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蒋泓峰:用均衡管理的视角看驻京办的发展

(2020-01-10 14:51:45)
标签:

均衡管理

发展

分类: 均衡管理

2014年12月

 驻京办要想有为、有位,关键还在于自身建设的均衡管理。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廉洁自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唯有如此,驻京办才能重振雄风,重放光彩

 驻京办是一个地区的名片,是该地区“走出去”“引进来”的一个重要窗口和阵地。应以均衡管理的视角看待驻京办的发展,正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使驻京办回归应有的职能,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以史为鉴正视驻京办

  为鉴,可以知兴替。对驻京办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对于我们从“根”上认识它,并摸索其发展规律大有裨益。驻京办设立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了地方政府“驻京办事处”的影子——进奏院。其设立的初衷,是作为藩镇的代表同朝廷进行沟通、交流,处理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各种事务。中央与地方之间以进奏院为媒介,形成一个信息往来的通道,发挥了联系上下、沟通中央与地方的重要作用。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宗亲观念根深蒂固,同乡亲情往往是异乡客的精神慰藉。随着科举制度和商业的不断发展,到明清时期,各地在京的“同乡会”、“工商会馆”日益兴盛。这些“同乡会”、“会馆”便是现代驻京办的雏形。据悉,北京历史上有记录的会馆多达600多座。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与会馆都颇有渊源:康有为住的是南海会馆,梁启超住的是新会会馆,谭嗣同应召入京住的是浏阳会馆,孙中山来京住的是香山会馆。和现在的驻京办类别相似,这些会馆也有省、市、县不同级别。据《北京的会馆》一书介绍,单广东在京的会馆就包括省级2处、府级11处和县级23处,另外还有74处房产和4处义园。同乡会的成员也很丰富,囊括士学工商各个阶层。其对于同乡间济困扶危、助学兴商、服务当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与中央和国家机关的联系,各省区政府相继向北京派驻了大批常驻人员,设立了驻京办事处。据有关数据统计,随着第一家驻京办——内蒙古驻京办事处成立以来,各级政府驻京办,加上各级政府部门设的联络处、国有企业和大学的联络处,各种驻京机构鼎盛时超过1万家。实践证明,地方驻京办事机构在加强地区间协作、服务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暴露出来。比如,驻京办机构设置过多过滥、职能定位不准确、公务接待不规范、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等。特别是个别驻京办借公济私,贪污腐化,挥霍无度,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损害了整个驻京办事机构的声誉和形象。2010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北京办事机构管理的意见》,就明确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县、县级市等市辖区人民政府以各种名义设立的驻京办事机构均予撤销。此意见一出,外界在叫好的同时各种质疑声音从没断过,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该意见出台后,一批又一批驻京办陆续撤离后,一些驻京办改头换面,依然驻扎北京。      

                          博采众长管理驻京办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公务接待专项整治中,各驻京办事处接待数量同比平均降幅达70%。由于驻京办餐厅更具私密性,接待的大多是政府官员,受厉行节俭政策影响,很多企业的商务宴请就选在驻京办。低调的奢华便又将驻京办推到风口上去。除了从职能和缺资金等缺乏监管上遭人诟病之外,有人在质疑驻京办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驻京办兴衰存废的一个艰巨和急迫的任务。

 事实上,驻京办并非只有中国有,国外也有。作为一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包括发达国家在内也有政府驻外办事机构。比如欧盟就有好多类似的服务机构,日本的地方政府在东京也有办事机构。有关专家对国外这些驻外机构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他们在管理上的七大特点:

 一是经费开支严格控制。在日本,政府驻外机构的一个小型公务宴请也必须在预算中列出并得到批准,否则只能由宴请者自掏腰包。

 二是机构职责法定化。这些机构大多有明确的工作守则,权利和义务十分透明,且具有法律效力。违反守则就是触犯法律,其震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杜绝腐败。

 三是联合自律机制。在英国、日本等国家,地方政府驻外机构之间有一个联合会,就像行业协会。联合会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共同自律,杜绝彼此间出现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国家资源的现象发生。

 四是机构精简。发达国家驻外机构规模一般都很小,内设部门也很少。像欧盟一些驻外机构不仅没有内设部门,整个机构也只有一两个人。

 五是社会化原则。发达国家很善于利用一些社会团体或中介机构来代理行使一些政府职能,从而达到精简机构,节省开支的目的。

 六是实行雇员化。如美国驻外使领馆中的多数工作人员都是当地雇员。这样做一来可以节省经费开支,二来也可以利用当地人熟悉情况的优势更好地开展工作。

 七是职能简化。不管规模多大,发达国家驻外机构除法定工作外,概不涉足其他领域。驻外机构不仅在后勤保障、公务接待上市场化,而且连财务也委托给当地银行代理,最大限度地简化缩小政府职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经验做法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但也不可能简单套用。我们要根据国情社情和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变中求进发展驻京办

 从均衡管理的视角来看,出现问题并不一定是坏事。这恰恰为解决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无数实践证明,利用危机倒逼机制,改革的阻力和成本往往要小得多。驻京办要谋求长远发展,要想在现代社会生态中立于不败之地,出路在于与时俱进,变革创新,稳中求变,变中求进。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叠加,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道德容易缺失。驻京办的改革发展问题不能忽视大的社会发展背景。2010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北京办事机构管理的意见》,对于保留的省级、地市级政府驻京办被赋予了新的五项职能,即为地方经济发展、为当地群众公共服务、流动党员管理、首都社会稳定维护、承办地方和中央部署任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这五项职能,实质上是三大方面,即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驻京办加快推进职能转型,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三者应齐头并进,不可偏废,唯有三者均衡协调发展,才能立得稳,走得远。当前,要特别注重以人为本、转变职能,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在信访稳定、社会协调、维护在京人员权益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对进京农民工进行培训,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和诉求;为来京就学、创业、经商、看病等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为本地特色产业“走出去”牵线搭桥,帮助拓展销售渠道等。有的驻京办还挂上了“群众工作办公室”的牌子,值得充分肯定。驻京办多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不仅有利于弘扬乡情,凝聚力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同时有利于树立“共同家园”的新理念,为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抓手。

 当然,打铁还得自身硬。驻京办要想有为、有位,关键还在于自身建设的均衡管理。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廉洁自律,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唯有如此,驻京办才能重振雄风,重放光彩。蒋泓峰:用均衡管理的视角看驻京办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