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长春十六年

标签:
情感散文记忆 |

我在长春十六年
文/摄影/人生如水
风过无痕,但却在湖面上留下了涟漪;曲过无声,但却在思绪中留下了回忆。站在自家阳台上,望着那座座高楼,突然间,想起了孔老夫子的那句警世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真的是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我在长春已经16年了,16年前的4月20日,一场春雪把松辽大地铺成一片银白,送我离开家乡的车是台“金杯”面包车,离开时心里可谓五味杂陈,但既然选择离开矿区,是福是祸听天由命了。刚刚经历政策性破产和国企改制的舒兰矿区,看上去已经变得很老了,沧桑的如同父辈的容颜,古朴、破陋、疮痍、不堪,有着地老天荒的缄默,有着沉重伟岸的孤独。
长春,我并不陌生,第一次来到长春那还是1966年“文革”串联期间,从小小的吉舒镇来到长春,那种新奇和羡慕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参加工作以后,更是无数次到过长春,向往有一天能来到长春,40年后的2006年,我终于来到向往已久的长春。
当年,父亲还健在,父亲是矿区里的老采煤工,一辈子都希望过上好日子,不希望子女们连个正式工作都没有,我离开矿区时,是瞒着父亲的,他若是知道我放弃了国企,只身出来打工,他是不会同意的。临行时,全家一起吃了一顿饭,父亲只是告诉我,好好干,做个有出息的人。
说真的,我还是不太愿离开生活了50多年的矿区,何况又在这里工作了34年。我知道舒兰矿区每天每年都在变化,只是日益贫穷,人口日益老化。从外面回来的人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都说,只有离开矿区才能算是出息了。他们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很坚定,我想或许在不久的一天,我也会远离矿区而去,头也不回。不为什么,只为做个有出息的人,真的。
进了城,才发现我是自欺欺人。到了省城,举目无亲,没有任何人帮我。我曾想在省城的某个角落,用省城人的姿态,抖落掉身上从矿区里带来的煤烟、尘埃和贫穷。可每当我要披上城市的外衣时,心里总感到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疼痛,像有锤子在心头一锤一锤地敲打,痛彻心扉。无论我走到哪里,当我迈开脚步,矿区总会不期地扑面而来。矿区的轱辘马子、矿区的轻便线、矿区的选煤楼、矿区那种生烟味、矿区人那种朴实无华,一一走入我的眼帘。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一切都是那样的让我无法漠视。我从来没有知道,我不可能忘怀我的矿区,尽管我曾经想过要把它遗忘。
在很多个孤寂的夜晚,当我闭上眼,我的思绪,我的灵魂总会飘回故乡,那既贫穷又遥远的矿区。不知矿区山河是否依旧?不知家乡的父老乡亲是否安康?于是,我总会长假期间迫不及待地回家一趟。坐在自家宽敞而又温馨的屋子里,一遍又一遍地翻着老照片,总想把所有的过往留在心间,诉说着那不老的故事!一切都是那样的遐意,如同古朴的传奇。窗外边,远古的静谧,幽远而绵长。
在一个新地方,干着自己从未涉猎的工作,在省城的头三年,就是在这个不属于我的城市里挣扎,那种无助,那种孤独,走一步看一步,走一步走好一步,苦吗?嚼嚼咽了。租间不大的房子,每天坐着13路公交车,奔波在省城这座文化城市之间,每天在人民广场附近般若寺上车,途径人民大街,解放大路,文化广场,新民大街,延安大路,前进大街,到达修正路,中午找家小餐馆,为了省钱,每天要半份尖椒干豆腐,一碗饭,吃得也挺香。
东北人的特点 “装”,死要面子活受罪。记得有一次有位女同学请我吃饭,我愣是没让她上楼,因为我的办公室是一帮人办公的地方,和我在原单位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不能同日而语,为了不让她看到我的寒酸,所以不让他上楼,她愣是在一楼等了一下午。
苦的也是快乐的,因为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那是区别于精神与意识形态的。如我,当看到别人在开豪车的时候,觉得自己走路也一样的快乐,有一种穷,但是有特别温暖的感觉,这些是在我长时间漂泊的时间里,难以找到的,更何况在那些漂泊的日子里,你还得忍受许多的寂寞,即便偶儿抽支好烟的时候,都得编上大把大把的谎言安慰自己。
我也算是幸运儿,2008年年末,因为吉林省组建煤业集团,我又被召回国企,撰写了吉煤集团组建方案和公司章程,之后我留在集团,成了一个部门的负责人,真是有点如鱼得水的感觉,可能是我从骨子里的国有企业的感情太重,无论什么工作我都尽心尽力,生怕辜负了企业,六年里走遍了吉煤集团10个集团(分公司)32个矿井。参加了吉煤集团所有重要项目谈判,也跟随领导多次出国考察,走过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六年时间虽短,我却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具有光荣传统的煤炭企业集团,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充满生机活力、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创业集体,对吉煤集团所处的白山松水、对吉煤集团的父老乡亲、对一同共事的各位同志,都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感。
吉煤集团是最后一个工作岗位。离开集团,更是心存感念,依依不舍。这六年时间,是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岁月、难忘的历程,我将倍加珍惜在吉煤集团工作的美好时光,永远铭记吉煤集团员工给我的宝贵教益,始终珍藏与同志们的深情厚谊。
我似山涧的风,我像漂动的云,每一次岗位的变换我都会有新的追求,尽管这16年的路并不平坦,可我依然相信,只要能够头顶蓝天,就能够战胜所有困难,成为一个强者,一个自认为有出息的人,十六年过去,有没有出息自有评说,但是我经历了,所以不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