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泓峰印象记

标签:
忻州煤销公司祖父首长立体人生蒋总杂谈 |
分类: 采访实录 |
引言
漫漫人生路,我有过许多永不磨灭的记忆:童年的贫寒,幸福而短暂。求学的艰辛,仔细想,也满足。爱情的文字,有几章?凭想象。工作的随意,如水彩,仍拚搏。说起朋友,不惑之后,才知“相处容易相知难”。所谓敬仰之人,有三:一是开国领袖,二是我的祖父,三是蒋泓峰先生。
http://s13/middle/4d071091t85bed4695fec&690&690
大可(左)与泓峰(右)
敬仰领袖,主要是从“文人”的角度欣赏,尤其是领袖的“书法”,看了让人手痒。敬仰祖父,有直接、间接之分:直接的,教我做人;间接的,是他老人家的品德影响所致。敬 仰蒋泓峰先生,有二点:一是他的智慧,二是他的厚道。敬仰领袖,有小诗可证。敬仰祖父,有《香蒲草的记忆》为例。敬仰蒋泓峰先生,凭印象,心感动;写此文,记心情。
第一印象
那是2009年的仲夏,因拓展锦绣神州(忻州)文化有限公司业务,来到分别不算太久的京城:参加首届沃峰传媒全国代理商大会。
因为初次与蒋先生见面,感觉不是很“清晰”,印象有二:一是智慧大于想象,二是博学高于理解。二点粗浅的印象,似乎还在“形而上学”之上。现举二三例,说明“意识”之外的“存在”,我是“实话实说”的。
我是会前一天到的北京。晚上“简单而丰盛”的酒宴,足显首都的“大气”和当今社会的繁荣昌盛。来自祖国各地的“合作伙伴”,自然也想听听中国“心脏”的声音,脸上挂着骄傲,又时不时地流露出一种自豪。将“自豪”这种心情放在酒席上,更突现出“我”的俗,“她”的媚。
就在这时,我听到一个声音: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我低声问身边的“邻居”:“这位是……?”
“他就是我们的蒋总。”“邻居”一脸严肃,我不由得肃然起敬。
我想起来了!在会议资料上,看到“蒋泓峰”这三个字排在所有名单的第一位。照我理解,也依照“媒体”头条新闻中的“排名”惯例,排在第一位的,应该就是“首长”。
随后,蒋总微笑着站起来,频频跟我们碰杯。那天晚上,我第一次知道,首都的酒,更容易醉人。
次日上午,在“下榻”的朝阳宾馆三楼会议室,大会如期召开:“正题”是培训,“副题”是学习,“中心内容”是均衡发展,“画外音”是互惠双赢。自然,“文章”的主角,就是蒋泓峰先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蒋总在讲话中特别指出:“商业”与“生意”的来源,就是信息不“对称”。而且要求我们:一要本份做人,二是不做不值钱的事情。
最后,蒋总的“十六字方针”,将大会推向高潮,也给我们带来十足的信心:志同道合,无欲由刚;大海无边,有欲则强。
在此,有一个“插曲”,我以为有记忆的必要。那是在会议开幕前的几分钟,蒋总的二本著作《均衡管理》与《策划与发展》,作为会议资料,摆放在每个参会人员的面前。后来,我才知道,那二本书就是蒋总的“思想”,开花后凝结成的“智慧”。或者说,是蒋总的“智慧”之花,散发出来醉人的“花香”。
我感觉到会议快开了。蒋总就坐在我的斜对面。我应该抓住机遇:让“智慧”变成“思想”,让“思想”变成“花香”。我站起来。手里拿着“思想”与“智慧”,朝蒋总走去……
之后,蒋总给我们授牌。
之后,蒋总与我们合影。
之后,蒋总请我们来到“肯尼亚酒吧”。
之后,蒋总陪我们来到“奥林匹克”。
之后,蒋总跟我们握手话别、我们跟蒋总挥泪“再见”。其实,在我内心已经流下“相见恨晚、不说再见”的眼泪。
这个时间,准确地讲,应该是2009年8月13日至15日。而且,往返首都的交通工具,首次选择了“动车”,也算是对现代科技的亲身体会。
“大会”就这样紧张而有序地结束了。留在我内心的记忆,好象才刚刚“睁开眼睛”,象月色,也朦胧。我想啊:炎热的夏天,后面一定是凉爽宜人的秋风,毕竟那是收获丰收的季节了。
第二印象
把前面提到的那个时间,往后推二个月,正好是“苹果熟了”的时候。这个时间,对我来讲,具有人生“立体”上的意义。
便于记忆,列几个疑问句:米书记的拍卖会,与文化公司有没有联系?我的汽车梦,还有多远?忻州煤销公司与朦胧诗之间的距离,是几厘米,还是二十年?吕梁山上的苦菜,跟“邻居”是如何认识的?四个带有“诗意”的“胡言乱语”,我想,也只有将“奇”分为二个字的人,才有可能想象出来。
不。那不是想象:是情节里面必须具备的四个细节。
2009年10月19日,晚上9点30分许,一辆白色宝马轿车,从北京朝山西忻州五台山大酒店急驰而来。二道洁白柔和的光,再次将我企盼已久的心,提到嗓子眼……
车还没停稳,我就急急地将车门拉开。蒋总。不。“首长”第一个握住我的手:“大可,你辛苦了!”
“辛苦”二字,本该由我先说的……那时,我感觉到我的脸“红”了;只好将三句“应该的”,连成一句话,一口气地说出来。
事后,我多次回忆起那天的那个场景,又多次进入甜滋滋的“梦境”。
之后,寒暄小聚。之后,向蒋总汇报次日的日程安排。之后,上床睡觉。过份的激动与兴奋,即使躺在“席梦思”上,也难以控制激动的情绪。
在我醒来的时刻,时间好象是凌晨四五点钟的“模样”,我竟然发现蒋总的“总统套房”里,有轻微的说话声音……原来,“首长”仍然在办公。
讲座,相当成功:早上8点40分,我陪蒋总及蒋总二位助手(张继志助理、崔靖芳秘书)来到会场。“序幕”由忻州煤销公司党委书记唐黎明拉开:对蒋总不远千里前来讲学,表示热烈欢迎。
随后,蒋总在一阵掌声中登上布满鲜花的讲台:从“立体人生”到“均衡管理”,从“企业长寿”之道到“规划均衡”的发展战略,从建设均衡的“组织机构”到营造均衡的“内外部环境”,从生产系统的均衡管理到人力资本均衡,从财务管理与资本运营均衡到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均衡,从管理与领导的均衡到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均衡,从科学策划到均衡发展等方面,进行了金声玉振、切合实际的精彩演讲。尤其是蒋总博物洽闻的丰富知识、语惊四座的独特见解、运筹帷幄的缜密推理,多次被如雷的掌声打断……
下午5点30分,忻州煤销公司总经理曹明辉,代表忻州市2000多名煤销系统干部职工,对蒋总智周万物的演讲表示感谢,同时致答谢辞。随后,我即兴登台致谢诗。
之后,在我的请求下,蒋总为锦绣神州(忻州)文化有限公司亲笔题词:
睿智如泓永昌盛,锦绣神州易登峰。
感悟
二次的“亲密接触”,所形成的印象,对我而言,应该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财富”。这个“财富”里面,我知道,包含了许多“鲜活”的“激素”:这正是我需要的啊!
对蒋总,我实在是“无话可说”。因为“无话可说”里面,有“尊敬、尊重、敬爱、敬仰……”等心情。在今天这个繁杂的大千世界,各个行业的成功人士,我以为,除过自身的素质不说,大多数是“头顶着伞、背靠着树”。这二句话,似乎还不能明确地表达出我的“主义”,用乡下人的一句口头禅,来个“画蛇添足”,那就是: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好象前面还有二句话,我不说,相信“大家”也知道。
该说“但是”的时候了:蒋君泓峰,却不是这样。尤其是他的《立体人生》,于我感受最深,对他的人生经历,也有所了解:首先无“伞”可顶,其次无“树”可依。靠的是自身的勤奋与努力,靠的是自身的素质与奋斗,才有今天无数的智慧,才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顶峰。
23岁就坐在国企第一把手的交椅上,谁信?在国际商务、传媒、企业策划、区域经济研究与策划、中华传统文化研究、教育培训、商业营销等综合领域,均有非凡的建树、不凡的业绩,谁信?独创“均衡管理学”,将“均衡管理大讲堂”推向全球,并引发“均衡管理全球热”,谁信?
你不信?事实不得不让你点头称臣。
你不服?只能说明你还是一只“井底之蛙”。
反正,我信。我坚信自己的眼睛。我坚信自己眼睛看到的:没有“塑料”,何来污染?没有狼的存在,温柔的绵羊也需要“补钙”。没有均衡,哪有今天的发展?
反正,我服。而且心服。“接触优秀人士,能激发上进心;接触平常人士,能满足虚荣心。”(语出《立体人生》61页,蒋泓峰著)。由此想起一位朋友,偏关县公安局副局长范文增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跟谁在一起。”
当时,对这句“名言”似懂非懂。现在看来,我似乎懂了“我是谁”这个简单的问题了。
不是后记
好在“均衡无处不在”,好在“精彩”还在后面,好在……
我想,随着前面无数的“好在”,我对蒋泓峰先生的印象会越来越深、越来越“清晰”。我的“人生”经历,同样会在蒋总这棵“大树”的庇护下,变得绚丽多姿,变得丰富多彩,并推开“阿里巴巴”的财富大门。
这一天,就在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