到吸收西方文化有利于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因而主张全面接受西学。这批人的代表是礼部尚书徐光启等。另一部分知识分子则完全相反,他们严“夷夏之防”,主张禁绝西学。还有一部分人以比较科学的态度对待西学,其代表人物是方以智。方以智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对待西学,对其内容进行谨慎而细致的清理和辩识,吸取其优点,而摒弃其伪妄。
14、晚明科学精神有哪些方面的重要意义?p246
答题要点:晚明科学精神首先表现在这时的科学家已经开始自觉地在科技领域研究中运用近代的科学方法。这主要表现在数学科学性的深刻认识及应用和实证手段的广泛采纳两个方面。不可否认,晚明高涨的科学精神,是受西学影响的。这集中表现在徐光启等人对西学理论思维的接受和播扬。针对中国传统科学只讲其法,而不追究其所以然的缺陷,徐光启大力提倡西学穷究物理的精神。“超胜”的思想,直到今天,仍是我们甚至我们的后辈孜孜不倦追求的目的!
15、新儒学兴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p300
 答题要点:现代新儒学兴起的背景:世界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人们开始对西文物质文明的作用和价值产生怀疑,从魏源的“师夷长技”到胡适的“全盘西化”都未能给人满意的答案。国内,“五•四”狂飙突进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存在着传统虚无主义的危险倾向,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成为有责任心的知识分子必须面对的现实。
16、爱国的表现是什么?p325
答题要点:爱国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首先表现在“天下为公”,在个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能主动牺牲个人的利益,以个体服从集体。其次,爱国还表现在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奋斗终生。再次,爱国还表现在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保护。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爱国必须保护祖国不受侵犯,保持祖国领土的完整和人民生活的健康和愉快。

 

论述题
1、如何正确认识“中庸”这一哲学思想?p160
答题要点:(1)中庸思想表现在文化上,就是文化的亲和力,能求同存异,万流并包。(2)中庸的思想表现在社会生活中,就是不偏颇、不怨尤,入情尽理、内外兼顾。(3)中庸如同调和剂,消解了封建社会的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促成了其稳定与平和。(4)“中庸”文化,对中国的民族心理影响至为深重。在中庸的基础上形成了“官本位”文化,极大催发出中国人的主奴性。(5)中庸扼杀了个体的个性,由于中庸之道讲求传统的延续性和恒久性,因此,中庸往往跟保守密切相关。
2、谈谈你对君子这一文化现象的看法。P162
答题要点:(1)从文化特性上讲,中国古代的君子被界定为道德修养极高的人,君子必须表现出“谦谦”的风范;在封建法制结合得越来越紧密的时候,君子被看成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以道德人格感召着社会成员,从而达到稳定封建统治的目的。(2)君子与“小人”的划分被“义”“利”之别,因此,在新的经济生活中,萌生出新的“君子”,他们有经济事例,以融通的观念看待义利,于关键食客,能舍利取义,在精神上与“君子”相通,却又具有时代气息。(3)今天我们谈到君子,不再指那种受过上等封建教育的谦谦君子,而更注重个体的人格魅力和出众的才华。
3、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中“和”的精神?
答题要点:(1)“和”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基因。特别是在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正因为有一种“和”的博大精神,所在才能对外来文化产生巨大的亲和力,才会吸收、改造其他民族文化,使之称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时的“和”以显示汉文化的亲和力为主。(2)从全球一体化格局来看,“和”已经成为世界文化交汇融通的大潮,任何一种古老的文化,想孤立于这大潮之外,已不可能,只有适应这一潮流,不断更新和改造,才会有光明的前途。不是如何排外或媚外,而是如何更好地发挥我们文化中“和”的传统。
4、作为一个现代人,如何理解“情”字?p271
答题要点:(1)简单地说,情就是人的思想感情。“发乎情、止乎礼”,被定为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2)先秦儒学将“情”与“礼”相对举,情的外延相当广泛,概指一切思想情感。但宋儒明“天理”“人欲”之辩,情被界定为与人的本性相冲突的后天的欲望,于是“情”与“欲”合而为一。到了明清理学家的脑子里,情几乎是人欲的代名词了。(3)但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当正确理解“情”的涵义,我们反对禁欲主义,但也绝不主张打着“情”字招牌,行纵欲之实。
5、如何理解中国发达的山水文化,其意义何在?p278
答题要点:(1)从一开始山水就作为中国人灵感的源泉而存在。道家主张隐遁山林,儒家则追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融合无间。(2)对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古代中国人而言,自然山水的美景,不仅仅是其寄情抒怀的地方,而且还可以通过改造山水赋予其人文内涵。于是,文人雅士高道名僧,纷纷隐山遁山,给自然山水以人文特色。(3)将自然与人工融为一体,且彼此借鉴,互相映发,如江南园林的建筑中体现出的融人文于自然之中的独特构造。总的来说,中国的山水文化追求着“天人合一”至高境界,与天堂媲美,也不逊色。
6、试述中国古代龙凤的象征意义及其所特有的龙凤文化。P313
答题要点:(1)从文化原型上进行溯源,龙凤都是远古初民部落的图腾,龙主要是中原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凤则为南方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后来炎黄二帝经过战争合并为一体,结成了炎黄部落联名为主体的华夏族,并形成了共同的图腾——龙。(2)凤作为炎帝部落联盟的图腾,也是南方部落的图腾,为火鸟,行火德,龙飞于天,腾云驾雾,行水德,水火相克,可一旦交合,也就相生,标志着新纪元的开始。(3)上古时代,中国人即形成了一阴一阳平等对立观念,以龙为阳,以凤为阴,龙凤相配,主要象征阴阳和合,因此,龙凤成了阴阳的象征。(4)从天来讲,阴阳和合意味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人类社会来讲,龙凤呈祥,也就标志着国运昌盛、人民安居乐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龙凤对中国人的影响是至为深刻的,在至高无上的后宫,皇帝是真龙天子,娘娘则是凤。
总而言之,龙凤文化在民间具有较皇室更为广泛的引申和象征意义。他们任何时候都象征着吉祥如意,表达着中国人对和平、团圆、幸福、美满生活的企盼和向往。
7、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把握好义与利的辩证关系。P258
答题要点:重义轻利,跟商品经济存在着水火不能相容的矛盾。这种观念至今还有着巨大的影响。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在中国文化中表现出重利的亚文化特色,而在市场经济不够健全而传统文化意识却相对颇浓的内地,仍有着很浓的重义轻利的思想,这极大地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健全。如何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唯利是图,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显然与我们的伦理化文化背景相违背(这种背景就活生生地存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周围),背信弃义、为富不仁而被人指脊梁骨,就说明这种行为缺乏文化支撑,因而不能为群体所认同。但片面追求义而不取利,也是不现实的。“雷锋精神”之所以有别于雷锋的所作所为,我们对雷锋精神的认识也有着时代意义,就在于雷锋作为个体,其价值实现表现在对社会的奉献上,而他对社会的奉献,又反作用于他自身,使之意识到了个体的存在。一句话,人是自然的人,但同时也具有社会属性。一味向社会索取而不对社会有所回报,在被社会抛弃的同时,他的人生价值也不可能实现。特别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物质相当丰富的今天,“老死不相往来”的自然经济已经消失,没有物质利益的追求,几乎可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因此,这时最主要的就是如何深入认识利的内涵,如何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与个体精神的愉悦、个体道德修养的提高结合起来,将私利意识与社会公德结合起来,恰到好处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矛盾才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