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电脑爱好者》
《电脑爱好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821
  • 关注人气:1,4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源是个噱头?!

(2007-07-12 16:07:20)

开源是个噱头?!

 

戴志康  康盛创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Discuz!创始人
王开源  自由职业者、北大抗议盖茨事件发起人

 

谁说开源不赚钱

王:很多年来,人们观念中根深蒂固的一个概念就是:开源=免费,开源不赚钱。其实这是一个很深的误解。在开源的商业操作上,最普遍的一种模式是,企业将基础的一些技术免费供给用户使用,而靠最核心的技术来赚钱。

戴:如果开源不赚钱,我们公司早就不存在了。Discuz!自2001年6月诞生以来,一直没有停止在开源领域的开拓。我觉得开源本身就是一个商业模式,能不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就要看这个商业模式应用得成不成功。

王:的确,开源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模式。我觉得它首先意味着开放的工作心态,让更多的人为一项技术添砖加瓦、锦上添花。开源以后最大的好处是,能够获得庞大的人才资源,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项目中来,为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应用领域和利润增长创造了可能。不过目前在国内,成功的开源商业模式还不算多,像戴志康这样把Discuz!作为一个开源的免费软件运营,却取得惊人成功的更是不多见。

戴:Discuz!开源1年多来,公司的收入比以前增加了10倍!我想这个数字足可以反驳那些认为开源不赚钱的观点。由于现在Discuz!是免费的,所以我们把商业模式从原来的靠卖软件赚钱,转变为靠卖服务赚钱。以前我们为客户提供的是很简单、很基础的服务,不管是小客户还是大客户都是这样,而现在我们发现,其实大客户的需求更多,我们就针对这种需要为大客户提供金牌服务,而小客户则可以免费使用我们的软件。这样一来,使用Discuz!的人更多了。假如以前有100个人使用,3%会交费,现在10000个人用,1%会交费,我们最后得到的绝对利润上升了。


开源人,从游击队到正规军

戴:经常会有人问我,做开源如何才能养活自己。其实开源软件是带有商业色彩的,像IBM等著名公司,很多都是在资本市场纳斯达克上市的。他们每年都会拨出研发经费来给开源的程序员与开发者,就是说,先有商业机构再有商业开源开发者的生存。

王:在国外,对开放源代码的使用一直就比较活跃。事实上,不管是学校还是公司都会鼓励他们的学生或者员工参与到开源项目之中,并且为之提供专门的实验和测试环境。现在,大家对开源非常感兴趣,一方面是人类向往自由的天性使然,另一方面是由于开放源码可以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

戴:如果个人对开源比较感兴趣,想靠它吃饭并不是不可能的。对在校大学生来说,完全可以进入开源社区里做做开发。国外现在有很多公司与国内大学有一些开源活动,学生试着去做一些开源的东西,不但有可能得到奖金,而且能与有着同样兴趣的人在一起,学习到更多知识,对未来也打下了比价好的基础。而且在国内,很多做开源的公司都不是公开招聘的,而是从这些开源社区爱好者中选拔人才,这些人之前很可能是在不同的地方工作,而后来他们发现彼此都对同一件事情感兴趣,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小的圈子,对商业公司来说,这是找到合适的人才的一个有效的方式。


开源的未来
戴:开源的未来发展,更多地取决于应用了开源这种商业模式的公司的未来发展。在人们的普遍观念里,闭源的微软发展得很好,所以大家认为闭源才是主流,开源没有市场。但我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开源软件的使用率会越来越高。开源软件会被广泛使用并为更多人创造价值,这也为开源公司创造成功的开源商业模式提供条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未来软件的商业性质将由销售变为服务,未来的软件并不一定非得要装在用户的电脑里面,而是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获得并使用。开源软件很可能在这样一个平台上找到新的商业模式和发展点。

王:其实,开源软件已经被使用得非常非常广泛,大部分使用电脑的人都接触过开源软件,甚至经常使用,只不过你不知道它是开源的罢了。我认为做开源的公司成熟的标准,就是上市,就是说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得到一个很好的企业循环。现在业界的现状是开源与闭源并存的,但我相信,以后程序的发展会越来越简单,开发程序会像写字一样慢慢变得普及。随着程序技术的不断扩大深化,大家对源代码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开放源代码必将成为一个主流!

 


(网友提问部分)
他——Discuz!论坛系统的创始人,身价过亿的“80后”;他——自称是老愤青的开源爱好者,跳上北大百年讲堂抗议微软垄断的“狂徒”。今天,戴志康与王开源意外地在爱好者“半月谈”相遇,点述开源历史,展望开源未来。更多精彩内容,请见http://visit.cfan.com.cn/banyuetan/2007-06-07/1181198581d67007.shtml

关关:请问戴志康,你从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变成一位年轻的公司老总,你觉得你的成功之路有可能被复制吗?
戴:当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我发现一个事情,就是比如说同样有五个人在学一种编程语言,我可能只花了一点的时间就能达到他们的那个程度了,所以我觉得我是有点天赋的。有些人觉得成功就是赚了很多钱,他们觉得戴志康赚了很多钱,所以戴志康是成功人士。但我觉得从我整个经历来讲,对于年轻人,最大的收获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变成了怎么样的一个人,你拥有怎样的胸怀和智慧,我觉得这个才是真正宝贵的。

婉竹:请问王先生真的是叫王开源吗?
王:我姓王名洋,字开源,意思是“不开江河之源,无以成汪洋之势”。因为热爱开源,所以在名片上印的是王开源,每当别人叫我一声“王开源”时,就又多一个人知道“开源”的存在。可以说,我现在已经和“开源”成为一体了。

雪心:请问王先生在哪里高就?4月份的北大开源事件对您的工作有影响吗?
王:经过4月份的事之后,外界的舆论比较大,为了对我的工作单位不构成影响,我已经辞职了,目前准备在家写一本关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开源的书。我觉得我还能为开源做很多事。

书虫虫:戴志康怎么看待王开源先生北大之行的做法?
戴:实际上,第一,我很敬佩开源先生的勇气;第二,如果换作我的话,我可能没有开源先生那么大胆,但是我可能会跟我周围的人说:其实开源的东西好等等。从客观上说,我不选择开源先生的做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就现在的情况看,我不可能只代表我一个人,我的做法可能会给我们整个董事会,会给股东带来一些影响,所以也比较无奈。

披着狼皮的羊:如果软件开源了以后,被一些人利用来做一些坏事会怎么样呢?比如说,电驴是开源的,但是有人利用它做了一个可以只下载而不用上传的软件。
戴:我觉得网友的提问其实是一个特例,首先从用户角度来讲,这个软件的确满足了一部门用户的需要,但是它却没有商业价值,就是说,这个作者没有丝毫从这个创意中获得利益的可能。当这个软件只索取不付出的时候,你会发现开发者也得不到他想得到的东西,所以这个软件很自然地会被淘汰掉。

安静:如果有人利用了开放的源代码做出自己的产品,比如利用Discuz!的开源代码做出了自己的软件,算不算侵犯知识产权?
戴:我们的开放源代码中有的是不可以二次开发的。如果要做二次开发的话,必须要取得我们的书面许可。在中国,往往不遵守知识产权的人,是可以生存下来的,但他不会生存的很好。如果你违反了一些协议去做事情的话,能赚一点钱,但这个事情肯定做不大的,要想作大,还是要按规范来做。

orange:有些开源爱好者,会去给一些公司做的开源软件补充源代码,两位对这种做法看好吗?
王:我觉得,如果你不了解这个公司的话,盲目地去贡献个人力量,可能会被别人利用,这种结果会令你很失望。我建议你在这么做之前要看好这个公司的开源协议。

流浪:二位嘉宾今天都在强调开源好,开源有发展,可是现在闭源的Windows发展得却比开源的Linux好,为什么?
戴:闭源是一个快速而又简单的商业模式,而开源却是个长远战略性的商业模式。Linux除了office不如Windows,别的都和它一样。如果说Windows现在发展得比较好,只能说它目前发展得比Linux好,这个好是暂时性的。

 


SourceForge,最受欢迎的开源项目集合网站,目前有139,834项开源项目正在进行中。但是几年之后有多少还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又有多少已经消失的无声无息?我们当然都知道Linux,Apache,MySQL这些成功的开源计划,但有谁知道OpenVista,FLOSSmole,以及Hyperic HQ……
MySQL、Linux、Apache和其他成功开源项目的成功非常一致:这些项目身后都有一个像Linus Torvalds那样的灵魂人物,一个善意的独裁者,他能认可他人的工作价值,具有灵活外交手腕又有决断力。
而OpenVista原本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项目,这是一款管理医疗记录和卫生保健业务的软件。OpenVista在去年6月6日向SourceForge提交了一次代码。这看来很平常,因为资助OpenVista进行商业化的Medsphere公司已多次承诺要发布代码。但事情很快峰回路转。3个星期后,Medsphere指控联合创始人和首席技术官Steve Shreeve破坏了保密协定,使公司招致5000万美元的损失。“开源程序员怎么可能对参与这样的项目还保有丝毫的信心呢?”Steve质问道,“他们怎么能一边信誓旦旦地说要公开代码,一边又因为我公开了代码而控告我?”
OpenVista有几个强项:良好的代码基础、急迫的用户需求、还有希望把它推向商业化的公司。但是,开源代码项目需要有技巧的领导层、短线的直接沟通和组员间的信任,而OpenVista项目从进入开源市场之日起就是一条腿走路,变得全无用武之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