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世界 迎接未来

标签:
企业社会责任公共事业部教育 |
分类: 企业社会责任 |
戴尔“青少年互联创未来”2010总结会落幕
李国庆,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暨公共事业部总经理
2011年1月4日,戴尔与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央电化教育馆共同举办了“青少年互联创未来”项目2010年度总结表彰会。教育部前副部长张保庆先生、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蒋鸣和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柯清超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庄秀丽副教授、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及中央电化教育馆的各位领导参与了此次活动。同时,近200位参与项目的老师悉数到场,向大家展示通过戴尔“互联课堂”实践项目取得的成果。在这个活动上,我不仅看到了科技为学习模式带来的改变,更感受到了在全新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创新力和自信心获得了提升。
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青少年互联创未来”项目始于2009年11月,通过提供“互联课堂”教学设备,在北京、上海、长春、大连、厦门、广州和成都7个城市的50所学校建设了ICT移动教学支持中心。该项目面向小学3年级到6年级的学生,鼓励老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项目实践、与同学之间的协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在实践项目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拓展思维。
在这次评选中,50所学校一共开展了203个丰富多彩的项目,获得一等奖的六个作品分别是“我的智能浇花器”、“当故事遇上剧本”、“植物攀爬的秘密”、“什么东西让叶子长了‘斑’”、“探秘影子”、“小脚丫大秘密”,涵盖自然、社科、人文等方方面面。在项目的探索、实践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戴尔提供的“互联课堂”技术,不再拘束于传统的学习模式,通过网络与其他学校的孩子协同合作,进行实验探究。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在改变教学模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过去由老师决定学生学习的内容,而项目的实践则留给了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然后向老师咨询,老师更充当着“答疑解惑”及“引导”的角色。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当学生的思维方式获得转变之后,为传统学科的学习也带来了很大帮助。而家长作为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学生学习模式的改变也引发了他们对教育的思考。他们不再只是着眼于课本知识的学习,而是更鼓励孩子们参与到项目的探索过程中,获取更加丰富、全面的知识。
在活动现场,我们采访了负责项目“植物攀爬的秘密”的两位老师,了解到许多项目实践过程中的细节。这个项目由位于吉林长春和吉林榆树两地的学生共同完成,学生们成立了项目小组,通过观察、调查、实践等方法对身边不同爬蔓植物向上攀爬的方式及方向进行探究,并通过网络共同探讨问题。为了方便交流,老师为参与项目的学生建立了一个QQ群,让大家可以随时交流实验的心得体会。这种实践方式让从前只是坐在教室里听课的学生感到非常新鲜和兴奋,从而更主动地对项目进行探讨。而从两位老师的角度看来,这个项目对学生最大的影响在于培养了他们主动思考的能力:学生一反过去被动听取老师指导的习惯,积极主动地研究问题,在多次讨论、反复实践中获得解决方案而对老师而言,从过去的手把手教学,到现在的开放式的讨论,学生能够获得更大的空间。比如通过植物的攀援,学生了解到植物无论以什么方式爬行,都是为了寻找最有利的生存方式,从而认识到自然界适者生存的规律。而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也知道了必须要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可能完成任务,这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这只是项目中众多故事的一个小片段,相信每位参与的老师和学生都有不一样的收获。而我也非常高兴看到学生在戴尔搭建的数字化环境中学习和成长。这是我们在中国教育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即把IT平台普及到学校。下一步,我们将从数学、科学、英语、语文等方面推动老师和学生的参与性,形成一个学习体,并且发展远程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解决方案,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各地资源的互联,为本地化教育做出更多贡献。
在2011年,戴尔将继续向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价值100万美元的现金和先进的电脑系统及技术服务,履行戴尔在中国教育方面的承诺,让学生们可以享受到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培养21世纪所需的技能,为迎接未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