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雷达,雷达评王雨长篇小说《飞越太平洋》

标签:
王雨雷达评论飞越太平洋 |
分类: 评论 |
(此文发表于2003年3月15日《文艺报》4版)
《飞越太平洋》的爱国主题
雷
这是一部很有趣很好看雅俗共赏的长篇小说,写一个男人和四个女人的纠缠。情节引人入胜,故事编织巧妙,穿插合理,叙述有层次。小说装载了多方面的内容,诸如:爱国情怀、事业追求、爱情变幻、伦理冲突,以及人生偶然性带来的种种悬念。从主人公夏坤与初恋情人史莹琪的分手到最后的再次分手,仿佛完成了一个圆圈,表达了人生的不可逆料,人生复杂的况味。作品以讲叙当代几位知识分子的生活命运为贯穿线索。在空间上跨越了大洋两岸,写的就是飞越太平洋,许多写的是美国的人和事;在时间上跨越了主人公从青年到中年的人生旅程,大致包含了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变迁,写了主人公在军医学校、军医大学和其他的生活,包括文革、文革后期、改革开放等等;当然,主要是以当代生活为主。这里既有中国知识者在内地的奋斗、改革,也有他们在异域美国的奋斗拼搏和求生存的曲折遭遇。人物之间则有扑朔迷离的分化和重组。就生活面而言,作品包括了医疗界的改革、医院的内幕、教育界的现状、不同国度知识分子的事业追求,以及商海风波、人情百态。人才问题在作品中特别突出。还有医院的职称、住房、建病房大楼等方面的描写,读来真实感人,非亲历者不能写出。当然,小说最主要的部分还是围绕主人公夏坤展开的婚恋戏剧。
主人公夏坤是个几近完美的人,俗世的幸运和超人的才情于一身。他是医界名人,医院院长,兼有舞蹈、音乐才能,虽然已45岁,但体型和长相都保持得惊人的年轻,他不但让前情人史莹琪和前妻宁秀娟念念不忘,而且获得小一辈女孩子的垂青。他的女研究生章晓春深爱着他,一刻都忘不了他;他初恋情人史莹琪的女儿甘泉对他怀有一种恋父情结并夹杂着性爱的复杂情感。他是一个成功的男人,将知识、权力、魅力集中于一身。
小说有非常实也有非常虚的描写,虚实结合得很好。夏坤这个人很吸引女性,几个女性都钟情于他,特别是他的研究生章晓春。章晓春在女性人物里给人印象较深,她是出类拔萃的,个性很强,拿到硕士学位后,突然变脸,要求分配到南边一个大医院去。夏坤很气愤,不同意。章晓春不获准即大闹,又真正体会到夏坤对她的栽培之心,宣布不走。后来闯美国,到了美国并非她想象的那么好,迫不得已下海经商,都符合此人的逻辑。这个女性是很有性格的,她和夏坤经过一场冲突,对导师的感情是真实的、有基础的。所以小说的最后是章晓春皈依了夏坤,二人定了婚。而这时,去了美国多年又回国来的史莹琪,终于挣脱了思想的重负、羁绊,决心向夏坤表达爱情。史莹琪和夏坤三十年前在军校时就要好,只是因为当时的夏坤少年气盛,为大他几个月的她称呼他为弟弟而受不了,他当时就是这种思维,就与她一刀两断了。这有很大程度上的偶然性和夏坤的意气用事,史莹琪与夏坤终未能成婚。史莹琪的女儿甘泉也很特别,她对夏坤也不错。这几个女性的描写都很有个性,包括夏坤的前妻宁秀娟。
小说的写法,信马由缰,有散文化倾向,人物关系、总体框架和走向确定以后,一切由主要人物的眼睛看去,一切由他的心灵感受左右,扯到哪里算哪里,却能紧紧抓住读者,有技巧,让读者跟着夏坤的视线走。作者很会讲故事,把人物行动与旅游结合起来的写法引人入胜。比如,写美国的赌城拉斯维加斯、好莱坞、高速公路,写中国的黄山、峨眉山、长江三峡等等。
这部小说在思想上给人一个最突出的感觉是作者的爱国情怀。夏坤人到了美国,却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融入到美国社会中去,他的心始终在中国,始终想着自己的故土、医院、事业、改革。他对飞机上不播华语很感愤怒,飞机上三分之二是华人,却只播英语和日语。我读过一些作品,写的是发迹史,到海外发财,洗盘子、打工、怎么吃苦等,这是出国潮初期的事,后期不同了。这部作品写人物冲突,表现中华炎黄子孙不可更改的爱国情怀。主人公夏坤也看到了美国的富裕、高度发达,包括医学科技的发达,却更触发了爱国心。作品中人物的大趋势是爱国。
《飞越太平洋》表达了爱国情怀,表达了当代知识分子的一种生存境况。特别是表达了在市场经济大背景和出国已变得并不神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的人和事。展现了在国内的在美国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命运和他们的爱国心。这一点上是很有新意的。同时,这部小说是很好看的,很有趣的。
作者王雨的其他作品还没有看,看到一篇有关他的作品的评论,知道他还写有不少长、中、短篇小说和影视文学作品,对王雨佩服。他当过医院的副院长,现在是医院的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他搞业务,搞政工,又搞创作,写了这么多作品,很不简单。从《飞越太平洋》可以看出,作者的知识面广,对国家的大事国际的大事都很明晰,否则是写不出这部三四十万字的好作品的。这表明了王雨先生在艺术征程上的刻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