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组评价

(2007-06-18 18:50:31)
分类: 合作学习
 

小组成绩共享评价办法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过程中,教师们常常会遇到诸多问题,比如在分组时,学困生容易受到排斥就是十分常见的问题。若让学生自己组建小组,谁都不会选择他们;如果由教师分组,将他们分配给任何一个小组都会招致该组学生的不满。难道学困生在小组活动中就只能拖后腿而不能为小组做贡献吗?本文将要介绍的小组成绩共享法就是要为所有学生,特别是这样的学生创造平等地为小组贡献力量的机会。

一、准备

  在所有合作学习的方法中,小组成绩共享法是比较简单的一种,但对初次接触合作学习的教师来说则又是十分有效的学习模式,尽管它的操作程序相对简单,但是却需要教师做好两项重要的准备工作:

  ㈠分组、计算学生的基础分

  由于小组成绩共享法强调小组之间的竞争,各小组只有在成员的能力构成上达到平衡,才能保证竞争的公平性,科学分组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所以使用小组成绩共享法时,一般不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小组,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决定。所以我们建议教师按照下面的方法将学生分组:

第一步,给学生排名次(不予公布)。教师根据班上学生近期成绩的平均分,从高到低排序。

第二步,按照学生的成绩分组,通常每组以4人为宜,一名优生,一名“差”生,两名中等生,并使各小组平均成绩大致相同。

第三步,填写小组概况表,以每名学生近期成绩的平均分作为基础分填入表中。

㈡准备辅助材料

  在实施小组成绩共享法时,教师必须提前准备,这些辅助材料包括:

①学习提纲:主要使学生熟悉学习内容,它由若干问题组成,最好能形成知识体系,要解答这些问题需要用到学习的内容。

②答案单:提供学习提纲的答案,小组讨论结束之后由教师发给小组,各小组自行订正,自我检讨,可以起到立即反馈的效果。

③小测验:是供当堂测验或一个单元学习结束之后使用的小考卷,测验时由学生自己作答,测验分数不仅影响个人成绩,也会影响小组的得分。为了在小组测验中有良好的表现,个人在小组讨论、练习学习提纲时力求理解,不懂的地方立刻请求同学的帮助。

二、实施

  完成了上述准备工作,教师就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实施小组成绩共享法。

第一步:小组学习,为测验做准备

这一阶段,小组成员的任务是按照教师出示的学习提纲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习,并帮助小组同伴也掌握这些内容。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两份学习提纲和答案单,之所以不发四份材料使每人一份,目的是为了促使组员通过共享资料进行合作。在小组活动前,教师应当让每个学生了解小组学习的基本原则:

小组学习的任务是努力掌握学习提纲上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并能够解释如何得到正确答案;

每个成员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有义务和责任帮助本组其他同学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学习时,可以在组内小声地讨论,但不能干扰其他组;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在请教老师之前应先向其他组员求助,只有本组成员都不能解决时才能寻求老师援助。

这是我们在学习华师版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学习提纲:

学习提纲: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 

        背景:                           时间:

目的:                           口号:

内容:                           作用:

戊戌变法

序幕:                          开始:

        时间:                          领导派别:

性质:                          内容:

                作用:                          败因:

   学生们在这节课中按照学习提纲进行了小组合作,对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作用,和戊戌变法的领导派别、性质、作用、败因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且组与组之间,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也非常充分,在他们的思维火花得到充分的释放之后,我把参考答案单发放给小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梳理。

第二步:学生独立进行测验  

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进行小测验,当堂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测验时,要求学生人手一卷,单独完成,这时不再允许小组合作。

学生的试卷既可由教师批阅,也可由不同的小组进行互批(注意:要求批阅人签名,以确保公平),然后尽快算出测验分数。

第三步:小组分数评定

教师根据学生的测验分数和基础分,计算学生个人提高分和小组得分,并以此为依据对小组进行奖励。具体步骤如下:

l、计算个人提高分

个人提高分的计算方法如下:

测验分

提高分

低于基础分20%以下

-10

低于基础分20%以内

0

高于基础分20%以内(含基础分)

10

高于基础分20%以上

20

>优秀线

20

所谓基础分,通常是该生前三次小测验得分的平均分。当然,任课教师也可以依据对学生的了解,并征求学生的意见来确立基础分。下面我们以上面的测试为例。

姓名

基础分

本次考试分

提高分

武高阳

90

92

10

陈金婷

85

81

0

高立

60

54

0

孟繁博

70

90

20

韩金婷

80

83

10

于萍

75

57

-10

郑亚宁

75

81

10

田富友

80

85

10

杜博文

90

97

20

于勐琦

85

93

10

于海燕

80

87

10

根据学生近期的成绩算出每个学生的基础分(如上图)

本次考试的优秀线为:95

则武高阳的提高分算法为:92-90(基础分)<90×20%,则她的提高分为10分;陈金婷85(基础分)-81<85×20%,则她的提高分为0分。

2、计算小组分数

按照小组成员的提高分,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出小组分数。

小组分数=小组成员提高分总和/小组人数

也就是说,小组分数取决于成员的提高分而不是测验分。

则这个大组的平均分:8.2分

3、对小组的评定

教师可以参照以下标准,根据小组分数授予小组相应的荣誉称号。

              标准(小组分数)      奖励

                                       良好组

                    10                   优秀组

15                                                              超级组

    根据上面的原则:上面的大组就被评定为良好组。

  为了增强奖励的强化价值,教师可以参照下面的建议来设计小组成就的评定方式。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如果是面对中学生,老师可以设置 “荣誉卡”,规定:“良好组”奖励一张,“优秀组”奖励二张,“超级组”奖励三张,除此之外,班主任应该建立一个各学科共同的评分表,每个荣誉卡可以为小组加固定的分数,在学期末的时候作为学生各项评定的依据,用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重视程度。当然,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商量其他的一些奖励方式。

    与传统的评分方法相比,小组成绩共享法更加公平,能够激励所有的组员为小组得尽可能多的分数。提高分强调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只做纵向比较,只要学生“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那么他就是成功者。这样的评价方式向学生传递着“进步即成功”的信息,显然更能够激发并保护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正是小组成绩共享法,特别是提高分的魅力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组评价
后一篇:儿子卖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