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产电视剧陷入滞销怪圈,80%成“赔钱货”

(2012-03-07 12:33:51)
标签:

电视剧

滞销

过剩

影视剧

发行许可证

娱乐

分类: 影评◆娱评

“过剩”有时是个让人既骄傲又焦虑的词,食品过剩是饕餮客的福音,衣服过剩是女性的美梦,但电视剧过剩却成了不少影视圈里人的心头恨。

相比过去的“样板戏”,如今的荧屏大为丰富,翻开报纸、点开网站,到处都是影视剧开拍的消息,叫不上名字的影视剧无时无刻不在轰炸着大家的神经,但打开电视机,我们看到的无非就是新《西游记》《青盲》《林师傅在首尔》等十来部剧,与媒体上的铺天盖地相去甚远。电视剧都去哪里了?

2011年度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469部14942集,再度破了2010年1.48万集的纪录,但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同时又显示,每年只有3000多集电视剧能与观众见面,如此算来,80%的电视剧都难见天日,沦为炮灰。

  在电视剧集数创出新高的情况下,能播出的电视剧却反而越来越少,这成为如今电视剧市场的一个怪现象。不能播出就无法收回投资,既然是“赔钱货”,为何还要一拍再拍?这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经济链。

    现如今的国内电视剧市场,早已不是精雕细琢出精品的小作坊,而已经进化为一个批量化规模生产的大工厂:一方面是热钱过剩,一些公司上市后拥有大量现金流,不少影视老板成了“败家子”,整天想着怎么把股东的钱花光;而另一方面大多数考虑或准备上市的公司,也抢着拍电视剧做出业绩,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坦言:“不管怎样,先立项,拍了再说,到时候随便报一个高价卖,公司就有资格上市捞钱。”组成上市公司,再从社会上融资,投入到电视剧制作中,整个过程就像一个巨大的“吸金”黑洞,造成了影视行业的泡沫式繁荣。

  不过很多人忽略了这样一个关键问题——影视剧投拍是产业,但更是创意型产业,电视剧市场不缺钱,缺的是冷静头脑。观众日渐成熟,“人傻,钱多,速来”的忽悠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电视剧进入品质竞争时代,粗制滥造的剧集烂在仓库里一文不值,但精益求精的电视剧却依旧能卖到90万到100万元一集,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影视业扩张了是好事,但我们不能不正视一些影视业发展的障碍,一窝蜂式的“开机热”,不可能让影视产业健康持久地发展。愿影视剧发展无往不胜,不再产量过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