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麻沟屯的曙光

标签:
情感散文游记 |

长麻沟屯的曙光
文/人生如水
长麻沟屯隶属于曙光村是吉舒镇西南的小山村,地图上找不到它。与其接壤的是吉林市龙潭区,过去名不见经传的长麻沟,近年来却红火了起来,主要是因为这里出产的西红柿,口感特别好,柿子味浓郁,长麻沟的西红柿成了远近闻名的绿色食品,引来无数客商争相购买长麻沟西红柿,远销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即使在吉舒镇当地长麻沟柿子有时也变成了缺货。长麻沟出了名,也让曙光村看到了曙光。我到长麻沟并不是为西红柿而来,而是专门看看长麻沟的绿水青山。
长麻沟的地理位置很独特,它坐落在一处沟塘子里,南有国家高速公路G12-11线,北有省道五桦一级公路S510线和国铁龙舒线,去年在五桦公路边上建起了长麻沟服务区,向西百十米就是进入长麻沟的大门,朱红色的大门正面门楣上写着“曙光村——长麻沟欢迎您”,背面门楣写着“柿子红,日子红”。屯子周围群山环绕,塑料大棚遍布,小溪流水淙淙,村道蜿蜒铺开。如果在南山上俯瞰,长麻沟更是幽静、自然、美丽,太阳光反射的塑料大棚,波光粼粼熠熠生辉,小山村的风光有一种独特的美。
在矿务局工作时,我并不知道长麻沟屯,退休以后才逐渐认识了长麻沟。长麻沟对于天合人并不陌生,因为它就处在天合社区的南端,天合人上南山基本都从这里经过,另外当年舒兰矿务局的两家工厂(84厂、85厂,煤炭部所属生产矿用炸药的工厂),就在长麻沟屯的南北两端。这里山高林密,人烟较少,相对封闭,适合生产危险品工厂的环境。在矿务局工作33年从未到过这两家工厂,所以对长麻沟也一无所知。
知道长麻沟是源于寻找冰凌花,春天的时候,为了寻找冰凌花,我遍走家乡的南山,在长麻沟南面的山坡上,终于发现了成片的冰凌花,从此才知道山下的屯子叫长麻沟屯。长麻沟屯南面的山景致很特别,每个季节都有它的独特。春天冰凌花开满密林之中,初夏铃兰花悄然绽放,盛夏野百合迎风招展,秋天五桦一级公路的红叶,让人赏心悦目。山上的奇花异草更是不胜枚举,很多我都叫不出名字,知道长麻沟以后,每次回老家,无论冬夏我都会走到长麻沟,在享受大自然风光的同时,也享受大自然给我带来的愉悦。
吉舒镇距离长麻沟并不远,大约4公里左右,最捷径的路线是,沿着吉舒镇南部的散步小路,中山村瓦盆窑屯的村路,一直向西南行进,走到最南端时,便是国铁龙舒线,沿着铁路行走一公里多,这里是我经常拍摄铁路弯道的地方,过了弯道,南面就是宫家乡。在宫家乡登上五桦一级公路,从五桦一级公路向西再走一公里多,这一段路,紧邻龙舒线铁路,春夏秋冬这段路是最美的路段,无论从那个角度拍都漂亮,尤其是在大石顶子上拍摄,那景色更是无可挑剔。那天走到舒兰的西南大门时,路遇四位骑行的驴友,我为他们拍下了合影,“中国生态稻米之乡——舒兰”。
长麻沟最旖旎的风景要数,南山坡下的水泡子了,我叫它小天池,半山坡上的小天池,池水清澈见底,环抱在青山之间,北面出口是松滨线高压输电铁塔,站在山上看池水,青罗带般的一泓池水,绿的咋眼,绿的心醉,绿树之间的缝隙,依稀可见长麻沟整个屯子,乡村的田园风光一览无余。春天池边开着毛骨朵花,风吹水面荡起微微的涟漪,摇曳的毛骨朵花在水面上倒映,真像长发少女;夏天池边的蒲草,形成一道绿色屏障,蜻蜓在蒲草尖上翩翩起舞;秋天周边树丛变了颜色,池水也由绿变蓝,五彩缤纷树叶,在池水中形成美丽的图画;冬天晶莹剔透的冰面,闪烁道道蓝光,大雪一下又成了白色的玉毡,一尘不染,那种白色的美让人流连。
从家门出去,只走到长麻沟,一路上就有如此美丽风景,在乡间下路行走,在国道上散步,在铁路边上看风景,在青罗带般的池边拍照,在大森林里穿行,到处是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大自然的美,让我无限感慨:读万卷书怎么也读不完家乡的美丽,行万里路怎么也走不完对家乡的畅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