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剧本攒手”背后灰色产业链,影视界的豆腐渣工程谁来负责?

(2015-12-27 03:22:15)
标签:

电影

网络大电影

山寨片

抄袭电影

剧本攒手

分类: 影评◆娱评
文/易南
导读:2015年国产电影票房逆袭,网络电影迅猛发展,但同时问题频出,多部影片被指"抄袭",《夏洛特烦恼》被指与《佩姬苏要出嫁》“惊人的相似”,《煎饼侠》整个骨架模仿了《包芬格计划》,《寻龙诀》也借鉴了好莱坞盗墓探险片的经典桥段。而对于网络大电影来说,抄袭跟风更是家常便饭,什么《捉妖济》《猛鬼吹灯》《解救吾小姐》《我叫陆仁甲》《屌丝侠》,跟风跟得明目张胆,粗制滥造、狗血当头,简直Low爆了。我们不禁想问,为什么影视剧里的高仿情节越来越多?影视界的豆腐渣工程谁来负责?https://mmbiz.qlogo.cn/mmbiz/85Vzuhr8ss4QGicicsMzmZG0EBYea9MIDIhmqDd4j4KFIflic3CpibOibrof5FLCxkib5YGfPupAwYggTtPKibe865Libw/640?wx_fmt=png&wx_lazy=1

现在看一部影视剧,从情节到台词,常常能看到N个常见的时髦桥段,换错孩子”“车祸失忆”“中年遇初恋”“闺蜜成情敌”“农村婆婆进城等“高仿”的情节越来越多,甚至看一部剧,可以重温之前的N部剧。而随着网络大电影的迅猛发展,各种抄袭电影、垃圾电影、跟风电影随处可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影视圈萌生出的一个群体,我们叫他“剧本攒手”。


为什么影视剧里的“高仿”情节越来越多?

为什么类似的高仿情节越来越多?在著名编剧汪海林看来,是因为钱快,省事,一些播放平台也喜欢,正是浮躁、挣快钱的风气催生出了拼凑桥段的风潮。原创多费劲啊,慢,跟电视台解释不清,电视台也搞不懂,当你告诉某个电视台,我就是抄某部热门剧时,他们可能当场就决定要。

要说剧情的“乱炖”,要属刚刚输了官司的金牌编剧于正了,于正有自己的一套“借鉴理论”,把剧情剪裁到一起的“裁缝功力”,实在让人“叹服”。

此前于正把不同电视剧中的狗血剧情融会在一起,于是有了《宫》的系列。有人说,在《宫1》中看到了“清装版《流星花园》”,而《宫3》抄袭《梅花烙》刚刚输了官司,而《美人制造》涉嫌抄袭作家周浩晖的小说《邪恶催眠师》,马上又要上法庭了,逍遥了这么多年,于正这个年估计不太好过了。


于正在被法院判定抄袭前一直都肆无忌惮,从来不承认自己抄袭。而对于更多编剧来说,碰到“抄袭”的质疑,往往死守两个字——“巧合”,或者“借鉴”不行就换两个字——“致敬”。“借鉴”“致敬”成了抄袭的代名词!


于是很多影视公司网罗一批“剧本攒手”就是把一些“经典元素”和“热门桥段”进行排列重组,快速完成一部拼接式的影视剧本,多快好省批量生产各种类型的“豆腐渣工程”。

 

“剧本攒手”两天“攒”出一个剧本!

图书界有一种枪手专门东拼西凑、粘贴复制地“攒书”,而现在,这个职业已经发展到了影视界,随着网络电影的崛起,“剧本攒手”越来越多。

 

具体做法就是,找来几部同类型的热门作品,用第一部的人物关系,用第一部的核心情节,然后套到第三部的经典结构里,立马拼凑出一部看上去全新的作品。省去了编剧构思情节与琢磨人物的精力,同时保证高密度影视剧的看点,快速完成批量化的生产。


易南采访了北京电影学院刚刚毕业的“剧本攒手”李飞(化名)。李飞刚刚完成了一个恐怖片的剧本,按照制片方的口头约定,她要在2天内交出2万字的剧本,稿酬3500。为了拿到稿酬,李飞硬着头皮接下任务,用一天时间上网搜集资料,一天时间来对材料进行再加工,2天睡了不足5小时。


 “很简单,找国外同类型的经典影片,要多找几部,对着画面还原成剧本语言,重新打乱拼接。不过还要学会把别人的文章换成自己的,譬如把故事里的人名从小红变成小云,把男人换成女人,把地点从酒吧换成家里,加入中国元素和社会热点,诸如此类。这样防止被人起诉侵犯版权。”


李飞说,她拼接的剧本还比较认真,出品方很满意,现在网络大电影这么火,编剧需求强盛,所以她接的活忙不过来,准备成立工作室,转做“承包商”。

 

“剧本攒手”真的是新编剧出人头地的途径吗?

在电影拼接的整个线上,“剧本攒手”通常是根据导演或者制片人提供的选题攒剧本;然后导演或者制片人快速拉个团队,以极低的成本快速生产。在为流水线上最底端的编剧,酬劳是很低的。

 

有的导演还会直接以各种理由“剥夺”攒手编剧的报酬和署名权。有些攒手编剧把剧本发给导演后,对方说对方不合格,付不了稿酬,这类剧本的创意和关键桥段又都来自于别的影片,很难进行维权。


“电影出来了不要署上我的名,署了我还觉得丢脸呢。”有些剧本攒手根本不愿署名或者署笔名,他们也担心出现版权方面的纠纷。


影视界的豆腐渣工程谁来负责?

众所周知,真正的好剧本往往是编剧殚精竭虑之作。但今年以来,电影拼接现象却一步步发展成为影视业的趋势。


拼接起来的电影严重的谋杀了编剧的原创力,而且也侮辱了观众的智商和作为编剧的职业操守搅乱影视市场,但随着版权法的不断完善以及读者判断力越来越强,这种跟风攒出来的电影市场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一位“编剧攒手”说:“制片人急着要剧本,根本没时间顾及质量问题。如果坚持原创,只会吃力不讨好。”


 中国编剧的生态环境并不乐观:队伍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低;产量越来越高,质量越来越低;原创越来越少,改编的越来越多。更令人担忧的是:想当导演和制片人的越来越多,想当编剧的越来越少。

剧本是电影产业的立足之本,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正是因为不注重剧本,才使得中国电影出现了一系列乱象:题材跟风,反复翻拍,内容拼凑、复制、抄袭……中国影视剧里的那些"豆腐渣工程",谁来负责?


国产影片崛起,互联网+让影视产业有了无限的可能性,但网络电影不应该成为垃圾电影的代名词,互联网也绝对不是“豆腐渣工程”的集散地。对于我们来说,不管是拍短片还是拍长片,不管是拍网络电影还是院线电影,都给“国产电影”留点底线吧,要钱的时候也多少要点脸。


最后引用姜文的一句话:电影应该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得是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