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
(2011-06-09 19:25:36)
标签:
教育 |
分类: 杏坛屐痕 |
看到这两句铭文,我马上想到了苏东坡,想到了他的《前赤壁赋》,想到了他的《定风波》。
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描写的那个吹箫的客人,其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令“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苏东坡问他为何吹得如此悲凉。吹箫客说,像曹孟德这样的一世之雄也挡不住历史的车轮,早已悄然谢幕,只有江山依旧,渔樵江渚;而自己的生命却如蜉蝣一般的渺小卑微短暂,不能如江月一样无穷;因而悲从中来。然而,苏东坡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劝其客说,“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不必羡慕,不妨尽情享受“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苏东坡的一番话使得吹箫客转悲为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苏东坡的旷达,虽然一切都会过去,如曹孟德之辈,但是一切又都不会过去,如“清风明月”,乃至如蜉蝣一般的“我”。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辩证的思想啊!
苏东坡在《定风波》中也表达了这种思想。词的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就蕴含着这样的达观态度。人生中所经历的风雨、所获得的欣然得意(晴)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过去。
但是苏东坡之所以有这样的旷达态度,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他在经历了无数的人生“风雨和晴”才获得的认识。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所说的过去的那些“风雨和晴”,其实并没有烟消云散,它们的意义就是成就了后来的他。
这又让我想到了安妮的《密室日记》,在这些日记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二战给人民带来的恐惧和灾难,也可以感受到人民对幸福自由的追求,以及光明终将战胜黑暗的信念。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切似乎无尽的“黑暗”和“漩涡”都会过去。然而这些痛苦得让人不忍回忆的经历,并没有被人们从记忆中彻底删除,它时时提醒人们自由、幸福、和平的生活是多么值得珍惜!也正因为这样特殊的经历,我们现在的社会,才会尽力远离战争,力求和谐!
一切都会过去,但是一切又都不会过去。过去的一切,总会变成教训或是经验,成为现在和将来的借鉴和营养。因此过去的一切,其实都不会无意义的消失。佛家的因果说(一切果都有因,有过去的因才有现在的果,有现在的因才有将来的果)阐述的也是这样的哲理。中国的古话“祸因恶积,福缘善庆”,说的依然是这样的道理。
这又让我想到了今年三月日本发生的大地震中出现的“核危机”,当时让世人为之惊慌不已,大有末日来临之感。然而,这一切都已过去,如今人们又恢复了生活的平静;但是,这件事给人们带来的认识并没有结束,这件事促使世人开始重新认识核能的安全使用,目前已经有不少国家开始停止核电站建设项目。这可以说是,“过去”的“核危机”,其实并没有像未发生过一样“过去”,它已经成了我们安全生活的一个有益的借鉴。
我们每天的生活经历都正在悄悄地“过去”,哪怕像二战、日本大地震这样的深重灾难,哪怕像个人平步青云的得意、家族的“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兴盛,都会过去,我们要有苏东坡那样达观的人生态度;但是这一切的“过去”所蕴含的种种得失、教训和经验,却又是我们现在和将来生活是否健康、安全、自由、幸福、和平的影响因素,因此,我们每一个人还应当慎重对待这一切即将成为“过去”的经历,尽量让过去的一切成为今后的一种营养!
附2011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