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的原胶和后胶
(2011-06-29 17:11:41)
标签:
黄山原胶背胶金粉邮票品相收藏 |
分类: 收藏(集邮钱币) |
二胶票和原胶票差价比在80%-90%,(如一套T69红楼梦小型张原胶全品市场售价1300元,二胶黄票市场收购价1200左右)如何能够快速有效的鉴别二胶票,成为广大集邮初学者的困惑。这里借鉴一些朋友的鉴别经验,结合个人的心得供大家参考,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经验只是针对普遍的情况来说,就算是北京邮票厂的背胶也有千百种,二胶的品种就更加千变万化,个别的情况只能在实践中体会。关于如何鉴别二胶的求助者很多,而解答的往往不成比例,实在并非知而不答,而是二胶的鉴别很大程度上要靠经验,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就象学开车一样,要有个熟练的过程,练习多了才有感觉,有时候甚至要交“学费”才能悟道。
好了步入正题,有以下几个办法鉴别二胶
一,用40倍放大镜看齿边纸纤维有无粘连,这个可算是一针见血的办法,由于原胶是整版刷胶,撕开后的边纸纤维呈放射状,自然而不规则,二胶多数是单枚票刷的,因此齿边纸纤维多数有粘连,或者顺一个方向,毛茬会被胶水包裹上,感觉僵硬不自然。
二,你说“没放大镜怎么办?”也有办法,用手摸,前提是把你的手洗干净了,还有你的手老茧不能太厚,最好是带个小孩子替你摸!轻轻摸摸齿孔边,原胶的票,齿孔边摸着比较柔顺,象小孩子的手,二胶的比较坚硬,感觉像锯一样剌手,这也是单枚刷胶的后果。
三,看看正面齿孔边有没有遗漏的胶渍,由于邮票生产过程中,是先刷胶后打齿孔,因此绝对不会有背胶遗漏到正面的情况。如果你发现一枚邮票正面齿孔边有胶渍,那这个票十有八九是二胶。
四,看背胶颜色和厚薄,这个就最需要经验了,因为不同时期票都不一样,JT早期票原胶一般不会很亮,而且比较厚一些。二胶多数看上去较薄,有的胶层薄厚不均,比较亮,而且是亮点,不是整张亮。老纪特的原胶多数有自然淡淡的米黄色,也比较亮,很厚实的感觉,白胶的比较少。最好有相同的原胶票加以比较,比如你想买一套新的黄山,可以先买其中几枚低价盖销票,这些票几块钱一枚,一般刷二胶的投入大于收益,因此通常二胶是很少见的。拿着原胶的票进行比较,通常便能发现问题。一般同一套票中背胶的情况会比较统一,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典型的好比T69红楼梦小票,由于这套票分单双数两次跨年发行,因此背胶的情况也比较复杂,色差的存在是正常的。
五,邮票的质感,二胶票多数是下水洗过,所以手感也与原胶不同,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胶上的太薄,邮票给人的手感是特别软,缺少原胶邮票的柔韧感,原胶邮票在压弯后松开手,几乎能很快恢复原状,二胶邮票则无力恢复原状。一种是胶上的太厚,邮票给人的手感是特别发“僵”、发“硬”,有种能折断的感觉。
现在的原胶,不管我们怎么保存妥当,数十年以后都要黄了,到时候都要洗掉或者重新刷上二胶,也许就没有区别了,所以大可不必闻“二胶”变色。集邮者收藏邮票,如果过分追求“绝品”,很容易走入误区。当然二胶和原胶的价差是实际存在的,而接受二胶与否那自然是你自己的选择了,毕竟是收藏,自己看着舒服那才是最重要的。
先简单说说全品:
全品的基本标准是:票面无污损、无折痕、背胶完好。总的来说给人的视觉印象就是一句话:“邮票票面干净、无破损。这里主要介绍怎样辨别原胶的方法。
原胶邮票首先从视觉上看给人的印象是:胶层均匀,薄厚一致,胶面有光泽,一些老纪特因为年代久远背胶变黄这属于正常现象,即便这样依然能看到胶面特有的光泽。
二胶邮票的大体特点是:首先给人的直观感觉是,胶层薄厚不均,胶面发乌、发青、少光泽,二胶邮票因为都是经水洗过,所以手感也与原胶不同,二胶邮票给人的手感大体有两种类型:
1
2
原胶邮票的胶是在邮票印刷前就已经刷好,属于先刷胶后打孔。二胶邮票大多数是因为邮票脏或者发霉发黄而洗干净后再刷的胶,属于先打孔后刷胶。所以根据这一特点,许多二胶票可以从前面辨别,因为在上胶的时候胶水很容易从邮票的齿孔透到前面去,仔细观察邮票正面,特别是齿孔如果发现在齿孔的边缘有胶水的痕迹,那么此票必是二胶无疑,原胶票先刷胶再打孔,胶水绝对不会透到前面。
看版印:
假的版印一是位置不对,再有就是不是邮票图案的轮廓,大多数就是随便抹了点油墨。
因为版印是印在背胶上的,所以带版印的邮票绝对是原胶的。这也是检验原胶“猴票”的重要方法!
1
2
1. 先把票放在一块干净平整的纸板上,凭第一感觉先看票的正面 (有没有纤维放大现象);边纸
(有没有象下过水再凉干的现象,不象原胶票那么平整且有光泽---俗称
“抽巴”,大家可以用手中新发行的票的边纸在水中泡一下再凉干做一比较, 看边纸的变化);再看背胶
(有没有反光的现象)。然后让票在纸板上不要管它。
2.
观察数分钟后会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在干燥的环境中,原胶的就会自然向邮票图案方向拱起(特别注意是自然的拱起);只要不是自然的拱起就可能有问题。虽然现在二胶也有这种现象但很不自然。
3.
看看邮票的齿孔处,这个必须借助30倍以上的放大镜。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胶刷再好的二胶都是在原票的基础上刷的二次胶,只要懂得一点邮识的人都会知道,齿孔他是堵不住的,二次刷胶的过程中必然会有胶渣留在原票的齿孔处。也就是说只要懂得邮票印刷的顺序就知道:邮票是先刷胶再在没有刷胶的一面印刷邮票图案,然后裁切全张,之后才打齿孔的。注意正常的一次成型的齿孔处只会有盲齿现象但不会留有任何胶渣,所以只要齿孔处有胶渣就可以马上判定为二胶。
4.
再看票的背胶,只要胶薄厚是不均匀、不平整,明显的有一道一道的现象,就很可能是二胶。特别注意时间长的,放在邮册中的票保护不好有可能有脱胶现象,也就是一块发亮光一块不发亮光,只要有发亮光的现象也可以说是原胶部分脱胶,这要另当别论。
5. 最后一种方法就是将邮票用镊子拿起来,将有齿孔的一边在手背上来回滑动,只要发现有象锯齿割东西一样的感觉 (不是那么柔软的感觉)
就很有可能是二胶的
辨别背胶真伪的要领:
一是瞧察胶层能否厚薄均匀,光荣正常。特别是背胶有水印图案或条纹图形的,要仔细瞧察辩认。
二是注重瞧察齿孔。正常的邮票印刷过程是先刷胶后打孔。由于假造品是正在邮票打孔后补刷背胶的,胶水会渗进邮票齿孔,以致渗流到邮票外貌。假如发觉邮票的齿孔尖端被胶水包住了,没有撕断时形成的纸纤维露出,即可肯定是扯开后刷的胶。
一些处于热带地区的国家,天气高温,空气湿润,只能刊行无背胶邮票。另外,一些歇息正在热带地区的集邮者,为了妥善保存邮品防御邮品发生粘连,往往将国外新邮票上的背胶整个洗失。这种邮票也会惹起其他集邮者的怀疑和误解,但该类票区别于无背胶的伪票。
方法一:
方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