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雨短篇小说《取钱》

(2012-07-19 09:44:43)
标签:

王雨

短篇小说

取钱

文化

分类: 短篇小说

 

(发表于《四川文学》2014年8期上旬刊)

                                             取 钱

王 雨

 

 

    教授有许多欢乐许多烦恼,人生就是这样。

    有件烦恼事儿,是他得去邮局取钱。

    世界一天一个变。智能手机、伊妹儿、QQ、微信、云计算、银行卡、信用卡、网上购书购物等等,令人眼花缭乱、喘不过气来,他加快步伐追赶,总是慢几步,倒也还是在跟上。打款收款用银行卡信用卡就可以解决,学起来费劲,用起来方便。惟稿费、审稿费常常是通过邮局寄来,少则几十元,多则数百元。收到了汇款单就得要去邮局领取。实在说,他不缺这些钱,可多少都是自己的劳动所得,还是得去取。他发表文学作品用笔名,汇款单上写他的笔名邮局就不给取钱,邮局照章办事没有错。他发表或是审稿专业文章用本名,可以取钱。

    使教授挥之不去扔之不掉的烦恼就是这可以取钱的事儿。

    这城市一天一个变,变得热闹繁华美气。市区那始办于光绪年间的历史悠久的最大的邮政局也在变,变得熟门熟路的他差点儿寻不到取钱的地方了。

    原先吧,一到十字路口,就可以看见邮政局醒目的楼房醒目的招牌,现今呢,那楼房装修得更好,招牌却混杂在“三星”、“摩托罗拉”、“诺基亚”、“苹果”、“联想”、“步步高”等玲琅满目的手机招牌里,不注意会以为是卖手机的大商场。原先的宽敞的邮政局大厅,四围都是办理邮政业务的柜台,现今几乎被装潢华丽的贩卖手机的柜台所取代。正经的办理汇兑业务的柜台被挤到了一个偏角里,并且还被新增的储蓄柜台挤压,就剩得1个办理汇兑业务的柜台窗口,寻了好一阵才寻到。原先取钱,工作人员在汇款单上审核盖章即可付钱,现今是电脑取款,按说,应该更快捷方便,却因在电脑里输入身份证号、查验汇款单、打印单据等程序,反而变得慢了。

    排队汇兑便成为了家常便饭,事情太多的他害怕排长队取钱。

    他终于排队到了柜台窗口,将填写好的汇款单递了进去。“啪!”埋头清理单据的工作人员将他那汇款单退回到柜台上,说,到底下去,是吃饭时间了。他看手机上的时间是中午11点52分,说,还不到12点啊。工作人员忙于清理单据,给你说了,到底下去,那里随时可以办理。他无奈,问,底下?请问,底下在哪里?工作人员的手机响,不耐烦说,地下室!接电话,终于笑,嘻嘻,真的呀!好,我就来。他摇头叹气。排在他后面的老太婆说,我晓得地下室。边说边快步走。他就跟了走。

    地下室装修过,面积不大,倒也整洁明亮,有5个柜台窗口,开了两个,一个办理邮政储蓄,一个办理汇兑,也排有老长的队。每天坚持万步走的他比老太婆走得快,他还是让老太婆站到他的前面。老太婆对他笑笑,表示感谢。他对老太婆笑笑,心里说,要不是你带路我还得四处去打问呢。

    地下室里没有设等候的座椅,只能站着排队。办理汇兑的工作人员完成着必须的程序,窗口那中年妇女汇款的数目大,好久才办完。

    终于邻近窗口,他前面那老太婆递进汇款单去。他看手机,中午1点半了。这时候,他的手机响了,学生在电话里说,去机场接来的外宾就要到研究所了。他赶紧抽身回研究所。本来是计算好了的,抽空来取钱,再回研究所等候接待外宾,时间绰绰有余。可是,他没有计算入寻找汇兑柜台和排队的时间。

    教授接待安顿好外宾忙完要办的事情,已经是下午5点过了,就又去邮局取钱,直奔那地下室,还是排长队。他排到了窗口,工作人员说,下班了,请您明天来。他看手机,是下午6点13分。他刚才问过排队的人,说是6点半下班。就说,还没有到下班时间啊。工作人员说,我手头的事情办完就到下班时间了。将窗口的字画拉了下来。是一幅宣传为民服务的字画,挡住了整个窗口。

    他无奈,只好悻悻离开。

    第二天,教授去北京参加一个科研项目答辩,竞争激烈,没有拿到这项目。回来后事情多,就把取钱这事儿给忘了。想起来时,就提前了去取钱,工作人员看他的汇款单,说,过时了,钱已经退回去了。是外地一家杂志寄来的80元稿费,他想,也不好去追索也麻烦,就算了。

    对于取钱这事儿竟有了种恐惧。

    又去取钱时,他对工作人员建言,希望邮政局不要变成商场,至少不要喧宾夺主,应该多开些邮政局本职服务的窗口。那工作人员听后,赞同又无奈地笑。

    教授还是得去取钱,就找学生帮他去取钱。当然,他自己得填写好汇款单,签字,叮嘱学生带上他的和学生的身份证。

    也不能总让学生去帮自己取钱,有空时,他还是自己去取钱。

    邮政局那地下室还是只开了两个窗口,排队汇兑的人好多。他看了看,至少三分之一是老年人。他身前的老头儿弓腰驼背白发苍苍,拿汇款单的手微微抖动。人们静默、焦灼地等待。他实在忍不住,发牢骚说,咋不多开几个窗口,人少了再关啊!咋不学学银行,先抽个号坐下等候。咳,这里面连张凳子都没有,有这么多的老年人在排队啊。有老人附和,是啊,明明有5个窗口,偏就只开两个。有年轻人附和,对呀,抽号多好,人多的话,可以去商场转转,或是去办点儿其他的事情。他身前的白发老头儿看他,说,邮局是官办的,只此一家。银行有好多家,竞争,想法子吸引客户。巡视的男工作人员过来解释,我们的人手太少了。室内有4个工作人员转来转去,窗口内有3个工作人员走来走去。他哼声说,这些人是干啥子的?男工作人员就不说话,各自走开。

    静默的地下室不再静默,排长队的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声气大了,怨声载道。

    这时候,中间窗口的宣传字画弹到了顶上去,一位工作人员坐到了那亮开的窗口边。他身前那弓腰驼背的老头儿早跃身过去站到那窗口前,等他反应过来时,那窗口前已站有七八个人了,过去还不如就在这边排队了。

    他的话声高了,才说是人手少呢,咋个就有人了!盯窗口里走动的两个工作人员,你们再开两个窗口呀,没看见排这么长的队呀?没看见有这么多老年人呀?那两个工作人员就进了里面的屋子去。这时,地下室的一道小门里出来个中年女工作人员,看样子像是负责人,对他喝道,你小声点儿!他脸色不好,我是在给你们提意见!中年女工作人员说,你可以提,你尽管提!他就将寻找邮政局汇兑柜台和取钱的遭遇一股脑儿说了。女工作人员严肃了脸,不可能,不到下午6点半我们不会下班,你说,那天是几号,我查看录像。他生气,你认为我是在说谎?中年女工作人员话硬,我要查实证据。他身子痉挛,我哪里还记得是几号,我不是要你们查处哪个,我是希望你们像这宣传字画上写的,为民服务。少设些商铺,多开些窗口,安排些座椅,实行抽号。这些都不是难事情,说办就可以办。中年女工作人员辩解,我们也想多开窗口,可人手确实不够。至于你说的其他事儿,那是上级的事情。他气不打一处来,你们的上级应该晓得这些事儿的。他们来这里看过没有,嗯?他们应该来体察一下民情,应该及时整改。我在政协会小组讨论时说过你们邮局的这些事儿的。中年女工作人员盯他,忍下了要说的话,脸舒展,这位老先生,您是取钱还是汇钱?他说,我取钱。中年女工作人员话柔和,您要是忙的话,我帮您……他打断她的话,这些排队的人各自都有公事儿私事儿,哪个不忙,我是希望你们改善服务。我说的这些事儿,有的你们立马就能办,有的你们也难办,得你们领导重视才行。

    说话间,他排队到了窗口,窗口里的工作人员为他快速办理,他取到了126元的审稿费。

    政协会议又召开了,他认真写了“建议尽快改善邮政局服务质量”的提案,说到政府办的为民服务的邮政局过于商业化了,门面大多出租了,办理汇兑业务的窗口太少了,服务态度得改进云云。提出了具体的整改建议,提到了领导问责制。回复很及时,说是已转有关部门办理。他高兴,盼待着。

    又一届又一届政协会议召开了,超龄的他不是政协委员了,这邮政局的情况依然如故。他还是盼待着,他还得去邮政局取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