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相,就是没有真相。不同的人看到的真相也是不同的。如从天而降的十万元钱,人们想到的是奢侈品、金银首饰、车子、房子的一角;还有更多的人想到的是大学,摇摇欲坠的校舍,孤苦的山区孩子,有保障的生活等等。不同环境的人,不同阶层的人第一印象也不同。
《长江文艺》第8期《无相》讲叙的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从大山深处走来叫于国琴的女孩在大学校园接受一笔300元的资助。开始是感激,接下来是屈辱。这种不明不白的惠赠一直撕咬着她的内心,让她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损伤。最要命的,她还要根据大学的安排,去接近这个资助她上学的老人。去照顾他,帮助他。这更让她有了更多的落差与不平衡的感受。作者笔走龙蛇,像手术刀一样剥开这个隐秘的世界。干净利落,行如流水,不做作,不忸怩作态,用平实的语言为我们勾勒一个残酷的社会。
在这个撕裂的社会,任何事情都有不同的解读。如助人为乐被人视为心怀不轨,去扶摔倒的老人被诬陷成肇事者。那么这个帮助于国琴的男人又有什么样的目的呢?这是一个年老体衰的老人,是一个大学教授。于国琴一直揣摩着这个奇怪的老人。凭什么对她这么好?我们不必指责像于国琴这样的人,因为在这个复杂的社会,小心谨慎是必要的。于国琴在这个一无所求的老者面前是跪下的,匍匐的。她总幻想着老人心怀叵测,有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事实上她真希望是这样。然后她可以回报,能交换,能在老人的高大面前站起来。
在这个社会,无论以某种形式的交换,表面上都是平等的,自由的。包括权钱,身体。
最令人可怕的一幕终于来临。老人想看于国琴的身体。她感到恐惧,屈辱,但不能不依照老人的吩咐行事。她屈从了,脱光衣服,将少女的身子完全暴露在老人面前。这一刻她终于体会到平等、报复的滋味。可惜老人只是看看,没任何接下来的动作。是啊!一个70多岁有病的老人又能做什么?一个少女裸体,给老人和于国琴带来不同的感受。老人感知的是青春美丽纯洁,甚至是母亲妻子和对上帝造人的敬畏;而于国琴看到的却是丑恶,淫荡,龌蹉,无耻与欲望。
两个善良的人在这一狭小的空间发生激烈的对撞。
最终老人在于国琴的漠视下死去,一切回归于本来的样子---无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