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第四年——从习字开始

(2018-12-05 23:25:01)


这篇博文是移植术后我写的关于移植术的第五篇。移植术后的第四年,我和医院的交集变得越来越少,只是每个季度到门诊抽血例行查看血象而已。生活已经归回正常轨道。这是幸福充实努力的一年,作为社会人的需要,我花了不少时间给自己充电学习,还参加了职称考试,想要把因为生病的十多年缺失的那部分努力补上些。除了这些,每天要花1小时练字,周末继续画油画。真的很感恩能够有机会努力,所以,在努力的时候更注重享受过程,力求尽量忽略结果, 力求心态平和,不功利,保护好胜利果实。

http://s7/mw690/001ptbA3zy7pJRQZhkOc6&690

(我的油画习作《我的联合国号梦想客机》)

开篇腹稿时,我在思索自己写这篇博文的目的是什么?医学的发展,治疗上的更新,很多病友提出的一些问题我已经回答的不到位了,还有什么值得分享给病友们呢?能让一部分读者受益,更快地从疾病的泥沼脱网而出,让沉重迷惘的生活从此明朗起来呢?我觉得鸡汤已经对在苦难中的病友们的作用甚微。回顾自己的康复阶段的生活,自认为其中起到最重要的作用的是练字——在进移植仓那天开始我就一直在坚持的,并且不间断坚持至今。每跟朋友分享练字的经验时,我都像是捡到彩蛋的孩子,忍不住地要秀给人看。身边有朋友和我一起练字的,也收获颇多。因此我想把这个修养身心的法宝隆重地推荐给病友们。

http://s6/mw690/001ptbA3zy7pJSXP9qd95&690

练字的作用

很多人肯定不屑,练字跟治病风牛马不相及,我先说一下练字的作用。对病床上的病友们而言,最直接的一个作用是促进血液的循环,有助于保护我们手臂上植的PPR输液管,在我们手指在用力握笔时,自然地用力或放松几乎就可以达到手握球的效果。即使是输液管植在左手臂上,但是练字时,左手要辅助右手,有拿、推、翻、握书和纸张的动作,都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这些动作看似微小,但却让我们免除输液管因为血液不流通而造成的管道堵塞的苦痛。做握球的动作枯燥而乏味,在整个治疗期长时间地坚持做,需要很强的自律性才可以办到。练字,因为有个量化了的目标任务,坚持起来的难度就小许多。



其二,练字必须凝神端坐,专心致志,五全身之力运到五指。众所周知,立起来比卧易于集中气力,活络关节,促进生命活力。对重病患而言,这种等级的活动对身体是有益的。

练字上升到一定阶段才能称为书法。让我抄一段文字说明练字作为练书法这个名称时的功用。

书法的作用是什么?一般分两个层面:

首先,应该说是适应了传统文脉延续的需要。这个层面我们暂时忽略吧!

其次,是出于陶冶性情、修身养性的需要。自古就有“寿从笔端来”的说法,宋代诗人陆游说“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意思是练习书法,笔下生力,墨里增神,有利于防治疾病,强生健体),这是因为,真正懂得书法三昧者(书法三味:下笔须沉着,虽一点一画之间,皆须三过其笔,方为法书。)往往心境平和、宁静致远、超然物外,而运笔挥毫的过程,又与气功、太极、导引等传统的健身方式有暗合之处,挥洒自如的书写,给人以无穷的乐趣,赏心悦目的墨迹线条也给人无限的审美享受,久而久之,书法便成了养身健体的重要手段。

那么书法对我们这样的重症患者适合吗?

http://s6/mw690/001ptbA3zy7pJS1SWa1b5&690
(我抄写的《茶经  续茶经》)

在病中的我们会一次次问医生:“我会怎样?我会好吗?”可能不敢问自己:我会好吗?因为害怕得不到自己的肯定答案。疾病带给我们的恐惧像乌云完全笼罩了天空,我们看不到一线光明,我们的信心缺失了。在与疾病漫长又艰苦卓绝地搏奕中重拾信心是扭转战局的关键。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说:“心即理也”“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我们的身体状态是受我们的意念影响的。我们必须让自己相信,我会一天一天地变得更好起来。只有我们自己的真心觉得有希望,才能看到希望(尽管这种说法有些唯心主义),但是看不到希望的人是很难主动配合医生治疗的。

http://s5/mw690/001ptbA3zy7pJS6TpZyf4&690
(我在抄写《四库全书》的《茶经  续茶经》)

在移植术后的恢复是漫长的,有时病情在不停反复,因为我们的免疫力在重建阶段,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需要很长的时间跨度,有时漫长到出乎平常人的想象和承受范围,几乎要磨光我们的耐心,我们可以在练字的一点一划之中要学会持一份平常心生活,不求立竿见影,也不急功近利,顺其自然,处之泰然,只要每天能比前一天有一点突破、一点儿改善就是胜利。我临的《大字阴符经》有几句特别有道理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心因万物而躁生,因万物而寂灭,其关键在于目之所及(欲望)。人没有主观欲望是不现实的。一旦沉迷于物欲,就容易被葬送。)用平常心对待我们的疾病大概就不容易患得患失。练字和我们的治疗是契合的。当重大疾病把我们扑倒时,我们的心理防线已经溃塌,练字,可以作为我们重建信心的开始。就像我们小时候那样从一笔一划开始学习,慢慢地,慢慢地,重新开始一段的人生,让力量再逐步充盈我们的内心。

       很多人觉得练字这事很无趣很难坚持。但你不要小看练字哦,我们的重塑需要从这件小难事开始。

一开始你不需要觉得这是我喜欢的事才做,你可以把写字当做学生作业,这个任务不是为了做书法家,不是为了写一手好字,只是辅助恢复健康的工具。在医院里,生病的我们经常虚弱地躺着,现在人最习惯玩手机或IPAD来解闷,这种状态容易让人松垮意志消沉,如果你努力让自己端坐,最起码在精神上起到提升的作用。一天天的坚持,就像一个机器,慢慢就运转起来了。有时看看你写的作业,一张张地累计,一本书抄下去,可以计量的文字,一个本子,一本书,几本书,都代表着日子的增长,姑且不谈字是不是完美,就想想你写了多少量的内容都觉得鼓舞。如果你能找到写字的乐趣,更精进一步,把写字上升到书法层次,更能领会到书法本身赋予人的心正气和、身心怡然、延年益寿的魅力。

http://s6/mw690/001ptbA3zy7pKxwIlIp95&690

(带进移植仓的字帖和最初的硬笔字)

以我为例,我一开始写字也不是出于爱好来做,最初带字帖进移植仓是为了消磨时间让自己有事做。当看不进书,视频、电视、广播都无味时,可以转移个注意力。那时就用仓内配的记录数据的水笔和纸张开始对着字帖练硬笔书法。可以说每天写字的任务挽救了我,当沉浸在汉字的点划中是,痛苦会暂别在脑后,漫长的时光被分割开了,上午1小时,下午醒来后再写一阵子,移植仓内的一天天就这样过去了,那时医生护士经常表扬我说我是第一个带字帖进移植仓的病人。有次在在朋友圈晒一下字,有朋友说我抄的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太过悲哀了,不够正量。其实那时没有心境界啊!所做的只是机械地在坚持着,一笔一划,一字字地写,把格子爬满,难以跟所写的文字产生共鸣。那时我的家人也在监督我做作业,连儿子跟我通话时都会问:“妈妈,今天你写字了吗?”一本字帖一叠稿纸让移植仓生活里不只有手机和IPAD、电脑。出仓时字已经从生硬到自然了。出仓后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修养的日子更需要写字来打发,接着字帖换了新的,我用掉了几十本的格子纸。先是硬笔,后来进步到用毛笔。翻看旧的习作,我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我也已经能和抄写的这些儒、释、道的经典文字产生共鸣,并获得一种难以描述的愉悦。我经常写着就满心欢喜,意气风发。尽管过上一段时间就发觉自己的前期的字其实不是那么周正存在很多的缺陷,不够流畅、气度不足,可一摞一摞稿子垒在那里,便是大写的收获。每次看到家门口贴着的自己写的对联,对照以往的字,一年比一年的进步啊,甚是满足。而且书画都是民间最正向的修养,会经常收到别人的表扬,受到鼓励心情更是愉悦。

http://s14/mw690/001ptbA3zy7pKmmpTMF7d&690
(我抄写的《元次山在排砂》)

习字一年后我爱上抄书,先硬笔抄完《人间词话》,后开始用毛笔小楷抄写《花间集》《茶经 续茶经》《元次山在排砂》,大约半年抄完一本书,尽管那些字还没有章法笔法,但在一笔一划间,把希望和信心逐步堆出来了,我觉得自己已经走到大路上来了。自学三年后,我找了书法老师开始系统学习,这时候可以品味到笔墨的乐趣了。


怎样开始练字

我觉得硬笔书法比较合适病友们。工具简单易寻,每次练字不需花很多时间30-60分钟即可,时间可长可短,如果身体觉得困难可以随时暂停,休息一会在继续完成。状态时不好少写一些,好的时候多写几页,只要每天完成一个最小的基本量,你的任务就达成了。

http://s14/mw690/001ptbA3zy7pKwJY1yt4d&690(我的《心经》习作)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有科学家研究得出坚持21天以上才可以养成一个习惯,坚持85天的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培养一个习惯有多难?要经历1~7天左右“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变执行。特别是虚弱的人,随时随刻会被各种身体原因中断,即使有中断也没有关系,只要心里想着坚持,再拿起笔来就好了。可能要反复多次,这时候最需要家人的提醒和鼓励。如果能执行上21天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这个阶段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执行85天以上就这个习惯逐渐变得“不经意,自然”的了,你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个习惯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之后,可以越来越享受这个习惯带给你的益处。

自律的习惯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因为疾病的治疗需要我们必须做个自律的人,按时吃药,按时治疗。如果能够,就坚持写字直到那一天你找到信心为止。

       http://s11/mw690/001ptbA3zy7pJRIOZGq8a&690

(推荐给大家的可做硬笔字帖的经典)

       我建议初学者选一些精美的硬笔字帖。为什么给初学者用精美的物品?因为精美的东西大家生来就有敬畏感,会认真对待,使用它们时会格外用心,这样你的作业就比预期的要漂亮上几分了。当你写过几天,你对硬笔有了一定的感觉时,你可以给自己定合适的小目标。我推荐给书写基础较好的病友的是的传统经典字帖《兰亭序》《圣教序》等,这些字帖也适用于做硬笔字帖。

http://s7/mw690/001ptbA3zy7pJRMZN0a06&690

(推荐给大家的硬笔字帖一次写一页

一些经书很适合抄写,抄经时人们都能诚心实意,可以让心境更平和,更容易得到一种力量。比如抄100遍的《心经》(260个字,我觉得信仰佛教的朋友可以选择),还有抄《圣经》,还有很多古典名著《诗经》《唐诗三百首》《论语》《道德经》或你喜欢的书都可(这些书最好是不太厚的,带一个一个章节的。比如我抄的《人间词话》几个星期就完成了。)抄写时,努力使自己的身心投入,集中精神,断除各种杂念,专注于点划之中,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就在那个时候你会领悟到一种宁静,苦痛也随之淡化去了。清代名医张培仁说“人常和悦,则心气充而五脏安”。你抄完一本书,我相信你的状态慢慢恢复到预期了。

我们可以想象重患者坚持练字有多难,可能身体条件影响,可能因为各种治疗的环境制约。要创造条件让自己坚持啊!并积极从中找到乐趣。家属能做什么?督促,协助,如果也能一起抄更好。写字是减躁的活动。当家里就病人时,压力会成倍增加。如果一起抄书,会互相督促,更容易坚持。不用很长的时间,半个小时给自己减躁,调节情绪,宁神定志其实是很必要的。

在与疾病的这场博弈中,人要首先自度自救,才能获得外界的帮助。我相信那句话,当你拼尽全力去做一件事的时候,老天都会帮你。你心的觉悟只能靠自己去获得,任何人都无法替代。你要获胜就要不断地强大自己的内心,不能有一丝害怕,不能有一丝松,只管努力再努力地前进,直至获取最后的胜利。

各位,加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