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早年发行的1元和5元白铜硬币(杨觉)

(2022-04-08 17:46:44)
标签:

收藏

邮票

钱币

分类: 收藏(集邮钱币)


香港早年发行的1元和5元白铜硬币(杨觉)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1年8月上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香港硬币始铸于1863年。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香港先后发行过1文、1仙、5仙、1毫、2毫、5毫、1元、2元和5元等多种铸有英国在位君王头像的硬币。1993后以后,发行了以香港市花紫荆花图案的新硬币。

    香港政府于1866年首铸壹圆银币,1868年因香港造币厂歇业、就停止了铸造壹圆银币。但有外国货币在港流通,如美国、日本的贸易银元、英国的贸易银元等。

    1935年起,香港政府立法禁止外国货币在港通用,于是便由政府发行壹圆纸币、至1959年止。
1960年起,香港政府又重新铸造1元硬币,以取代1元纸币(1元纸币于1970年停止流通)。但此种硬币不是采用银质材料,而是以铜镍合金铸造,俗称白铜币(白铜是以镍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铜镍二元合金称普通白铜;加有锰、铁、铝等元素的白铜合金称复杂白铜)。这也是香港首次发行非银质的1元硬币(图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该1元硬币直径达30毫米(故有“大1元”之称)重11.66克,厚2.25毫米。硬币正面是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尖顶冠头像,币上英文即为“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之意;币背面为中英文“壹圆”面值,中间是手持珍珠的英国皇室狮子图像;齿边是中间开槽的安全边(1971年起改为齿边)。

    该1元硬币在1960年铸造发行后,间隔了十年之久,才发行1970年版。此后不间断地连续发行了5年、至1975年止。1978年起发行的1元硬币直径改小为25.5毫米、重7.10克、厚1.95毫米,币上头像也由1960年发行的1元硬币有“H”版和“KN”版两种版本,所以该硬处全套为“7个年份8枚币”。区别“H”版和“KN”版的记号布币背面英文面值元DOLLAK的“LL”两个字母下面有小园点(靠近币边的内齿了),只有一个点的是“H”版,有二个点的是“KN”版。图一上这枚只有一个小园点,所以是H版。1970年和1971年只发行有H版一种,之后发行的就没有这种标记,不设H版了。

    该1元白铜硬币中掺与了镍金属,镍是相当稀缺的金属,所以在1978年发行新版1元硬币后,香港政府对旧版大1元硬币进行了回收和回炉利用,所以现在民间存在世量稀少,在钱币市场上很难看到。

    1976年,香港政府为适应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需要,发行了5元面值的白铜硬币(图二)。这是香港历史上第一次发行5元面值的硬币,为铜质材料,十边形、直径32毫米。币正面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花环冠头像,币背面仍是手持珍珠的英国皇室狮子。
该十边形5元面值白铜币祗发行了1976、1978和1979年3年。自1980年开始,5元面值白铜币改成圆形、直径改小至26毫米。30余年过去了,该十边形5元面值白铜币早已成为稀罕之币,不易见到了。特别是发行量1千万枚的1978年版、和发行量壹千二佰万枚的1979年版,由于铸量不及1976年版(发行量3千万枚)的一半,所以存世量更少、更难见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