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村夫grh
村夫grh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935
  • 关注人气:3,0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鲜红的指甲桃

(2007-09-12 18:34:33)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散文
    按:前几天我发了一组咏花诗,其中提到指甲桃花.有博友问我,指甲桃花为何物,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草成本文,以飨各位朋友.

     母亲生前最爱种指甲桃花。这大概与她年轻时的爱美有关。

    春天,在小院的花圃里随意撒下几粒种子,不久就冒出些芽芽来。等到夏季,壮硕的茎秆便开出一串串艳红的花蕊。指甲桃花是一种草本花卉,花朵单瓣,呈大红色,单株看上去好像不怎么漂亮,最喜群栽。指甲桃花期很长,整整一个夏天,小院里红红火火,真是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把人的面庞映得也是红彤彤的。进了九月花期过后,结出的子粒好像一串串拇指大的桃子,指甲桃的生命也就为期不远了。旧时,爱美的姑娘们把这种花瓣捣烂用烧酒炮制成泥状,涂在指甲上,指甲表面变成红色,经久不褪,所以老百姓把这种花叫做指甲桃。

    那时候的姑娘不知道美容、化妆为何物,真正的素面朝天,原始的自我。但是,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即使家无隔夜粟,她们也不忘打扮,尤其是走亲戚或者赶集上店之前,都要照照镜子,往黑缜缜儿的头发上抹点梳头油,用划过的洋火梗描描眉,没结婚的姑娘还喜欢用一张大红纸往脸蛋上蹭蹭,涂上些红晕,像个俏花旦。我母亲那时常常用指甲桃沤制成的胭脂泥给妹妹眉心点个红痣,衬着妹妹那月亮似的脸盘,真像尊观音菩萨。

    染指甲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这一是那时种花的人家不多,老百姓说:“养鸡莫养鸭,种树别种花。”意思是说,鸭子吃的饲料多,鸭蛋又没有鸡蛋好吃,不合算;种树能成材、卖钱,种花纯粹是一种奢侈浪费,中看不中用。唉,说到底,还是穷。人们连吃穿都顾不上,一饭难求,谁还有心思种花、赏花?还有一个原因是穷人的孩子天生就是干活的命,尤其是女孩子纺线、织布、做饭、涮洗仿佛与生俱来,染了指甲怎么干这些粗活?因此,搽胭脂抹粉染指甲被视为是那些阔小姐的事,谁家的姑娘染了指甲就意味着四肢不勤,与“懒”、“闲”接近了。

    用指甲桃染指甲,先把花瓣捣烂成泥,放在一个小酒瓯里,倒上白酒密封,直到成为糊状,然后用竹擗均匀地涂在指甲盖上,即静心等待着它的“污染”了。一连几天,指甲要精心保养,这期间不能浸水,不能干活,以防止花泥脱落。有的甚至连脸也不能洗,黑白期盼着指甲浸染一次成功。等到花泥干透自行脱落,指甲也就染成了,红彤彤的指甲盖鲜亮光洁。姑娘们自恃为一种美,染过的指甲再也舍不得剪,长得像慈禧太后手上的指套。好看倒是好看,除了挠痒痒,做活却是不方便了。大人们缘何反对姑娘们染指甲也就不难理解了。

    过去,我们村有一位老人,生性古怪,他不正经种庄稼,偏好养花种草,人们都说他“逮鱼摸虾,耽误庄稼”。他的菜园子里种了许多芽芽葫芦,从葫芦一生长,他就天天摩娑它身上的那一层纤细的绒毛毛。葫芦没了绒毛就再也不长个了,一个个贼光溜滑,秋后熟了摘下来,大不盈尺,小若拇指,琳琅满目,玲珑可爱。特别是那拇指大的小葫芦,男人们栓在烟袋荷包上确是难得的饰品。后来,他又用砖瓦做成一些“模具”,在上面刻上“福、禄、祯、祥”等字样和各种吉祥的图案,从葫芦一长成个儿就紧紧夹住,等葫芦熟了,这些字和图案就自然“刻”了上去,十分神奇。靠着这些葫芦,老汉发了一笔财。再后来他背着葫芦去临清赶会,见一人卖的葫芦比他的还花哨,顾客抢购一空,砸了他的买卖。他非常生气,决心压过那人,约好明年今日再来比试。

    一冬天,他脑子没闲着,苦思冥想,一个大胆尝试的奇思妙想终于在他心里形成了。

    春天,他在每棵葫芦旁边分别栽了三棵指甲桃,等到葫芦爬出蔓,指甲桃的棵子也长起了,他把指甲桃和葫芦蔓嫁接在一起,等到秋天,一个个葫芦不但图案精美,而且全身通红,像一串串火红的灯笼,光彩耀目,美不胜收。不用问,这一年,他的葫芦卖了个好价钱,临清会上自然拔了头筹。现在看来,这老汉的经济头脑、市场意识还是很超前的,并非不务正业。

    现在,人们生活好了,饭桌上不乏水陆杂陈,生猛海鲜,养花种草成了一种时尚。花草再也不是阔人的专利,它装点着人民大众的生活。但是看惯了琅苑仙葩的人们,再也不会去注意百草园中指甲桃这类草根阶级。况且商店里有的是高级指甲油,如果谁再用指甲桃花染指甲,那会让人笑掉大牙。

    母亲去世以后,我们家也断了指甲桃的种子。然则“红酥手,黄藤酒”,指甲桃花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记忆总是美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时候的童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