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 |
指标股牛市的延续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于估值和博弈的态度。资金的惯性推动力量给市场输送着强烈的做多信号,从探寻估值洼地到“博傻”,在某种意义上,机构的投资方式和态度已经发生了改变,而支持这种改变的就是其背后充裕的资金。换句话说,股民向基民的转变是大盘在缩量状态下高位继续挺进的一个原因,散户的扰动已经逐渐消失,剩下的只有机构对手的博弈。而机构在各个指标股之间轮番转战,用较少量的资金就可以撬动股指,使得指标股牛市得以延续。但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被机构关照到的个股就始终处于低迷的状态之中。
周二的市场仍然延续着指标股轮动的格局,取代前期领头羊中国神华地位的是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两个权重指标股。不过,市场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惊慌失措,指标股打天下的同时,其他个股也有了人气,指标股走势和其他个股背离的状况有所缓解,上涨个股的家数略有增加。
这种人气的回暖是否意味着市场将再度出现疯狂的普涨格局?笔者认为可能性较小。一方面是因为整个市场的情绪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变,谨慎是近期始终盘绕在投资者心头的枝蔓,进攻的愿望已经大大降低,而且只要稍有风吹草动就会以较快地速度出局;另一方面是因为有较大部分的中小投资者和部分机构已经选择了远离和观望的策略,他们要么滞留于一级市场,要么投身于基金的怀抱转变为基民。
我们认为,随着股指越来越高,不仅中小投资者会知难而退,部分机构也会逐渐撤退,剩下的机构可以博弈的对象会因为资金腾挪而缩小,“二八”现象的延续和加剧将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
那么,大盘是否到了转折时刻呢?从中长线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过从短线来看还未必会转折。基金等机构在指标股身上的斗志尚且昂扬,主要的动力一方面是资金踊跃提供了充足的弹药;另一方面就是对于以央企为主导的资产注入的预期越来越清晰和强烈,市场围绕“中”字头个股的炒作不会很快降温。
我们认为,未来最值得关注的盘面信号有两个:一是指标股轮动的数量是否会越来越少、越来越集中,这反映出参与博弈的机构数量和腾挪的资金量;二是大盘的成交量,目前大盘成交量较9月份略有放大,谨慎心态略有消退,如果这种放大很明显而且持续的话,大盘发生逆转的可能性就加大了。
前一篇:以“德”服人 瑞虎3破解消费物语
后一篇:骑士魔术两队今晚要玩真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