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感》:灾难面前,我们只是人类

(2014-01-08 18:44:50)
标签:

流感

韩国电影

灾难片

电影排行榜

2013年度十佳电影

分类: 影评◆娱评
2013年,有两部外国电影让人记忆深刻,一部是《地心引力》,另一部就是韩国电影《流感》。
《流感》给人的最大的震撼在于真实,真实到今天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一切,明天就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甚至有些场面我们已经似曾相识。流感的传播过程、速度以及民众的恐惧和统治者的处理方式,都真实到让人不愿意去想象,于是我对韩国影视制作人陡生敬意。
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举国悲恸,几位朋友第一时间开车去汶川救援回来之后,谈起救援前线,屡次泣不成声,说那场面他们永远不愿意去回忆,而且有些事情是不能说的,说出来会出事(坐牢)。
当时我不理解,而今在经历过非典、汶川地震、禽流感之后,看完韩国电影《流感》,我感同身受并心怀恐惧。
《流感》故事结构其实还是灾难片的老套路,从灾难来临时的不以为然,到流感传播时的恐慌,政府让人心寒的处理方式,再具体到主角的悲壮情感,最后有一个英雄来终结灾难。这点上《流感》并未脱俗,但这并不影响它的成功,它顺理成章,以小见大,悲壮却又温情,小女孩是亮点,也是最大的泪点点。
面对恐怖的致命流感,人性瞬间毁灭,打砸抢也成为常态,逃出流感区成为所有人的愿望,这不是跟非典如出一辙吗?
而更为真实的是,灾难面前,我们只是人类。人类永远都是自私且无奈的,消防队员砸开超市的门时想过这些人跑出去的后果吗?女医生隐瞒女儿病情的时候不是很自私吗?
面对是否放弃隔离区那座城市,民众支持率从最开始的30%到后来情况严重之后的95%,这种统计出来的人性一览无余,面对灾难我们都有求生的欲望,但大家都无可奈何,这也给政府出了难题:是选择竭力保护这部分人的性命而有可能毁灭所有人呢?还是遵从大多数人的意见坚定地放弃这座城市彻底将病毒扼杀呢?
虽然影片中将韩国和美国政府都嘲讽了一遍,但不妨设身处地,如果你是韩国总统,你会怎么选?这是一个难题。
当小女孩成为最后疫苗研发希望的时候,那些黑洞洞的枪口和美国派来的轰炸机都让人觉得绝望,政府的处理方式简直是在自我埋葬;而当小女孩替妈妈挡住所有指向妈妈的枪,所有人为之感动。
影片虽是灾难片却充满正能量,唯一让人感觉矫情的地方在于男主角实在太“好”了,好到有些“二”,为了泡女人,也为了身为消防员的职责,几乎奋不顾身搭上性命,咱们国家要有这样的公务员该多好啊!
结局也很主旋律,虽然总统的决然反抗来得晚了一些,但毕竟还是那么做了,这正是观众所希望看到的。而且不管现场多么不忍直视,几位主角都奇迹般地毫发无损。
小女孩绝对是全片亮点,是剧情和情感的催化剂,用“画龙点睛”都不能形容她在全片中的份量。
这两年国内大片屡屡受挫,大家得出的结论是:灾难片开始不受人待见。但如果《流感》能在国内上映,必定秒杀国产众片,卖个四五亿不成问题,不知道会让多少国内影人艳羡并且汗颜。
当然,这只是我们的欢乐意淫,事实上这样的片子在国内不可能拍摄也不可能上映。
于是,我们大家可以理直气壮地将这部片子的成功归功于韩国开放的电影审查制度,进而得出结论,我们之所以拍不了好片,是因为国内变态的电影审查制度,于是大多数影人都会在吐槽之余,忿忿不平地竖起中指对国内变态的审查制度大喊一声:操。
这声“操”也许有些道理,只是我们可以不承认自己的弱小,但不得不承认对方的强大。
最后,这部影片还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政府是勇于承认错误的。而很显然,我们的政府,起码是广电总局,一直暂时还不会认识到这一点,即便认识到了,也暂时还没有勇气。
我们读书吧(微信号:cnbooks)

————————————————————————————————————

易南:从小说作者到影视编剧的距离有多远?

欢迎关注易南微博:http://weibo.com/61917585  邮箱:61917585@qq.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