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南京后的感受

(2013-01-30 18:06:33)

 http://s4/mw690/4d068f7dhd47ebf60e6f3&690

游南京后的感受

 发表于 2010070500:43

/人生如水

 

73早晨6点赶往长春龙家国际机场,8点钟飞机起飞,1010分左右飞机到达上海,按照考察团的安排,第一站到江苏省省会南京,大巴在沪蓉(沪宁段)高速公路行驶,在《沙家浜》的发祥地阳澄湖服务区,吃过中午饭,再经过3小时行驶,车到南京。不到江南不知道,什么是桑拿天,下了车如同掉进火炉中,我一直是汗水淋漓,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一行径直赶往雨花台,首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傍晚时分来到秦淮河畔,夫子庙前,一览南京古城风光。

感受南京主要有四大特点,一是大,南京据说有700万人口,在省会城市,南京之大屈指可数,二是南京古,都说南京为六朝古都,其实细算算,加上明初、太平天国、民国,南京应是十朝之都。三是绿,南京的绿,名不虚传,南京、长春、昆明同为全国绿化城市,但各有特点。四是文化大市,南京共有39所高等院校,在全国省会城市,仅次于西安。

与其他江南城市相比,南京无疑是特别的一座。他因六朝古都的身份少了几分婉约,却多了一份大气。如果说其他的江南城市的气质是钟灵毓秀,那么形容南京最恰如其分的一个词汇则当属秀外慧中吧。南京不乏轻柔舒缓的线条,但是她却把这种阴柔之美表现的内敛而矜持,而不是洋洋洒洒的娇弱,这反而却更洋溢出一种清新舒畅的明快之感。清澈的城市面貌,清新的市民风尚,却不矫揉造作、抑或讳莫如深,一份出落大方的悠然与淡定,让我莫名的动容。六朝古都浓郁的历史积淀并没有从骨子里改变南京清秀的江南气质,反而更加从容圆润的融入到这座城市达观坚定的生活态度之中。

作为古都,南京的确没有西安和北京这些城市所独具的凝重而执拗的氛围,然而这反而恰恰彰显了她那种和谐的高贵、恢弘的气派。没有遗世孤立的那种倔强,没有舍我其谁的那份傲慢,南京那分浑然天成的大气显得如此的与世无争,她的繁荣像是骨子里的一种乐观积极的天性,而不是什么力量强加赋予才具备的,于是她的兴旺象征着一种宁心安定的强大力量。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她与生俱来的王者之气,可她却没有争强好胜的虚荣,从不会无端排斥其他的城市,显得那般温婉顺从、虚怀若谷。或许,南京是一座充满着阳刚之气的江南城市,不仅不乏那份风情万种的妩媚,还因曾写满的荣耀而成竹在胸。很奇妙的是,这两个字似乎都无法单独诠释南京这座城市的精神状态,可是它们的结合却带足了那种强烈的说服力,让人脑海里一下子便浮现起这座南方的京城。

南京文化古迹遍布,从中可以探寻历史的源头:中山陵依山而建,结构严整,观之而生一股浩然之气;夫子庙建筑群古色古香,漫步其间,让你体味明清时代的市井繁荣;中华门气势宏伟,设计巧妙,置身城内,壁垒森然,耳边似有战马嘶鸣;此外还有灵谷寺、石象路、三国东吴所筑石头城遗址、明代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革命纪念地雨花台以及举世闻名的南京长江大桥等,引人遐思无限。古老悠久的文化遗产,现代文明的经济都市,与蔚为壮观的自然景观构成了南京独特的城市风貌。

走进南京,想不到如今的南京竟然有着森林王国一般郁郁葱葱的街道,那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绿色井井有条的铺展蔓延开来,把这座城市装点的天庭饱满却又怡然自得。南京的绿色给人一种内心安宁的力量,它们用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去说服你的眼界,在你的头顶之上悄无声息的开枝散叶,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你对天空的印象,甚至有理由让你忘却天其实是蓝色的。南京的路其实都不宽,长春那八条车行道并驾齐驱的宽阔平整的柏油马路在这里是找不到的,如此之大的城市,在市中心却看不到塞车现象,这也是长春无法比拟的。所以这里还是相当具备江南小城那种点到即止的小巧气质的。

南京的盛夏带着内敛的妩媚,她正用温润的气候演绎出勃勃的生机。热辣而潮湿的夏日把这座城市掩映的花团锦簇、秀美如画,有些湿润的空气里拌着树木那清新的味道,萌动的火热孱入阳光之中便洒满人间,偶尔做客的夏雨和明快的绿色相映成趣,勾勒出矜持、舒缓而又坚定不移的金陵秀色。

然而在接天绿叶无穷碧的氛围之中,营造给你的却是一种沁人心脾的苍翠和不着边际的连绵之感,在斑驳的树荫下走过,你已浑然不知道路狭窄的那种拥挤,却感受到一种豁然开朗的敞亮和透明。事实上,南京的交通确实也很畅通,比起北京路面上连成的地铁和上海独有的堵车等待费,在南京的路面上行车真有那种行云流水一路畅通无阻的爽快之感。怪不得南京的出租车一律都是漆成绿色的,这是在和绿色的南京和绿色的行车秩序相呼应,总能为你带来清新舒畅的好心情。

夫子庙是展现南京那高贵的古都气质和深邃的文化底蕴的最合适的舞台。当秦淮河畔的歌舞升平悄然蜕作现代步行街的人流不息,当乌衣巷口的华彩霓裳一跃化身时装店面的花枝招展,当孔夫子庙前的香火兴旺了几个世纪依旧可以吸引信奉者们络绎不绝的朝访,当江南贡院续写着四大才子的传奇以此号召着来自天南海北的高朋满座,历史上曾经浓墨重彩的繁华在这里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融入到了今朝人们灯红酒绿的富足生活之中。

踽踽独行的在老街里信步徜徉,那份欣欣向荣的明亮开阔,会让你感受到一种时光荏苒,而我冷清如许的盎然生机,当你发觉光阴的流逝竟会如此欣然的被铭刻在岁月的印记中沉淀下来,你也便可像唐寅一样接受世态炎凉的捉弄,把生命的一切劫数都甘之如饴了。

74上午游完中山陵,回到下榻的酒店,中午时分,江苏省政府法制办的同志在西康宾馆招待我们一行,西康宾馆可以和长春的南湖宾馆媲美,园林式的建筑,古朴庄重,周边景色宜人,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在这次和南京的短暂邂逅,才让我发觉南京这座古城的韵味,她很大,却很美,交通发达,道路不宽,却无拥堵现象,南京街头自行车很多,四处是立交桥和高架路,城市管理井井有条,就是红绿灯变换的时间太长,再就是南京的高大建筑比长春多的多,但是,亮化的程度,却不如长春,路灯也不如长春的亮,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南京是一座简朴的城市。

离开南京时,路过南京大学的校门,南京大学民国时期是中央大学,没有时间浏览南京大学美丽的校园,只能遐想一番。南京大学在许多国家眼界里的地位是超过北京大学的,我倒是觉得这两所大学一南一北恰如其分的呼应。据说两所大学都非常玄妙的营造了时光倒流的建筑特色和文化气质,在南大到处可以感受得到的民国遗风值得让人驻足回味,而北大完整保存下来的晚清风情则在神韵上令人流连忘返,然而这两所校园集中蕴含的文化包容性都可谓是极富造化、引人入胜。南大校园气势恢宏的再现了民国年间庄严而谨慎的精神风貌,着实让我大开眼界。

作为一个外地人,我深深的敬畏南京这座城市,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的美丽和富饶。无论你包裹着绫罗绸缎、衣冠翘楚的游赏金陵风光,还是像我一样布衣阑珊、身无长物的逛游南京新貌,我想我们看到的景致纵然是一样的,但是感受到的却将截然不同,这和南京在夹缝中崛起的道理是一样的,凭借的是一份源自内心的力量。因为这里有我们吉林土生土长的人做过省委书记,同样,我们吉林省刚刚离任的省委书记也是江苏人。

                         2010年7月5凌晨发于苏州

http://s16/mw690/4d068f7dhd47ec4fbbf9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