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邮票的原胶和后胶

(2011-06-29 17:11:41)
标签:

黄山

原胶

背胶

金粉

邮票

品相

收藏

分类: 收藏(集邮钱币)

   原胶和后胶

    首先要弄清楚邮票中背胶的概念,以及原胶和二胶(又称后胶)指的是什么?背胶是指在邮票生产过程中,按照世界邮票生产推行的做法,在邮票背面所涂抹上的胶水。这种胶水主要为了方便邮票使用,当你身边没有胶水时候,只要把邮票背后打湿就能利用背胶进行粘贴。当然刷胶也起到保护邮票的作用,一般是在邮票背后刷胶,因此我们也称其为背胶。原胶是指邮票出厂时候所带的背胶,二胶(又称后胶)指的是邮票进入收藏领域后,被人为地重新刷的背胶。
   怎么会出现刷二胶的现象呢?原来,早期的集邮领域中,插页集邮册未普及使用,集邮者对邮票保存是直接用胶水将其贴在本子上,后来又出现了用胶水纸贴在本子上。前者是无法保存原胶的,后者就是现在所称的原胶有贴。当插页集邮册慢慢普及以后,人们开始意识到背胶的重要性和对其进行保护,于是有没有背胶成为对邮票品相考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这时候,人们就开始对失去原胶的邮票重新刷上一层胶水,包括自然现象下发黄、发霉的邮票,这些我们都通称为二胶,那么人们为何要将邮票下水来洗,还要重新去上胶呢?正如前面所讲因为邮票收藏史的历史原因及年代久远自然发黄、发霉、氧化等现象,绝大部分老邮票难以“幸免于难”不洗的话票面将十分难看!人们为了满足眼前的审美观,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发黄、变霉的邮票洗掉重新上胶。那么这样做了以后是不是说该票只要保管的好,以后永远不会再发黄、发霉了呢?回答是:否!任何邮票经过若干年以后都会发黄、发霉,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现象,谁也改变不了?唯一的办法还是若干年后将发黄、变霉的邮票洗掉重新再次上胶,以便达到眼前的美观。
二胶票和原胶票差价比在80%-90%,(如一套T69红楼梦小型张原胶全品市场售价1300元,二胶黄票市场收购价1200左右)如何能够快速有效的鉴别二胶票,成为广大集邮初学者的困惑。这里借鉴一些朋友的鉴别经验,结合个人的心得供大家参考,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经验只是针对普遍的情况来说,就算是北京邮票厂的背胶也有千百种,二胶的品种就更加千变万化,个别的情况只能在实践中体会。关于如何鉴别二胶的求助者很多,而解答的往往不成比例,实在并非知而不答,而是二胶的鉴别很大程度上要靠经验,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就象学开车一样,要有个熟练的过程,练习多了才有感觉,有时候甚至要交“学费”才能悟道。
好了步入正题,有以下几个办法鉴别二胶
一,用40倍放大镜看齿边纸纤维有无粘连,这个可算是一针见血的办法,由于原胶是整版刷胶,撕开后的边纸纤维呈放射状,自然而不规则,二胶多数是单枚票刷的,因此齿边纸纤维多数有粘连,或者顺一个方向,毛茬会被胶水包裹上,感觉僵硬不自然。
二,你说“没放大镜怎么办?”也有办法,用手摸,前提是把你的手洗干净了,还有你的手老茧不能太厚,最好是带个小孩子替你摸!轻轻摸摸齿孔边,原胶的票,齿孔边摸着比较柔顺,象小孩子的手,二胶的比较坚硬,感觉像锯一样剌手,这也是单枚刷胶的后果。
三,看看正面齿孔边有没有遗漏的胶渍,由于邮票生产过程中,是先刷胶后打齿孔,因此绝对不会有背胶遗漏到正面的情况。如果你发现一枚邮票正面齿孔边有胶渍,那这个票十有八九是二胶。
四,看背胶颜色和厚薄,这个就最需要经验了,因为不同时期票都不一样,JT早期票原胶一般不会很亮,而且比较厚一些。二胶多数看上去较薄,有的胶层薄厚不均,比较亮,而且是亮点,不是整张亮。老纪特的原胶多数有自然淡淡的米黄色,也比较亮,很厚实的感觉,白胶的比较少。最好有相同的原胶票加以比较,比如你想买一套新的黄山,可以先买其中几枚低价盖销票,这些票几块钱一枚,一般刷二胶的投入大于收益,因此通常二胶是很少见的。拿着原胶的票进行比较,通常便能发现问题。一般同一套票中背胶的情况会比较统一,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典型的好比T69红楼梦小票,由于这套票分单双数两次跨年发行,因此背胶的情况也比较复杂,色差的存在是正常的。
五,邮票的质感,二胶票多数是下水洗过,所以手感也与原胶不同,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胶上的太薄,邮票给人的手感是特别软,缺少原胶邮票的柔韧感,原胶邮票在压弯后松开手,几乎能很快恢复原状,二胶邮票则无力恢复原状。一种是胶上的太厚,邮票给人的手感是特别发“僵”、发“硬”,有种能折断的感觉。
现在的原胶,不管我们怎么保存妥当,数十年以后都要黄了,到时候都要洗掉或者重新刷上二胶,也许就没有区别了,所以大可不必闻“二胶”变色。集邮者收藏邮票,如果过分追求“绝品”,很容易走入误区。当然二胶和原胶的价差是实际存在的,而接受二胶与否那自然是你自己的选择了,毕竟是收藏,自己看着舒服那才是最重要的。

    故原胶与二胶的差价非某些新手想象中那样有天壤之别,就算给了你一套刚从印刷厂拿出来的全新邮票,若干年后经过岁月的洗礼,该票最终还是要发黄、金粉还是会氧化(1997年发行的香港回归票及张相信每个邮票收藏者都人手一份,大家可以拿出来仔细看一下,是否发生了金粉氧化现象?一个才发行10多年的新邮票尚且如此,不难想象,老纪特、文革票里面的金粉邮票,你还能够要求它们金粉发亮吗?)。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现象谁也改变不了,所谓高档豪华护邮册也只不过暂时起到缓解变黄发霉的作用。就如同每一个人从一出生那一刻起,就注明其必将有死亡的哪一天?某些不良邮商将品相稍好点的邮票整天吹得天花乱坠,却从不向消费者讲解邮票最终会变黄、会氧化的事实!目的是想获取到更大的暴利。其实大家收藏邮票一方面是想获得艺术享受,另一方面是想得到保质增值的目的,如果你一开始就花天价购买的邮票,最终的价值和人家花极小的钱买到的一样,只不过是在头二年里满足了你心里欲望而已。故对邮票品相要求不能太苛刻,只要达到票面干净整洁无污染、齿孔齐整、背面无接薄就行啦,过份苛刻的要求,只会陡劳伤财将自已引入死胡同。

                 怎样辨别原胶和后胶:

      往往大多都喜欢向买家承诺自己的邮品是“全品、原胶”的,许多买家在购买邮品时也喜欢问卖家一句:“是全品原胶的吗?”但多少人能准确辨别“全品、原胶”的邮票呢?特别是一些初入门的集邮者,“全品”一般来说还好辨别一些,但要分辨是不是原胶恐怕会有一些难度,特别是“二胶”水平越来越高明的今天。下面总结了一些辨认“二胶”的方法,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提出、指正。
先简单说说全品:
全品的基本标准是:票面无污损、无折痕、背胶完好。总的来说给人的视觉印象就是一句话:“邮票票面干净、无破损。这里主要介绍怎样辨别原胶的方法。
原胶邮票首先从视觉上看给人的印象是:胶层均匀,薄厚一致,胶面有光泽,一些老纪特因为年代久远背胶变黄这属于正常现象,即便这样依然能看到胶面特有的光泽。
二胶邮票的大体特点是:首先给人的直观感觉是,胶层薄厚不均,胶面发乌、发青、少光泽,二胶邮票因为都是经水洗过,所以手感也与原胶不同,二胶邮票给人的手感大体有两种类型:
1   如果胶上的太薄,邮票给人的手感是特别软,缺少原胶邮票的柔韧感,原胶邮票在压弯后松开手,几乎能恢复原状,二胶邮票则无力恢复原状。
2   如果胶上的过厚,邮票给人的手感是特别发“僵”、发“硬”,有种能折断的感觉。
原胶邮票的胶是在邮票印刷前就已经刷好,属于先刷胶后打孔。二胶邮票大多数是因为邮票脏或者发霉发黄而洗干净后再刷的胶,属于先打孔后刷胶。所以根据这一特点,许多二胶票可以从前面辨别,因为在上胶的时候胶水很容易从邮票的齿孔透到前面去,仔细观察邮票正面,特别是齿孔如果发现在齿孔的边缘有胶水的痕迹,那么此票必是二胶无疑,原胶票先刷胶再打孔,胶水绝对不会透到前面。

看版印: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检验雕刻版邮票,邮票都是流水线印刷,印好的邮票从机器下线后都自动叠放在一起,雕刻版邮票因为轮廓线油墨较厚,即便是经过烘干处理也无法完全干透,所以叠放在一起的邮票,上面邮票的背面则会印有下面邮票的墨迹,也就是邮迷们所说的“版印”。雕刻版邮票的版印基本都是邮票的轮廓线。由于邮票是精确度很高的印刷品,所以版印的位置几乎和正面的图案相吻合。也有和正面图案不吻合的版印,如果版印的形状和邮票图案相同,则说明也是真版印,这是因为在叠放邮票过程中挪动所造成的。
假的版印一是位置不对,再有就是不是邮票图案的轮廓,大多数就是随便抹了点油墨。
因为版印是印在背胶上的,所以带版印的邮票绝对是原胶的。这也是检验原胶“猴票”的重要方法!
  辨别处理过的原胶:
   有的邮票由于黄的不太很,经过简单的处理就能恢复原来的亮白,大多数是用酒精棉球沾八四消毒液搽拭(八四消毒液有漂白的作用)。这样的邮票由于没有破坏原胶,所以不易辨认。这样的邮票大致有两个特点:
1   仔细观察胶面,特别是在逆着光看的时候,感觉胶面光泽度不强,上面好象还有水搽拭过后所留下的划痕。这样的背胶很有可能是经八四处理过的。
2   观察邮票背胶靠近齿孔的部分是不是明显比中间亮。如果对比很明显,很可能是由于檫拭不均匀的结果。
 

 辨认“二胶”的方法二:

1. 先把票放在一块干净平整的纸板上,凭第一感觉先看票的正面 (有没有纤维放大现象);边纸 (有没有象下过水再凉干的现象,不象原胶票那么平整且有光泽---俗称 “抽巴”,大家可以用手中新发行的票的边纸在水中泡一下再凉干做一比较, 看边纸的变化);再看背胶 (有没有反光的现象)。然后让票在纸板上不要管它。                             
2. 观察数分钟后会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在干燥的环境中,原胶的就会自然向邮票图案方向拱起(特别注意是自然的拱起);只要不是自然的拱起就可能有问题。虽然现在二胶也有这种现象但很不自然。                        
3. 看看邮票的齿孔处,这个必须借助30倍以上的放大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胶刷再好的二胶都是在原票的基础上刷的二次胶,只要懂得一点邮识的人都会知道,齿孔他是堵不住的,二次刷胶的过程中必然会有胶渣留在原票的齿孔处。也就是说只要懂得邮票印刷的顺序就知道:邮票是先刷胶再在没有刷胶的一面印刷邮票图案,然后裁切全张,之后才打齿孔的。注意正常的一次成型的齿孔处只会有盲齿现象但不会留有任何胶渣,所以只要齿孔处有胶渣就可以马上判定为二胶。                 
4. 再看票的背胶,只要胶薄厚是不均匀、不平整,明显的有一道一道的现象,就很可能是二胶。特别注意时间长的,放在邮册中的票保护不好有可能有脱胶现象,也就是一块发亮光一块不发亮光,只要有发亮光的现象也可以说是原胶部分脱胶,这要另当别论。            
5. 最后一种方法就是将邮票用镊子拿起来,将有齿孔的一边在手背上来回滑动,只要发现有象锯齿割东西一样的感觉 (不是那么柔软的感觉) 就很有可能是二胶的

辨别背胶真伪的要领:
一是瞧察胶层能否厚薄均匀,光荣正常。特别是背胶有水印图案或条纹图形的,要仔细瞧察辩认。
二是注重瞧察齿孔。正常的邮票印刷过程是先刷胶后打孔。由于假造品是正在邮票打孔后补刷背胶的,胶水会渗进邮票齿孔,以致渗流到邮票外貌。假如发觉邮票的齿孔尖端被胶水包住了,没有撕断时形成的纸纤维露出,即可肯定是扯开后刷的胶。
一些处于热带地区的国家,天气高温,空气湿润,只能刊行无背胶邮票。另外,一些歇息正在热带地区的集邮者,为了妥善保存邮品防御邮品发生粘连,往往将国外新邮票上的背胶整个洗失。这种邮票也会惹起其他集邮者的怀疑和误解,但该类票区别于无背胶的伪票。
    辨认“二胶”的方法三:

方法一:

   把邮票的胶面放在干净宣纸(生宣纸)上,用书或者其他不太重的物品把票平压后2-5分钟后,把宣纸放到酚酞试纸里 ,如果没有变化就是原胶,变红就是二胶,这个方法90%有效!
      宣纸必须要生宣纸,这样保护背胶不受影响,伤害!吸附多余的胶粉末能力强!酚酞试纸去化学品商店就能买到!最好弄个量杯!
方法二:

 用30倍放大镜把票与镜面垂直看 ,看齿的横切面 ,结果是:原胶齿横面90%没有胶 ;二胶100%有胶.这是因为:原胶是印刷过程中,一次上胶成型的,后打孔; 二次胶是后期人工平刷,难免有胶。

     整版二胶的话,那就一定齿间有胶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