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游古镇野香谷

标签:
情感散文游记 |

闲游古镇野香谷
文/人生如水
回到家乡二十多天了,干旱酷热的天气,一直持续着。顶着烈日,老家附近,我认为能去的地方基本都去了。去年这个时候专门去了趟古镇缸窑的歪石砬子,今年还想去古镇寻觅新的风景。缸窑据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建于清康熙年间,上世纪是东北最著名的陶都。如今明清和民国其间的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就是我小时候见过的古镇也没了踪影,然而古镇在我的印象里还是极深刻的。
这几天开始下雨了,农人们高兴得直拍巴掌,因为水稻开始扬花了,苞米开始灌浆了,在不下雨,就会影响收成了。清晨一场疾风暴雨降临干涸的大地,雨量虽然不大,却是及时雨。风雨过后天气渐渐晴朗起来,打个电话约弟弟出去闲游一番,哥俩见面简单商议一下,决定前往古镇野香谷,坐上车,来了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不一会就到了古镇缸窑,穿过古镇,一直向北,再向西,经过山路十八弯,来到野香谷。
这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乡村旅游的兴起,归隐乡间,走进田园,回归山林似乎是很多人的念想,所以,家乡附近农村开始了迎合人们心里需求的乡村建设,比如家乡的二合雪乡,南阳屯俄罗斯风情园,龙潭区的金珠花海,古镇缸窑的野香谷,试想,吟风弄月,闲情逸致,喝一壶香茶、品一篇锦绣,弄一院花草,绝对惬意。其实,向我们这些老去的50后,60后放下功利之心是迟早的事,就看自己如何放下,何时放下。
野香谷其实还是个正在建设的乡村旅游的景点,可能是偏远或是疫情关系,来这里游玩的人并不多,但是对于我这个初来乍到的人来说,走在野香谷的小路上,没来由地悸动了一下,然后就将红尘不定的心抛在脑后去了,因着那片片花海,因着那微波荡漾的湖面,因着蓝天上飘过的朵朵白云。没有刻意地去寻找野香谷的来由,没有刻意地去打探野香谷名字的深意,只是纯粹地在充满花香的野香谷小路上徜徉着,放任着,令思绪跳跃着飞向了更辽阔的远方。
早就想去家乡的二合花海看一看,那里有最美的乡野景致与醉人的自然画卷,令许多人流连忘返。却阴差阳错的来到野香谷,头顶一片云,脚踩花间路,心头是静静的闲闲的,鼻间是乡土的气息,沁人心脾,香静悠远。耳畔只听到花开花闪的声音,只听到花间鸟鸣簌簌,来自天籁的声音纯粹而美好,如同饮了一杯美酒,醇香迷人。偶尔远处会传来游客的笑声,偶尔有穿着质朴的村民从身畔走过,这里就是古镇缸窑歪石村的乡村公园,几栋现代农村的民居完美呈现,令我感叹。
野香谷十分幽静的,一切都是那样清净自然,让我记起了有句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触景生情,极尽发挥了一下:花间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野香,复照青山上。野香谷幽静,高高的向日葵,带着日光的余晖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高大的乔木挥着枝干向着游客挥洒致意。水库上刚刚建起的桥一样的花岗岩栈道,散发着一种沉淀着古老气息的味道。抬头眺望,野香谷的花一片无际,以黄色为主,白色、紫色、粉色为辅,主要有波斯菊、彼岸花、萱草、矮牵牛、格桑花、五彩缤纷。天上的云似乎离我们很远,在旷野的蓝天上慢慢漂浮,纯白的云带着我的心也在持续地上升,漂浮。
沿着刚刚建成的小路前行着,站在水库的堤坝上,水碧绿,清澈见底,许多大鱼小鱼在欢快地畅游着。水面上倒映着路边的花草,令湖水斑斓好看,瞬间就勾走了行人的魂,似幻似真,美妙乡村。再向前走出不远,便是荷塘了,此时正是荷花盛开之时,可能是荷花品种的原因,这里荷花及荷叶要比别的荷塘花、叶都大很多,花的颜色是粉白的,栈桥上坐着闲情的人们,晃悠着双腿惬意地说笑着,对着荷花指指点点,估计是看到蜻蜓落在莲蓬上了。
清风习习,美景馥馥,花间、碧水、流云,阅读着野香谷美妙的景致,令心怀舒畅,物我两忘。其实,这辈子不求归野田园山林,只求偶尔的乡间悠闲,也就足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