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雨夜清风
雨夜清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05
  • 关注人气: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极和狂飙的区别

(2009-06-25 20:26:04)
标签:

杂谈

分类: 乒羽教学

                            天极和狂飙的区别


    2005年/2006年的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乒乓球队将"强化控制"作为技术新要求。狂飚王、狂飚皓底板、天极系列套胶正是这种技术发展特点的产物。那么,同样是顶尖的套胶,天极和狂飚的不同点在哪里呢? 
    强化控制的天极 
    [开发理念]天极套胶的开发理念主要是根据近年来乒乓技术的发展,向凶稳结合的趋势发展,为了满足运动员比赛的需求,让每个使用者都有稳定的技术发挥,红双喜在加强控制的前提下开发天极系列套胶,以超强控制和稳定发挥为天极系列套胶的主要理念,这也是天极和狂飚的区别。 
    [开发背景与过程]在2005年世乒赛,王励勤使用狂飚王获得冠军,证明了"强化控制"的成功。在这个背景下,马林、王皓等中国顶级运动员对胶皮提出了新的要求。红双喜作为中国乒乓球队最主要的个人器材供应商,开始了器材研制工作。2005年的6月,天极2和天极3在红双喜技术中心形成了雏形。这两款套胶的开发都是以"控制"为指导思想,采取新的TG工艺方式来开发的,红双喜将其称为"TG"(TECHNOLOGY GENERATION)技术。 
    [天极2代表运动员]马林 
    [马林技术特点]马林属于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单个球质量高,拉球旋转强,拉球摩擦多,而且变化丰富,稳定性高。 
    [天极2技术重心]天极2的开发中,针对马林特点,在套胶制造上努力解决高粘性胶面影响单个球速度旋转质量和控球稳定性的问题。涩性,保障了击球在胶皮直至海绵的形变,保证了马林本身对自制旋转与速度的强烈要求;粘性,保障了稳定制作摩擦球的要求,两者结合让马林的技术淋漓发挥。 
    [物理特性]天极2改变传统套胶的粘性胶皮性质,在胶皮制作上加入了涩性原料,这样套胶在使用寿命和抗氧化能力上有一定的提高。 
    [使用效果]采用这种结合方式的天极2,可以让马林利用套胶加强控制稳定性,用摩擦制造速度,套胶整体滞球能力强,线路更清晰,相持能力更好,有更多时间选择进攻角度,单个球质量更高。 
    [天极3代表运动员]王皓 
    [王皓技术特点]王皓属于弧圈结合快攻打法,以正手和反手两面拉球作为相持,而王皓本身的发球采用正反手两面发球,逆旋转发球令对手难以控制,发球后以两面上手为主,拉球力量不是很大,但出手快,连续球好。 
    [天极3技术重心]在天极3的开发中,主要解决并加强套胶弹球后回复速度,增加连续进攻的速度和球的质量。此套胶强调的速度是连续速度快并非是单个球速度快,拉冲球弧线稳定、容易控制、命中率高。 
    [物理特性]天极3采用柔韧性的胶质,胶面本身光洁平整,韧性更好。 
即使不发全力出球也能保持很高的速度[关于这一点,以胶水为例,天极3只需要一到两次的胶水涂抹,就会体现出强烈的速度感],而且形变恢复要快,这样能保障持续的拉弧圈能力。 
    [使用效果] 天极3更多强调胶皮本身的回复速度,满足连续进攻的打法要求,形变的作用还体现在,天极3套胶借力性能也很优异,在借力的情况下也保持高质量的回球速度,天极3这些特性,会使击球形成快速、持续不断、密不透风的风格。另外,这种细腻的快速击球方式,直接的表现就是弧圈动作幅度小而密、细腻而敏锐,这也和天极3保留了一定的表面粘性有密切的关系。快速的连续配合优良的借力性能,注定天极3为王皓这样的打法服务(以快速连续的中近台进攻为主要得分手段)。 
    概括来说,TG(TECHNOLOGY GENERATION)的工艺思想就是最大的体现"控制"的要素。在天级2上,就是"控制+旋转"的技术表现--稳定的多变旋转;在天极3上,就是"控制+速度"的表现--细腻、快速的连续拉球。而在产品的物理或者化学特性上,胶质的处理直接体现出了"中西合璧"的特点,比如表面材质的处理上采用了突破中国传统套胶的粘性方式。

天极2套胶试用体会

 

用天极2打完球,感觉一个字——累!不禁同情起马林来,他那么胖,一场球下来,不知要累成什么样呢。

为了体会的更深一些,分别将胶皮贴在纯木板和碳素板上试验。

在纯木板上,先使用了直板打法,首先来感受红双喜提出的所谓控制,而这个控制,是体现在反手的推挡上,它能很准确的利用推挡来防弧圈和控制落点、角度,摆短也不错,搓球的旋转很强,正手的近台攻球非常出色,充分体现出它的“一板球”,也就是一板打死的几率很高,这个性能优于狂飙2,但是它的相持性不好,如果连续拉3板以上,失误的几率会大增;该胶皮拉出的球弧线很低,对方不易反拉,但碰网球要多一些,这点和狂飙2有些类似,拉球要深度摩擦,几乎要用全身的力量来拉冲,这样球才能有较强的旋转、前冲和比较大的攻击力;它的借力性很差,一但减力轻拉或借力,多半是要下网,因此,它需要使用者自身的发力要好,这一点也和狂飙2相似;由于它的弧线较长,因此攻球时手腕也要发力下压一下,不然很容易将球打出界。

使用横板打法,感觉它的中远台性能不是很好,一但退至中台,弧圈的相持稳定性不佳,连续拉球的威力不够,发力不够拉不死,力量用的太大又极不易控制落点;把胶皮贴在碳素板上能够增强出球的力量,但弧线更低,更容易下网,因此,在中远台的弧圈相持性来说,它不如狂飙2。因此它是一款适用于直板近台快攻弧圈打法的胶皮,横板中远台弧圈打法及发力不好者慎用。

综上所述,该胶皮的适用范围为:

1.直板近台快攻弧圈打法,发抢出色

2.自身力量大或发力好,特别是腰腹的力量

3.不适合横板中远台弧圈快攻打法

海绵参数:厚度2.15,硬度39

使用底板:红双喜 H_LG 木,世奥得-赛欧 木,蝴蝶 普碳

胶水:红双喜

 

 

天极3套胶试用体会

 

用完天极3后,感觉它没什么特点,也许没有特点就是它的特点吧,呵呵,开完笑。

为了体会与天极2的区别,采用了与天极2同样的条件,即分别使用纯木板和碳素板,分别采用直板和横板打法,并分别在正、反手使用该胶皮。

天极3的胶皮薄,柔韧性好,黏性非常强,因此球非常转,这一点上,强于天极2和狂飙3。

在控制上与天极2有所不同,在搓球、摆短上,控制相当出色,下旋很强烈,摆短不冒高,但在推挡防弧圈上,却远不如天极2,推直线经常偏出一边,这也许是因为王皓跟本不用推挡的缘故吧,在推挡控制落点、角度上,设计的没有天极2出色。正手的近台攻球好,虽然它的“一板球”不如天极2,但仍然命中率很高,拉球的能力明显好于天极2,相持性上不如狂飙3,好于天极2,红双喜所说的进攻连续性体现在快速的攻球中,当抢攻一板后,可以一板快似一板的连续快打,但要这样连续快拉则不是它的特长;该胶皮拉出的球弧线比天极2高,比狂飙3低,碰网球要多一些,拉球要深度摩擦,即使攻球也要摩擦,只有打、摩结合的好才能打出威力;它的借力性能不佳与天极2相似,一但减力轻拉或借力,很容易下网,因此,它需要使用者自身的发力要好。

用横板打法时,感觉它的中远台性能比天极2好了很多,但弧圈的相持稳定性仍不如狂飙3,连续拉球的威力仍显不够,连拉几板后一定要发力冲,不然就会陷于被动并很容易拉丢。

使用碳素板能够增强出球的力量,攻击力大大增强,但脱板过快,弧线会更低,碰网增多,因此拉球要向上一些以提高弧线,并要更加增强摩擦。

如果把它用在反手,最好是用在直板的反面,横拉时很容易起球,尤其是下旋球,拉过去的球旋转强,第二跳速度快,但力量不足。

综上所述,该胶皮适用于直板近台快攻弧圈打法,横板打法也以打近台为主。

天极2、狂飙3的横向比较

速度比较

拉球:  高于天极2低于狂3

冲:    高于天极2低于狂3

攻:    低于天极2低于狂3

力量比较

拉球:  高于天极2低于狂3 

冲、攻:低于天极2低于狂3

旋转比较

拉、冲:高于天极2低于狂3 

控制、搓、切、摆等: 高于天极2高于狂3

易控性比较

近台:  低于天极2高于狂3 

中远台:高于天极2低于狂3

相持性比较

        高于天极2低于狂3

海绵参数:厚度2.2,硬度39

使用底板:红双喜 H_LG 木,世奥得-赛欧 木,蝴蝶 普碳

胶水:红双喜

 

                                     狂飙3与天极2试打体会

 

很久没有打乒乓球了,以前配的红双喜狂飙3套胶粘性早已全无。听说红双喜天极2不错,而且马林在用,呵呵,出于对国手的喜爱,我毅然更换了天极2套胶,80元买的,不过听说75元可以买到。买之前也查阅了很多评测文章,现在自己买了,也用了,特地发一篇使用体会供大家参考。

因为以前一直在用狂飙3,所以就拿“狂飙3”和“天极2”做个对比,相信很多人想看的,哈哈。刚粘上天极2套胶,便迫不及待的撕掉塑料纸保护层,一股强烈刺鼻的塑胶味刺入鼻孔。用手一摸,粘性非常强。不知是新胶皮的原因还是天极2的特性,反正印象中狂飙3没有这么强的粘性。在和朋友交锋多次回合后,下面是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天极2粘性非常之强,有时感觉乒乓球都要被粘住掉不下来了。攻球的速度不是特别快,不容易发力,比较费劲,我用了很大力气,过去的球速还是不够快,而且力量也不够大。不过很旋,比狂飙3强。最让我惊喜的是比较能吃住球,接发球很棒,无论对方的球速多快,旋转多强,碰到我的天极2大多都能稳稳含住,杀下马来。在一开始由于刚换新胶皮不适应的原因吧,拉弧圈球球总下网。很多该拉上的球也统统下网,很是郁闷。(为此还抱怨了天极2很久,还说这胶皮一点也不好使@_@!)后来改变了拉球方法,终于有所好转。得出结论,拉球一定要抡圆了胳膊,深度摩擦,这样拉球就都能上台了,而且都拉在球台的端线位置,比较奇怪。拉出的弧圈球弧线很低、平。现在已经开始适应并喜爱这块套胶了。(在和阿甘练了一下午的球后,阿甘说我的套胶防弧圈,寒塘也特意看了我的套胶,貌似没发现什么特别之处,乐死人了。)

狂飙3不必多说,大多数业余爱好者的首选。击球速度快,易控制,而且很省力,不需要自己怎么发力。但是旋转略逊于天极2,接发球上也没有天极2咬的紧,呵呵。但是弧圈球却是非常的好拉,感觉胳膊随便一划拉都能拉上去。拉球的弧线略高一些,所以也比较容易上台。和天极2相比,各有千秋吧。

天极2拉打皆宜,拉球时有着比狂飙3更低平、更长的弧线,能直达对方球台端线;直接用正手击打对方弧圈时也有着令人满意的稳定性,同理,反手推挡防守时也更容易把回球弧线控制低,把落点变得更刁钻。在处理台内球时,无论是搓、摆、劈长还是挑打,天极2的综合表现都更为出色。狂飚3似乎更畅快淋漓,给人的发力空间更大,尤其在双方放慢节奏退至中远台比拼实力时,或在发球抢攻需要“一板过”时,狂飚3的球质更“重”,对方更难防守。

综上所述,没有哪个更好,只有更适合自己的便是最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