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卫生部长陈竺的一封公开信
(2010-12-18 23:50:08)
标签:
看病贵医改中医快速减肥杂谈 |
个人在多年的临床经验中总结认为:导致目前“看病难、看病贵”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
1.民众患临床常见疾病时大多会选择比较权威的大型医院就诊,导致大医院往往异常的拥堵,而其实这些常见病大都在普通社区门诊就可诊治。没必要非要在大医院诊疗。
2.在大医院看一些常见病,医生往往会给你开一大堆的各项检查项目,而其中有很多项检查是没有必要的。
3.在医院,一些很常见的小疾小患在个别追求经济利益的医生手下,经过一系列的各项化验、仪器检查、开高价处方后,原本只需花几元,几十元就能看好的病最后须要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才能治好。
4.在大多数医院,价廉效优的国产老药,医生大多不再列为处方单上的常用药,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价格较高的新特药、进口药。比如3分钱一片的复方阿司匹林,治疗感冒、头痛等效果很好,但已很难买到了。1分钱一片的痢特灵,治疗肠炎、腹泻、胃溃疡等效果很好,现在也买不到了。这样价廉效优的老药还有很多,恕不一一列举。
5.而在一些正规医院被承包的科室,更是被无病被查出有病,小病被查(说)出大病。一些患者为治疗一些子虚乌有的疾病而花费几千甚至上万元,甚至为治“病”而倾家荡产,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巨大的影响和伤害。
6.一些药厂为追求经济效益而不再生产效果稳定但价格低廉的老药。转而生产一些价格高的新、特药。或者将老药重新包装后换个商品名称,旧瓶换新装,但价格要比老药高出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价廉效优的老药在市场上已难觅踪迹,取而代之的新、特药却有着惊人的暴利。
……………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以上都是导致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些因素。
1.完善社区医疗机构,引导民众患常见病就去社区门诊诊治;
2.严格化验检查制度,有必要查的才查,不该查的、没必要查的坚决不查。
3.由于检查项目及处方所产生的费用关乎到医生的效绩工资,因此要解决看病贵就必须医药分家。
4.将价廉效佳的一批国产老药列为医生处方的一线药。
5.按病种将看病的医药费设个上限,超过上限则处方无效。
6.在全国各地普及推广中医十元门诊,所谓十元门诊,即每次诊疗只需10元钱,这10元钱包括挂号费、诊断费、治疗费(2天的西药或2副中药或1次针灸的费用)等所有的费用。
根据我的经验(我本人于09年3月在四川成都开办中医十元门诊):中医十元门诊主要采用针灸(以取穴少,见效快的怪三针为主)、中药、西药等治疗一些常见病如感冒、咳嗽、咽痛、胃病、胃溃疡、肠炎、失眠、颈椎病、肩周炎、腰痛、关节炎、痛经、月经失调、妇科病、头痛、眩晕、小便过多、牙痛、眼病、耳鸣、心悸、胆囊炎、半身不遂、坐骨神经痛、抑郁症等许多常见病,临床效果很好。对这些常见病,我主要采取的是针灸的怪三针疗法来治疗。有的配合西药或中药,西药主要以老药为主。中药药简效专,药味不多,3~6味中药,以张仲景的经方为主。所有收费总计10元。
国家可自主或鼓励有行医资格的个人开办中医十元门诊。对个人想开办中医十元门诊的,我可以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如到我这里学习针灸怪三针技术、中医张仲景的经方经验等等。
附:个人简介:
吕即来,男,39岁,中医执业医师,14岁自学中医,毕业于新疆中医学院。
2006年,为辩驳所谓中医是伪科学的言论,著书《中医三才医学论》。并自费出版。
2008年精心制作了30多集的中医系列讲座《医家讲坛》。在各大视频网站热播。
2009年3月在四川成都开设首家中医十元门诊至今。
2010年7月起自费在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开设《十元门诊》栏目。
几年来为弘扬、宣传中医花费数十万,现负债十几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