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盘信息直通车

(2008-11-13 06:46:23)
标签:

证券

股票

中信泰富

中信集团

中央财政

分类: 实战分享

    昨日大盘缩量整理,在1800点上方弱势震荡,盘中几度翻红,尾盘随着行业板块的复活而反弹,个股普涨,但成交量较前两日有所下降。最后收于1859.11点。技术上今日仍有上涨要求,但周边市场并不乐观,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

    1、央行:10月份人民币贷款大幅增加

    央行今日下午发布的10月份金融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9.83万亿元,同比增长14.58%,增幅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819亿元,同比多增457亿元。

  数据显示,2008年10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5.31万亿元,同比增长15.02%,比上月末低0.2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72万亿元,同比增长8.85%,比上月末低0.58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59%。1-10月份净投放现金943亿元,同比少投放303亿元。

    2、收盘:道指跌411点纳指跌81点

     美股周三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下跌,上市公司的财报继续令投资者失望,美国政府决定放弃从银行买进问题资产的计划,转为买进银行股份。道指下跌了400余点,纳指与标准普尔500指数跌幅均超出5%。

  周三又有了消费者减少开支的更多证据,百货店零售商Macy's Inc.表示第三财季亏损4.4亿美元,销售额下降了7%以上;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则下调了全年每股收益目标。昨日豪宅开发商Toll Brothers与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公布的的财报也显示出房产与信贷危机已扩散至其它领域。

    3、本轮反弹三大特点

    对众多投资者而言当前最关心的问题是,本次反弹是否昙花一现?行情会否重新跌回僵局?

  此轮反弹与以往不大相同,上波反弹大盘涨的多,但个股较少,而本轮反弹尽管大盘涨幅较小,但基建等个股涨幅巨大,比如钢铁、水泥、基建等部分品种短期涨幅已超过50%,树立了良好的赚钱效应。其次,中央的政策开始出现实质变化,从紧政策开始转变,国家接连出台多项保增长,扩内需的积极政策,这些信号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成交量也因此急剧放大。

    4、国务院提出扩大内需四项实施措施

    一、核准审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会议核准自宁夏中卫经11个省(区、市)至广州、香港的西气东输二线项目东段工程,总投资930亿元。该项目的建设,对于提高清洁能源比重,缓解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造福沿线地区人民群众,具有重要意义。核准总投资955亿元的广东阳江核电工程和浙江秦山核电厂扩建工程。还审批了总投资174亿元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玛纳斯河肯斯瓦特、贵州省黔中、江西省峡江等水利枢纽工程和内蒙古巴彦淖尔、安徽省池州九华山等一批民用机场项目。

    5、基建股涨幅超50%

    受国家4万亿十大刺激经济方案出台影响,近期钢铁、水泥、基建等受益板块大涨,自周五至今,部分个股涨幅已到40%以上,近期以来,水泥、基建板块部分个股短期涨幅已超过50%。

    6、专题:中信集团15亿美元信贷支持中信泰富

    中信泰富已与中信集团达成若干协议,中信集团将为中信泰富提供关键性的资金支持用于重组外汇合同的部分债务义务。

  根据协议,中信集团将为中信泰富提供总额为15亿美元(约116亿港元)的备用信贷。中信泰富将发行等值的可换股债券,用来替换上述备用信贷。转换价格为每股8港元。转股完成后,中信集团将持有中信泰富57.6%的股权。

    7、中石化否认油价变动需石油公司递交申请说法

    国际油价跌破每桶60美元,国内价格何时调整?昨日两大石油公司相关人士均表示,价格调整由发改委根据宏观情况决策。中石化人士否认价格变动由石油公司首先递交申请的说法。

    8、中央财政开出300亿住房安居大单

    在即将到来的2009年,中央财政很可能开具一份总额高达300亿的住房安居投资的“大单”,以满足扩大内需和解决民众住房的双重目的。而截至目前的不完全统计,2008年中央财政的对廉租房的支出总额只有68亿元。

  这份300亿的大单很可能最终由155亿元的中央财政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和145亿通过中央基本建设支出的投资组成。在此之前,中央财政四季度紧急追加的1000亿投资中,也有75亿被分配给保障性安居工程使用,而预计未来三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所涉及的总投资规模,测算值将高达9000亿元。

    9、新规实施促ST公司加快重整

    11月1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破产重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定价的补充规定》,11家先后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的上市公司的最新重组进展受到大家关注。重组可谓“开弓没有回头箭”,不成仁便成鬼,也正是这种去无退路,令重整公司的资产升值程度添加些许期待。

    10、优质破净股将引产业资本大举并购

   马应龙(18.40,0.11,0.60%,)出手举牌羚锐股份(5.77,0.02,0.35%,),到海螺水泥(22.94,1.11,5.08%,)增持冀东水泥(7.64,0.60,8.52%,),从中兆投资频繁买入商业城(6.94,-0.11,-1.56%,)渤海物流(3.86,0.06,1.58%,)深国商(4.62,-0.05,-1.07%,)的股权到天音大股东回购2000万股加强控制权等等,近一段时间,产业资本的活跃给当前低迷的市场带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业内专家认为,随着经济下滑带动股价进一步下跌,有着优良业绩、股权分散等特点的上市公司必然会吸引产业资本进行并购,从长周期的角度,目前A股已具备投资价值。

    11、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保障性住房建设三年投资9000亿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确定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在这种形势下,保障性住房建设将面临什么样的发展态势?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1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12、换个角度看CPI和PPI升幅“双降”

    不出所料,我国GDP、CPI、PPI自9月同时回落后,10月,CPI同比上涨4.0%,涨幅比9月下降0.3%。PPI同比上涨6.6%,涨幅比9月回落2.5个百分点。
  从单个数据来看,CPI升幅已连续第六个月放缓。而PPI增速是自8月以来连续第二个月放缓。而8月PPI升幅为10.1%,为1996年以来的最高单月升幅。由此可以看出,上游通胀压力已得到缓解。
    13、 中金公司:实际拉动5%~6%

    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根据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约投资4万亿元。对工程机械产品销售的拉动作用有限,维持行业投资机会需要继续等待的判断。总体上看,4万亿投资对2009年机械行业主要产品的实际拉动在5%~6%之间,拉动作用有限。
    14、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国务院温总理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部署,会议研究决定四项实施措施。

    15、两市总市值重回12万亿

    沪深股市昨日先抑后扬,两市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小幅增加。 收盘时,两市总市值合计为120333.15亿元,重新回到12万亿元之上,单日增幅为0.98%;两市流通市值新报41138.12亿元,单日增加了1.54%。

    16、 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虽然目前市场低迷,投资者信心受挫,但可以让中小投资者欣慰的是,监管部门对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步伐却一刻没有停止。
  昨日正式实施的《关于破产重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定价的补充规定》,对上市公司就股份发行价格的确定,中小股东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行使表决权,监管部门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政策意图十分明确。

    17、平准基金不宜在大小非集中减持期推出

    近期,建立平准基金的呼声不绝于耳,一份由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撰写的题为《建立股市稳定基金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政策建议,引起了市场的广泛讨论和关注。
    18、瑞银:接棒QFII抄底先锋

    上周10亿净买入 本周加码5亿
  毫无疑问,瑞银正在取代申万新昌路和中金淮海中路营业部,成为QFII抄底A股的先头部队。上周合计10亿元的净买入无疑让其在本周一股市的大涨中尝到了甜头,而当日继续加码5.06亿元充分显示了瑞银作为抄底先锋的长线布局。

    19、 发改委副主任:设平准基金无共识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昨日表示,政府对是否需要救市未有共识,因此就不存在要设立平准基金。这是近期官方首次对平准基金的明确表态。刚刚过去的周末,有消息传出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在一份已上交高层的报告中提出,建议政府宣布成立6000亿元(人民币,下同)至8000亿元的平准基金。
    20、万亿铁路投资启动 铁路基建和机车车辆 获益最深

    根据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司长杨忠民的表述,今年铁路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完成3000亿元,针对投资拉动新形势要求,今年将争取超额完成投资500亿元,明年计划完成投资6000亿元,是今年计划投资规模的两倍。
  研究员认为,铁路投资建设成为当前中国扩大内需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急先锋,以修建铁路为主的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未来将会获得更多订单,提高新签合同金额,两家公司在今年新增订单均有望超过3000亿元,合计将获得超过6000亿元的新签合同订单。同时,以制造铁路机车车辆的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凭借机车车辆制造领域的垄段地位,未来两年的订单有望达到3000亿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