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论:女海归刘俐俐和《非你莫属》主持人张绍刚“斗嘴”“互掐”原因及节目观后感想和思考

(2012-01-14 22:17:24)
标签:

女海归

刘俐俐

张绍刚

非你莫属

斗嘴互掐

感想思考

杂谈

分类: 网络杂谈

http://s15/middle/4d0784b9gb67de0ba0f9e&690

评论:女海归刘俐俐和《非你莫属》主持人张绍刚

“斗嘴”“互掐”原因及节目观后感想和思考 

 

                                                              文/吴剑波

 

 

    这两天,媒体和网络上两个比较“红”的焦点人物就是女海归求职者刘俐俐和节目主持人张绍刚了。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刘俐俐是《非你莫属》最近一期节目的求职者了。

    而与之相关的很多话题则有很多。媒体报道节目中主持人张绍刚和刘俐俐针锋相对“掐”起来了。这引来无数网民就此事纷纷发表意见,有人批评张绍刚缺乏管理经验,对弱女子无辜嘲讽,没有度量;有人直言刘俐俐盛气凌人、态度高调,在节目中一再掩饰自己......

    同样没看过该节目的我专门看了视频。总结起来如下:
 

    一开始刘俐俐说“中国”字眼,在张绍刚看来是不太爱国的表现。而对于刘俐俐来说则是从国外回国后的习惯性说法,其实可以原谅,无伤大雅。

    不过,这为之后节目录制和对话埋下了不好的伏笔。

 

    之后张绍刚就给刘俐俐“上课”,简称上课吧!其实张绍刚是按照自己的一贯思维,听着“中国”二字有点不习惯,加之刘俐俐刚开始的英文和陌生的“双城体”。张绍刚就是想说说注意措辞,就事论事,也没有刁难的意思。不过在说的过程中“义正词严”,让刘俐俐感觉到在针对她、刁难她。我想说的是,并没有。
 

    之后的对话很自然的就有了你一言我一语的“pk”过程了。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年轻人和性格直爽的刘俐俐来说,一方面很直爽地回答问题,没有丝毫的掩饰,不过语气有点“回应”的意味,而且有几次说话的时候表情比较“掘”吧!找不出合适的词语形容,就是有习惯性的那种“冷”和回应的感觉。其实刘俐俐同学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反倒是可以轻松愉快面带微笑地所谓的“平和”地回答就OK,黑色幽默和脑子转得快在那个场合理所当然地被主持人和老板们认为是反驳和回应,甚至觉得不礼貌、轻佻。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说“挑战、蔑视”等词语不准确,但也确实值得刘俐俐同学反思和注意了。大家可以看视频仔细感受下。 

 

http://s2/middle/4d0784b9gf20eaad84f51&690


    个人建议刘俐俐同学在以后尤其是有类似情形的时候可以适当“收敛”一下自己说话的语气和方式。比方说你强硬起来我便弱弱一点,有什么了不起的!并不是畏首畏尾,反倒是一中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如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刘俐俐提醒老板要让女士把话说完再插话,这需要勇气,在目前的社会现实中。不过之后出现的那次挑眉和那种“pk”的表情,也确实不应该。

 

    写感受的时候言辞拙劣,辞不达意。对张绍刚老师和刘俐俐同学各打五十大板!张绍刚老师可以语气轻柔些引导刘俐俐同学注意自己的说话表达方式和表情,比方说笑的问题吧!说刘俐俐“狂浪”我觉得也不妥。直到最后快离场时,张绍刚批评刘俐俐“有那么好笑吗?”“有什么那么好笑吗?”依我看,是刘俐俐同学在那种场景当中已经濒临无奈的境地,只能一笑了之了。甚至当时刘俐俐心中一定在想:天!My God! 我一点没有对任何人针锋相对地”蔑视“、“挑战”啊,我只是直爽地在回答每一个人的疑问、甚至质疑而已。我老老实实爽爽快快回答而已。在嘉宾主持人轮番提问的时候刘俐俐只能一条条老老实实回答,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由此也就产生了“表情”问题。刘俐俐只是众多80后、甚至是90后的代表,他们的行为处事方式已经和父辈母辈们大相径庭,无所顾忌、天马行空。

    刘俐俐毕竟年轻!

 

    不过,在张绍刚看来,这就是刘俐俐的高高在上的态度。所以节目至此,似乎真就无法继续下去,于是“我真的从来没有对一个求职者彻底失望!”脱口而出!

 

    而对于刘俐俐同学来说,也确实应该“低调”些,耐心聆听下主持人、嘉宾的“教诲”也好,批评也罢。而不应该在那个场合那个时间段以那种方式立马做出回应的对答!满腹委屈毕竟大家看在眼中心中明白。一己之见:一方面,刘俐俐同学在海外的经历让她行为处事上确实有点直爽,“礼尚往来”;另一方面,我觉得俐俐还是较为年轻吧!在这些事情处理上还没有游刃有余的方式和心态。

 

    张绍刚老师和刘俐俐同学是两个不同年代的人,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行为方式有异,习惯也不同。在节目中“斗嘴”也好、“互掐”也罢,很正常,很真实。是不同年龄的人之间的一次“对话”,给我们一些启示和借鉴。年轻人和年长的人都可以从中学到新的东西、得到新的认识。于张绍刚老师,算是更多地了解了当下年轻人的所思所想和行为处事方式;于俐俐,则是一次成长道路上的记忆犹新的经历吧!

 

    个人观点,乱七八糟,不值深究。   

 

    附节目视频: 

 
 
 
刘俐俐、张绍刚“互掐”谁之过?最多可选5项
发起时间:2012-01-16 13:00    截止时间:2014-12-31 23:00    投票人数:0人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投票已截止
最后投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