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证消融中的珠峰之四  农耕  海拔约3900米

(2007-05-10 19:13:23)
标签:

绿色和平

喜马拉雅

珠穆朗玛

西藏

气候变化

冰川消融

农耕

冻土

分类: 见证消融中的珠峰
 
      http://www.greenpeace.org.cn     见证消融中的珠峰之四 <wbr> <wbr>农耕 <wbr> <wbr>海拔约3900米  
 

 

见证消融中的珠峰之四 <wbr> <wbr>农耕 <wbr> <wbr>海拔约3900米
    日喀则约十几公里远的马村的村民至今还使用着一种叫两牛抬杠的传统耕作方式,这是文成公主进藏时带进来的。
 
见证消融中的珠峰之四 <wbr> <wbr>农耕 <wbr> <wbr>海拔约3900米
                                                     村民赶牛去耕种。
 
见证消融中的珠峰之四 <wbr> <wbr>农耕 <wbr> <wbr>海拔约3900米
                                                         村民纺线。
 
见证消融中的珠峰之四 <wbr> <wbr>农耕 <wbr> <wbr>海拔约3900米
                       村民1976年从雅鲁藏布江支流挖了条约一米宽的水渠。
 
见证消融中的珠峰之四 <wbr> <wbr>农耕 <wbr> <wbr>海拔约3900米
                                  村民正播种青稞,妇女和儿童也来帮忙。
 
见证消融中的珠峰之四 <wbr> <wbr>农耕 <wbr> <wbr>海拔约3900米
                                                      村民耕种繁忙。
 
    今天早上,我们一出发就直奔离日喀则十几公里的落马村进行藏民的访谈。落马村的村民1976年从雅鲁藏布江支流挖了条约一米宽的水渠。40多岁的藏族妇女西洛说,自己从小住在这里,日常用水就从水渠中取。60岁的老大爷索郎特别善言谈,他指着身后说,雅鲁藏布江的水源就是从那里流过来的。

 

    在落马村,村民还使用着一种叫两牛抬杠的传统耕作方式,这是文成公主进藏时带进来的。农田刚刚被翻开,30多岁的村民多吉正在播种青稞。看到我们在拍摄,很多可爱的藏族孩子围了过来。

 

    上午用一个多小时完成了在落马村的拍摄,我们继续赶路。天气突然变冷,大家都把大包里的羽绒服穿上。前方乌云密布,下起了雪和冰雹。途中经过海拔5200米的嘉措拉山口,从那里往定日走就是珠穆朗玛自然保护区了。后来天终于放晴,我们联系了西藏登山协会的薛教练,他说以后几天可能都会下雪。

 

    明天要和高山协作边巴顿珠去协格尔山训练,以尽快适应高海拔的工作。

                       

                                   绿色和平喜马拉雅考察队 匡铟

                                            2007年4月23日

 

见证消融中的珠峰之四 <wbr> <wbr>农耕 <wbr> <wbr>海拔约3900米

    绿色和平喜马拉雅科考队进入珠穆朗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为队长钟峪在保护区入口处。

 

    我们继续往珠峰大本营进发,今天的目的地是定日县。早上出发后,我们先前往一个日喀则附近的典型西藏村庄,就水源变化问题采访当地农民,并拍摄喜马拉雅地区人们耕作的图片。在这里,人们维持着传统的牦牛耕作方式,几乎没有一点工业化的痕迹。

 

    午饭是牛肉、土豆和牦牛奶茶。奶茶带有浓厚的特殊味道,有点像英式奶茶,但黄油味更重,尝起来浓稠并带有草药的味道。听主人说,这种奶茶可以减轻高原反应,预防感冒发烧。

 

    回到车里,我们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旅途。要到达海拔4400米的定日,必须先翻越海拔5200米的嘉措拉山口。山上暴风雪肆虐,珠穆朗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口处的彩色经幡随风翻转。我们下车迅速进行了拍摄。向导边巴顿珠说,如果天气晴朗,从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包括珠穆朗玛在内的群峰,那将是怎样无以伦比的美景。边巴顿珠曾经两次登顶珠穆朗玛峰,这让我打心里佩服。

 

    到定日已经很晚了,晚餐、休息。
 
见证消融中的珠峰之四 <wbr> <wbr>农耕 <wbr> <wbr>海拔约3900米
 
                绿色和平喜马拉雅考察队 John Novis
                        2007年4月23日
 

    珠峰行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我们离开日喀则,途经海拔5200米的嘉措拉山口,进入珠峰自然保护区。

   

    一天中天气变化无穷,我们经历了晴朗的早晨和风雪交加的嘉措拉山口,最后到达清冷的定日。

 

  今天最让人难忘的经历发生在当时大雪纷飞的嘉措拉山口。此地也是“珠峰自然保护区”大门,领队钟峪冒着风雪和身体的不适走下车,配合摄影师john进行拍摄。

 

    到达定日,让人难以置信的景象出现在傍晚(这里的傍晚要在九十点钟后)。

 

    抬头望天,满眼满天的星斗,

    如此接近如此闪亮。

    蓝黑色暮色天穹,金亮色星星,和温柔昏黄的月亮,

    让人迷醉。

    据说晴朗的日子里,珠峰大本营可以看到整条带状银河。

    我期待。        

                             绿色和平喜马拉雅考察队 王冠丽

                                           2007年4月23

 
背景知识--冻土(如搓板路)

   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和东北,气温升高导致的冻土退化已经引起了一系列寒区工程和环境问题,反过来,人为活动又会加剧冻土退缩。比方说高原公路冻土区段的沥青路面下,冻土的活动层厚度就会比天然状态下高出1.5~2.0米,更易变得不衔接,随着融化厚度的不断增加,热融沉陷和冻胀作用等日益增大,对道路就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多年冻土退缩的另一个重要的结果是对亚洲水资源以及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和环境造成影响。多年冻土作为广泛分布的弱透水层, 对高寒草甸的活动层水分保持起着关键作用。高寒草甸在冻土区广泛发育良好, 对牧区经济和人民生活极为重要。但是, 受气候变化导致冻土退缩和不合理开发利用的双重影响, 上世纪60 年代以来草场退化和沙化、沙漠化发展迅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