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8日,在重庆接近40度的湿热高温中,“你的行动中国的未来”华硕IT讲师培训在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正式拉开帷幕。然而,没有空调的教室的高热并没有吓退百余位来自重庆多所高校的同学,就在从北京赶到重庆的包括我们《电脑爱好者》2名工作人员和计算机世界大学2名工作人员全部出现诸如眩晕、头痛、呕吐的中暑反应时,同学们却依然聚集在教室中,沉浸在培训老师的课程中。正是他们的热情和实际行动,给了我们所有工作人员信心。(本刊记者·杜昕)
培训开课时,原定100人的培训团队已经增加到140人。计算机世界大学重庆分校的一位助教告诉记者,其实最早重庆参加培训的名额仅为60人,可报名的学生太多太热情,进而增加到100人,没想到当天更是增至140人。他说:“火爆的报名可不止在重庆,本次活动覆盖的全国14个省市都是如此。在河南,原定只有65个培训名额,而报名的学生却有1000多人!”培训营选在了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除本校学生外,140名学生中还有来自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三峡学院等院校的学生,最远的甚至要从万州坐4个多小时长途车赶过来。
第二个实验,需要放置的钉子增加到两根,虽然钉帽面积不大,但是还可以刚刚好放下两根。OK,实验成功!
但是,如果需要放20根钉子呢?20根钉子可以在不改变形状、不依靠外力的条件下,全部放到那样一个面积小小的钉帽上吗?在开始这个实验前,老师先对同学们的意见进行了统计。有19位同学认为完全不可能,有7位同学认为完全可能,剩下的同学认为可以试试,有可能成功。接下来,培训老师分别给认为完全可能和认为可以试试的两组同学发了两套实验工具,结果会怎样呢?
培训老师给出了答案,一个小小的钉帽上,足可以放置20根钉子,甚至更多。OK,实验成功!
行动的感召力
“很多事,要行动了才能知道行不行。我们现在往往在行动前想得太多,顾虑太多,最后左思右想就耽误了行动,或者根本就不去行动了。今天的实验给我这样一个启示,行动是很重要的。”一位同学对记者说。另一位同学感同身受,说:“我们本来以为这次培训就是给我们讲讲电脑知识,但没想到活动还给我们安排了这种励志类的课程,我们感触都挺多的,感觉很好。”
行动本身是具有感染力的,尽管同学们自己并没有完成在一根钉帽上放20根钉子的任务,但是,去努力尝试的这一行动,却使更多人愿意相信,这个听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绝对可以有办法完成的。培训老师贺老师告诉大家,这个实验真的能成功,但是比试验成功更重要的是,大家感受到了行动的感召力。“就像这次下乡普及电脑知识的活动,我们坐在教室里想再多也没用,必须要去行动,尽管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力量,我相信也能改变一些现状。”
记者不由想起曾有人质疑说: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有9亿都在农村,而今天农村的许多现实,都让人觉得是无力改变的。而作为力量渺小的大学生,“我们能改变什么?”
想来有这样想法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吧,但不知道今天这个实验是否给了你一点启示?只有去行动,才能有希望!是的,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有的时候想得太多,反而会失去行动的力量。那么今天,不如让我们多行动一些,少抱怨一些。青春,有很多不可错过的事情,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们不再青春了,但回首时,还有很多可以体味的事情,对吗?
华硕在行动
“华硕也希望用自己的行动来缩小城乡间的信息鸿沟。”华硕中国业务群品牌总监郑威对记者说,“这次活动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个从来没有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过话的女孩儿,她几次说不下去了,但是周围的同学都给她鼓掌,鼓励她说下去。她在说到自己家乡状况的时候哭了,这种对家乡的真挚情感就是她将来行动的力量源泉。”华硕渝贵分区平台总经理彭璋告诉记者,渝贵一带农村的经济状况相比我国东部和南部农村更为落后,还有不少国家级的贫困县,没见过、没听过电脑的农民不在少数。今年政府大力倡导的“电脑下乡”正是希望改变农村信息化落后的现状,但“电脑下乡”目前最大的门槛不在于产品,不在于渠道,而在于“如何让农民体会到电脑的好处,会用电脑”,否则,他们既不会用也觉得没用,何来购买和销售?这也凸显了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
培训老师贺虹燕告诉记者,她现在就在一家公益性质的培训机构供职。她说:“正因为这样,我才非常明白在中国做公益事业是很不容易的。”那么可以想见,华硕作为一家PC企业,多年来一直坚持做着公益事业是多么不易。华硕学院、硕市生等项目,不断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培训以及就业岗位。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当下,仍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运作IT讲师计划,的确是在用实际行动,证明一家企业的社会责任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