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讵望老师平易近人,没有官架子。侯老师身形偏瘦,看上去很年轻,而且那份年轻的心态和激情,也是我们这些小伙子所无法比的。
侯老师讲话很专注很投入,而且激情澎湃,才思横溢,妙语连珠,老师思维跨度也大,一环扣一环,根本容不得别人插嘴,甚至容不得别人鼓掌。再加上老师富有感染力的手势,可以很轻易地侵入观众的思维,带领观众进入他所营造的文学世界。
“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现在究竟还有多少人能真正坚守文学这块阵地,女子文学社做到了,其他社团也要做到,文学是一个有操守的人来坚持的事业啊!文人的清高正是因为他坚守着一种东西,一种代表社会前进的良知,而非代表商品和物质,因为商品有一种破坏力,它的社会作用几乎等于零。”
侯老师说:“作品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心写出来的,就如同人不是做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
侯老师在谈话中重点谈了四点:搞文学的人,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要有自己的思想,思想要有深度;二要善于从人性的角度去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三是要坚持读书与实践,多写多练;四是要用“心”去写作。
“我们谁都无法脱离生活,我们就生活在生活当中。要用‘心’去感受生活。”
侯老师算是说到了我的心坎上面了,我犯的最大的毛病,也是致命的弱点就是没思想,所以作品流于浮华不深刻。其实这也是80后这一代的通病,我们这一代似乎应该是比较开放的一代,但思想却怎么也提升不到必要的高度。这一代的文风柔弱华丽而思想却空洞贫乏,对所表达的事物缺乏深刻的观察和体会。
用心,用心。
学习了。
后面我会专门就侯老师的讲话写自己的一点感受,另附,望朋友们、老师们多批评。
侯讵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阳泉市文联主席,《娘子关》杂志主编。出版有杂文随笔集《学会忍耐》(中国文联出版社)、中短篇小说集《致命诱惑》(中国文史出版社)、散文随笔集《路上》(山西人民出版社)。
阳泉市校园文学协会名誉主席。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