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蚊子叮咬勇往无前不怕死帐蓬风油精 |
此次驴友们去阿拉善,印象最深的还有一样:那就是阿拉善的蚊子。
内地的蚊子一般个头较小,黑色,只有过冬的蚊子才是大个的;咬人时也多为偷袭。驴友们看到的内蒙古的蚊子却是黄色的、个头很大,咬人时冲着人直接扑过来,根本不避人,很有一种电视剧上看到的蒙古部队与敌人作战时的勇往无前、不怕死的气节。
白天,无论是在沙漠还是在草地,蚊子都不是太多,人一般还能承受;但是一到傍晚,驴友们不知道蚊子是从那飞来的,一批批、一群群的形成一片肉眼能看到的黄团直冲人扑来,往人身上、脸上、头上、脚上扑。
蚊子身上长长的刺可以穿过驴友们厚厚的衣服扎进人的皮肤,让驴友们苦恼不堪。往往一掌下去,打死三、四个蚊子是很轻松的事。就是在篝火旁,蚊子也不怕热、不怕火,照样对着人直扑。
驴友们伸出双手不停的在自己的身上拍打着,还是被一次次的咬到。每个回来的驴友基本上都是一身是伤:凡是露在外面的皮肤上面都被蚊子咬的一个个小红点所布满,每人都是在百十个左右。帐蓬成了人躲避蚊子的最佳场地。但每一次进出帐蓬,都会有蚊子随着人的进出而飞进去,于是每一次进出帐蓬后,寻找蚊子、打蚊子成了每一个驴友的必修课。
有一个驴友,头带帽子、身穿宽大的户外服装,脸也用户外头巾包着,所以看到他没有被咬的太多;但他将一双脚伸给我时,我看到一双脚上满是红点,他说他数过、有近六十个,全是被蚊子咬的。因为是在沙漠,所以他赤脚穿着沙滩鞋,在保护全身的情况下,脚就成了蚊子主攻的阵地,而他还算是受伤比较轻的。
与内地的蚊子不同,内蒙古的蚊子咬人后不留大的疙瘩,只留下一个小红点,所以看上去,人不是太惨,只是满身的红点,但痒的程度并不比内地蚊子咬的低,还是让驴友们深刻的记住了它。
带去的风油精等防止蚊虫叮咬的东西在内蒙根本就不管用。驴友们说:可能是内蒙古的蚊子没有见过这些东西,所以一点也不怕,什么防蚊花露水、风油精都只能做为被咬后解痒的工具,事先再怎么擦也不管用。要想到内蒙不被咬,只有头带帽子、身穿宽大的户外服装、脸也用头巾包着(这次让驴友们明白:为什么内蒙古的妇女都用头巾包头包脸啦,因为包起来后不光防止紫外线的照射,还能防止蚊子的叮咬)、脚上也要穿上高腰鞋,这样才能避免被蚊子大面积的叮咬。
让驴友们感到不解的是:在巴彦浩特城市内却很少有蚊子,晚上也是。内蒙古的驴友们说这是因为巴彦浩特干净,卫生状况好。但提起内蒙古与沙漠,每个去过的驴友不可能不给你说那里的蚊子。
后一篇:悼念一个年青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