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站在大石顶子上

(2015-03-29 07:14:14)
标签:

旅游

散文

http://s1/mw690/001psfUxzy6R4j3uKIMf0&690

站在大石顶子上

 

/人生如水

 

 

 大石顶子是整个吉舒镇的最高峰,原来的海拔高度为402.9米,再早的时候,大石顶子主峰有个木质三角架标明它的海拔高度。原来矿井建设时设计的海拔高程都是以它为原点的。大石顶子是座死火山,很早的时候火山喷发形成了这座玄武岩的独立山丘。如果在大石顶子周边的农田里行走,还可以看到火山喷发后散落的玄武岩石块。

 吉舒这个地方很有特点,这里的矿产资源是“两黑一白”,两黑是大石顶子的玄武岩和地下黑色的乌金,一白是高岭土,洁白细腻,是肥皂添加剂和炼钢用耐火砖的主要原料。经过近60年的开发,这里煤炭资源已经枯竭;大石顶子也失去了往日的光环,至于那优质的白粘土早已开采殆尽。大石顶子海拔高度,估计现在只有350米左右了。

 大石顶子山下是二道河谷,相对应的是河谷东边的炮台山,海拔高度353米,比大石顶子低50米,二道河谷的海拔高度为160米左右,与大石顶子有240米的落差,所以大石顶子坐落在这块河谷之地,就显得十分高峻了。而且成为吉舒镇的标志,十公里以外就能看见这座死火山,看到了大石顶子吉舒也就快到了。

 上世纪50年代末,父亲来到这当年叫二道河子的矿区工作,我家也从农村搬到了大石顶子西北坡的北小乡居住,每天都能看见大石顶子,那时的大石顶子,山上长满了高大的树木,而且是一座典型的蛇山,山上的蛇有几十种,因为这里山石是玄武岩,所以黑色的土球子(一种黑褐色的毒蛇)特别多,几乎每个石头缝都有。上小学时候,我们也曾来到这座山下野游,经常会碰到蛇的出没,吓的女孩子直叫。

 随着矿区建设的需要,矿务局在大石顶子东坡建立采石场,开采这里玄武岩,吉舒镇的住宅的地基石几乎全部是大石顶子的玄武岩。山上的球磨机、碎石机每天都在轰鸣,咣当咣当不绝于耳,直到新世纪,估计是设备先进了,轰鸣声才渐渐消失。每到中午山上都要放开山炮,由于距离的关系,人们先看到的是爆炸引起的烟雾,过一会才能听到炮声,震得玻璃都稀里哗啦的。放炮的时候方圆10里都能听到炮声。

 当年的玄武岩的岩浆也侵入到二道河谷地带,在原来矿工俱乐部附近的道南就有玄武岩的存在,经过人工开采,最后形成了个大水泡子,后来成了垃圾坑,逐年填埋,建起了舒兰矿务局的第一座灯光场,是矿务局每晚最热闹的地方。那时候舒兰矿务局篮球队很有名气,经常在这座灯光场举行友谊赛。1994年矿务局规划在这座灯光场上建一座体育馆,打桩时遇到了坚硬的玄武岩,工程进度特别慢,后来就停建了,再后来在这里建起了商服区和矿务局标准较高的住宅楼。

 1975年以前,吉舒镇这个地方有几座楼都能数的过来,除了选煤台,就是北大楼,再就是医院的三座二层楼,其余都是平房。但很有矿区的特色,红瓦的屋顶,站在大石顶子上,红红的一片,非常壮观。40年过去了,现在的吉舒镇已经是楼房林立了,过去是站在门前看夕阳,看大石顶子,现在必须走出镇子才能看夕阳和大石顶子。40年光景二道河谷至少抬高了10米,炊烟袅袅的景象再也见不到了。

 大石顶子是我们童年的记忆,大石顶子是舒兰矿区发展的见证,这座因煤而兴,又因煤而衰的资源型城镇,随着大石顶子的变化而变化。过去老辈人说:什么时候大石顶子的石头采光了,这个矿区也就不复存在了。现在看这话不无道理。所以,借着春光明媚的日子,我独自背上相机,走进了大石顶子,去寻找过去的种种记忆和怀想。

 坐上1路公交,在镇北街下车,这里是吉舒镇最低的地方,在这里看大石顶子,可以看到这座独立山丘的全貌,过去的大石顶子从二道河谷升起,看似近在眼前,然而走到山下,却需要一定时间,有一种“隔山跑死马”的感觉,镇北街东西向的公路是吉舒镇最早的公路,也是当年通往吉林市的唯一的公路,过了公路桥,这条路便是步步上坡,一直通向大石顶子山根底下。

 我从二道河河谷的第八座大桥走起,沿着通向吉林的公路,逐渐向大石顶子靠近,春雪消融,吉五公路上形成道道水流,在太阳光的反射下波光粼粼的,每每汽车和摩托车通过时,溅起白色的水花。好多年不走这条路了,路的东面,大石顶子的北坡,建起一座庙宇,走进铁门,庙宇建的富丽堂皇,起名为“甘露寺”,下面的供奉的几尊佛像前烟雾缭绕,说明香客不少。过去吉舒三井附近也有个庙宇,但是规模很小,绝对没有“甘露寺”气派。

 道西的山下是一座水库,水面还冰封着,到是水库南边的两棵水曲柳,让我很开眼,因为大石顶子这里已经开发了50多年,周边的树木都是人工林,常见的是快杨和落叶松,能见到长的笔直的水曲柳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顺势拍了两张照片,目的是记住这两棵树。

 走到吉五公路与吉舒至天合公路交汇处,吉五公路顺势是一个一段笔直的坡路,路两边是高大的杨树,虽然是晴天,但是风比较大,且刮起了浮尘,所以影响了空气的透明度,拍的照片也是乌突突的。转回身向东行走,因为道两侧过熟的杨树都被砍伐了,所以大石顶子就在眼前,完整的玄武岩已经被破碎成了碎石,堆得很高很高,象山一样。

 在大石顶子西侧找不到上山的路,随即继续向东行走,在进入采石场便道上,我踏上攀登大石顶子的路。当年的的大石顶子北坡陡,南坡缓,但是无路从哪登上顶峰都要费点力气。站在大石顶子上,向南望,山下一片绿草,是难以名状的草原风光,然后就是远山如黛,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向北望,地势平缓,十分开阔,松花江与长白山的过渡带在这里最为明显;向西望,第二松花江像一条玉带飘落在大地上,白亮亮的水田好似江南风光。

 今天再登大石顶子,已经今非昔比了,高高的大石顶子已经被开采的千疮百孔了,人们为谋取更多的玄武岩,把大石顶子几乎给削平了,而且又深入山底下10几米,现在赋存的玄武岩已经不多了,挖掘机仍在挖山不止,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留下的岩壁上,玄武岩特有的柱状体,与长白山南坡的玄武岩如出一辙。为了省点力气,我按着蛇形的路线爬山,终于爬到了山顶,山上的风很大,让人很难站稳,而且很冷,真是“高处不胜寒的”。

站在山巅,我踩着破碎的山石,一种无名的恐高,着实有种不敢高声言语,唯恐惊动这亿万年的玄武岩。站在山巅上举目远眺那些远山近水蓝天白云,我们的心情真是有种就不出来的惬意和爽快,有种如释重负令人赏心悦目的感觉。上山时,我看到的只是山上的碎石,我躬身谦卑,小心翼翼,深怕一失足跌落山崖,在我感动和庆幸终于爬上山之巅。却又要下山了,我知道我会越来越老,但我不必再负重,不必再纠结,放开胸臆,放开眼界,甩开脚步,管他是走下去、跑下去、滚下去,做一个欣赏者,看尽“山外青山楼外楼”,看“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云卷云舒,花开花落。

 看来,这人哪,你有事儿没事儿时,不要老是呆在家里,不妨你也经常出去拥抱一下大自然,好好放松放松自己,经常上一些有山有水有花有草的地方,多走走,多看看,真的,那心情特别的好,特别的慰藉、敞亮舒服,以至于最令人心旷神怡的了。

 

 http://s6/mw690/001psfUxzy6R4j7RyER55&690

http://s9/mw690/001psfUxzy6R4j80WlGc8&690

http://s7/mw690/001psfUxzy6R4j8l0W206&690

http://s13/mw690/001psfUxzy6R4j8hRTK6c&690

http://s15/mw690/001psfUxzy6R4j8EbIa3e&690

http://s4/mw690/001psfUxzy6R4j8OOZRd3&690

http://s8/mw690/001psfUxzy6R4j8NRwrc7&690

http://s9/mw690/001psfUxzy6R4j9aC7eb8&690

http://s7/mw690/001psfUxzy6R4j9sYiW56&690

http://s15/mw690/001psfUxzy6R4j9mjXoae&690

http://s9/mw690/001psfUxzy6R4j9Ls4ob8&690

http://s1/mw690/001psfUxzy6R4j9EKFG40&690

http://s4/mw690/001psfUxzy6R4j9OFuH33&690

http://s12/mw690/001psfUxzy6R4j9W2qn4b&690

http://s15/mw690/001psfUxzy6R4jajs7Q7e&690

http://s3/mw690/001psfUxzy6R4jaq5SG42&690

http://s16/mw690/001psfUxzy6R4jarOaP4f&690

http://s1/mw690/001psfUxzy6R4jayTXG00&690

http://s12/mw690/001psfUxzy6R4jaG41Jeb&690

http://s12/mw690/001psfUxzy6R4jaNc8z7b&690

http://s16/mw690/001psfUxzy6R4jej8zZ3f&690

http://s12/mw690/001psfUxzy6R4jeqW155b&690

http://s13/mw690/001psfUxzy6R4jeB3Pe4c&690

http://s16/mw690/001psfUxzy6R4jeTt83af&690

http://s16/mw690/001psfUxzy6R4jeQQcT4f&690

http://s8/mw690/001psfUxzy6R4jfcB3F27&690

http://s13/mw690/001psfUxzy6R4jf9HaI0c&690

http://s16/mw690/001psfUxzy6R4jftLHx6f&690

http://s11/mw690/001psfUxzy6R4jfqu94ea&690

http://s15/mw690/001psfUxzy6R4jfLcomae&690

http://s12/mw690/001psfUxzy6R4jfJovxab&690

http://s15/mw690/001psfUxzy6R4jfYtgq9e&690

http://s15/mw690/001psfUxzy6R4jg99PE7e&690

http://s5/mw690/001psfUxzy6R4jgsRAEf4&690

http://s4/mw690/001psfUxzy6R4jgoT2rd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