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脑下乡:华硕IT讲师培训小编跟访之山西范庄(一)

(2009-08-20 15:46:22)
标签:

电脑下乡

2009华硕it讲师

农村

电脑知识普及

小编

跟访日志

it

分类: 电脑下乡一线报道

    2009年8月3日7点,我乘坐的K603次列车到达了一个中途小站——霍州。我跟访的学生朱世芳的弟弟举着写有我名字的纸牌在车站门口等我。霍州位于省会太原西南,是一个县级市。(本刊记者·杜昕)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1.jpg(霍州火车站)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2.jpg(早市)

 

    我要去的李曹镇范村离市区很近,乘车大概20分钟就到了。这里和霍州市区不同,并不产煤,农民大多的收入还是靠种植、养殖。村里也有一个砖场,还有一个沙场和一个奶牛养殖基地(规模较小,只有6、7头牛)。再有就是去霍州市的煤窑打工。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3.jpg(开往范村的路上)

 

    很顺利到了朱世芳家,她爸爸就是本村的村长,我们来看看村长家是什么样子吧。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4.jpg(到达范村)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7.jpg

(村长家电脑 3年前买的,CPU赛扬2.66、256MB内存、80GB硬盘)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6.jpg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8.jpg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9.jpg(村长家)

 

    村里的电脑普及率很低,全村247户人家中,有电脑的大概只有5、6家。能连上网的更少。来到的第一天,芳芳同学把我们的行程排得很满,我们先后去了村上的合作医疗点、村小学、若干农户家中(其中有两家是开小卖部的),还有村里最大的企业——砖厂。

 

    第一站是合作医疗点,这里算得上是村里药品最全的经销点,还有三个输液的床位。朱世芳本打算给负责这里的大叔普及一下电脑知识,但大叔说:“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学这个没有用,你还是给年轻人讲讲吧。”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11.jpg(合作医疗点)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13.jpg(朱世芳在给合作医疗点的负责人介绍电脑下乡政策)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12.jpg(没有电脑,算盘就是这里的权威计算工具)


 

    从合作医疗点出来,我们去了村小学。很想让城里的孩子看看这个村小学的条件,虽然我之前也跟随很多厂商下过乡,但是没有去过村上的小学。说实话,这里简陋的条件让我觉得很心酸。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14.jpg(村小学)

 

    这个小学很小,没有广阔的操场,朱世芳的培训课在小学中所谓的“文体器材室”里进行,这间教室也就10平米左右,却容纳了30多个孩子。这里有全小学唯一的一台台式电脑,是5、6年前村委会专门给小学配的,但是不能联网,平时是给老师们打字、打印用,并不作为授课用。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15.jpg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16.jpg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20.jpg(教师办公室)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21.jpg(村长特地跑来给活动借教室)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24.jpg

(在这里,我见到了朱世芳的中学同学成凯华,他在北京上大学,今年大二,念的是电子专业。朱世芳早就和他约好了要一起做普及宣传)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22.jpg

(孩子们的热情很高涨,都想挤在培训师旁边,后面看不到的孩子只能站在凳子和桌子上)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23.jpg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25.jpg(朱世芳再给学生们培训)


    我随机找了几个女生提问:“你们会用鼠标吗?”她们齐声说会,“会开机、关机吗?”“会!”我问:“那你们一星期上几次电脑课?”她们告诉我,上一次课,40分钟。她们还告诉我,她们并不是在村里的小学上学,而是被送到市里上学。村长解释说,由于村小学的升学率不高,所以村里条件稍好的家庭都愿意把孩子送到市里去上学。市里的学校有电脑课,村里没有。这些女孩儿中间有两个就是在村里上小学的,她们说她们什么都不会,于是我们就专门让她们用我带过去的电脑操作,教会了她们在word里打字。孩子们很聪明,学得很快。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26.jpg(两个女孩子学着在word里打字)

 

    结束了小学的集中培训课,我们又做了入户宣传活动。先去了开便民商店的老成家,他的两个孩子,大的在市里念高中,小一点的在市里念初中。老成跟我说,他家年收入在7000~8000元左右,可光这两个孩子的学费一年就要1万元,所以为了供他们读书,家里还借了不少外债。在这种情况下,家里是没有余钱来买电脑的。两个孩子虽然在市里上学学过电脑,但操作还很不熟练,所以成凯华教了两个孩子一些基本的操作。第二家的情况和第一家差不多,孩子今年考上了山西师范学院,可是还不会上网,她要求凯华教教她怎么发电子邮件,但是由于不能联网,凯华只能口头跟她讲。从这家出来,已经是中午12点多,我们结束了上午的活动。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27.jpg(朱世芳向老成介绍电脑下乡的政策)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28.jpg(成凯华给老成的两个孩子普及电脑知识)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29.jpg(左边的女孩子暑假后就要去山西师范学院念大一了)

 

   下午,我们去了村里的砖厂,这个据说是村里最大的企业,加老板有27个人。一提起砖厂的经营,老板李金红就开始倒苦水。他告诉我,这个砖厂是2006年投资的,但很不巧的是,2007年,山西著名的黑砖窑事件轰动了全国,政府遂下大力整治,这使得村里的这个砖厂在整个2007年都没有经营。好不容易熬到2008年,管得没有2007年那么紧,但想要办下开工证明,仍然要费不少力气,吃饭、送礼自然必不可少。算下来,光证明就花了20万元。办下证明并不等于万事大吉,想要办这样一个砖厂,投入就将近100万元,凭个人力量很难达到,只能申请贷款。可虽然国家有政策扶植农村中小企业,但落实到地方却很难实行,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所以只能四处筹钱。李金红说:“我现在一个月有9500元的贷款要还,但是市场很不好,我现在为了维持经营,不得已按照每块砖一毛四的成本价卖。”他说,砖厂的生意越来越难做,村里的砖厂也就能在李曹镇范围内卖一卖,别的镇没必要跑到这里来买砖,因为每个镇都有砖厂,如果来这里买砖,再加上运费,就不划算了。他还告诉我,去年汶川地震重建,国家规定每块砖不能超过三毛五,可实际每块砖被炒到了六毛钱。他不是不想扩大销路,但是算下来,如果把砖运到汶川去,加上成本,合每块砖一块钱!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30.jpg(走在去砖厂的路上)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31.jpg(砖厂办公室外)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32.jpg(朱世芳在给老板介绍电脑下乡政策,右为李老板)

http://blog.cfan.com.cn/attachments/2009/08/286237_2009080421362434.jpg

 

    在采访过程中,我一直在问李老板需不需要电脑,需不需要网络,而他却用现实让我明白,像砖厂这样的农村民企,并不是负担不起一台电脑的钱,关键是,买来电脑能发挥多大作用?难道只是用Excel做做表格、算算工人工资吗?李老板并不了解网络上有多么的丰富的资源,更是懒得想那些东西能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在他看来,镇上有人家里要盖房,需要砖,自然就会到他的砖厂来买,与其想什么电脑不电脑的不找边际的事情,还不如想想眼下。

    从砖厂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们今天拜访了几个典型的农户,像家里有孩子念书的,还有农村的民企,他们难道真的不需要电脑,不需要网络,不需要信息化吗?与我来这里短短几天所看到的他们的真实困难相比,电脑、网络、信息化,这些词汇听起来的确很遥远。我们的活动,虽然意义非常,但是在现实面前,却有些苍白无力,就凭几名大学生奔走相告,能起到多大作用呢?这个之前让我感觉不是问题的问题,如今却赫赫地悬在我的头上。

    希望在接下来的采访中,能够解决我的这个疑惑。请留意后续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