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壮离五岁还差三个月,没有接受过任何英语培训。他的同班小朋友有些都上过将近两年的英语课了,在英语教育问题上,我还不急。
考察过很多儿童英语培训班,也参加过相关公开课。现在培训机构硬件条件都非常好,比壮壮上的公立幼儿园好的多,软件条件看上去也不错,校刊、教学计划,交到家长手里都是很厚的一大摞。
但看到教孩子的老师,我就有点打退堂鼓了。很多培训机构说有外教,但外教都是有活动的时候才来,平常都是助教老师教孩子口语。培训机构为了打消家长疑虑,拿出老师大学本科毕业证,英语八级证。这些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的孩子为什么学英语,怎样学英语,这些证书不是关键。
我上学时英语成绩还行,一直喜欢英美文化,90年代没有互联网,咨询没有现在发达,喜欢好莱坞电影,关注国际时事,要费好大的力气。记得97年戴安娜王妃葬礼,找不到报道,突然看到当期《疯狂英语》出了特别报道版,如获珍宝,至今还记得磁带里播放听风中之烛的带给我的感动。
我喜欢的是文化,不是英语。这点我的英语老师们不能理解,但我的考试成绩都还说得过去,无碍高考就行。记得她们总是用一口武汉话腔调念课本,这一点总让我觉得遗憾。
记得发"T"这个音,老师们总是“特特”的念,所有T开头的单词也“特特”的发出去。我觉得好听一些的音调应该是舌头轻顶上颚,带出一点气息,所有T开头的单词听上去滋润自然。王力宏李玟等ABC明星,讲出的中文也有这样细节的音调,觉得洋气十足,仔细听发现他们的中文发音用到美语的特点。
时代在进步,现在的英语老师水平肯定大大高于我接收那个教育的时代,但是学英语到底是为什么,30年了,依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是让孩子考大学,考四级,考六级,考职称英语?英语变成面目可憎的语法规则,在砖头一样的条条框框里吞噬你的青春,浸满了腐蚀学问,却半句口也张不开。
这是中国学生谁都明了的无解命题。
语言就是模仿,我希望壮壮能接触到母语为英语的老师,打开英语之门,就是打开文化之门。如果不能接受文化,死磕语言真就成了无水之源,在时光流逝中干涸。
认识高老师真是冥冥中一种缘分,办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多大的气魄和能耐才能运转正常。跟高老师聊天,很能认同她的幼儿英语教育观,所以对高老师的幼儿园特别关注,终于有适合壮壮的英语班开课了,今天上午把壮壮送到班上,我也终于为壮壮扬帆起英语教育航程。
希望班上的外教老师,能多和孩子互动,不用认识单词,不用知道语法,不用说出长句。每一个字母都能发音准确,每一个元音、辅音,孩子都知道应该怎样说是对的,一旦听到发音别扭的单词,孩子都会敏锐感觉到,对于壮壮这个年纪,是最好的英语培训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