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段血缘
老 谭
王雨创作的电视连续剧剧本《血缘》,两年前我便读过,留下了选材独特、视角新颖、情节生动、语感活泛的好印象。如今,他又将其改写为同名长篇小说出版了。原有的优长都保持了,阅读起来更能给人畅快之感。
身为医学专家,王雨本色行当,对医疗题材的开掘示现得心应手。这一次,他特意选择了当今最新科技成果“血液异体干细胞移植”话题,作为《血缘》的故事关节点。干细胞移植用于临床治疗白血病,亦通常所说的血癌,目前在全世界都处于前沿尖端状态,操作难度非常之大。从理论到实践,他对之固然相当熟悉,但医界以外的人绝大多数都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少知乃至无知的医学奥秘,自然成为文学作品的诱人看点。而这个看点,天生就蕴涵着人类生命关怀的普遍适应价值,犹非寻常可比。在我个人阅读范围内,写干细胞移植治疗令人恐怖的血癌,《血缘》当属国内首创(国外有无我不了解),可资看重不言而喻。
另一面,王雨又是多年写作叙事作品的行家里手,懂得单写医疗难免枯燥乏味。因而在《血缘》里,干细胞移植技术并非描述的对象,它只是牵出人,粘连人,从而着重铺写人的行为、心态、情感和命运。贯穿始终,他设置了两条平行生发又交错演进的情节线索。一条是医疗线索,以宁泉市医院血液科主任、海归医学博士萧春为寻血者,宁泉市万凯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白血病患者万凯为受血者,上海飞霞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刺激万凯病症爆发的费霞为供血者,两男一女的纠结互动近似京剧《沙家浜》的“背供”状态,直至临近终篇方才真相大白。另一条是商战线索,万凯与费霞两个强人、两家公司之间一开始就在打官司,继而又为争夺火车站附近黄金地段的开发权明争暗斗,最终由竞争对手变成了合作伙伴,一直跌宕起伏,更加有声有色。而在两条线索之间,寻血、供血和受血,一个又一个悬念无不系之于“血”,人物关系和情节波澜全都与“血”结下难解之“缘”,颇富诱惑力和欣赏性。
伴结这两条情节线索,《血缘》还注入了三组男女情缘,其中不乏因“血”而结“缘”。第一组以萧春为中心,她原有的婚姻由于丈夫背叛、施暴、犯罪而解体,万凯作为受血患者而逐渐钟情于她,她却最终选择了多年呵护、追求她的副市长秘书魏强。第二组以万凯为中心,他原本与本公司的副总经理赵鹃接近于确定婚姻关系,住院期间又移情萧春,最终却与商战对手、献血于自己的费霞(她也另有男人追慕)步入婚姻殿堂,演了一出经典“血缘”。第三组虽然与“血”无“缘”,却紧扣商战,赵鹃最终与分管房地产业的政府处长常兴结婚。颇具戏剧色彩的团圆结局,就是三对有情人同时举行婚礼,结成如花美眷。这一切,的确未出商业性的通俗小说的惯用套路,但分寸把握得当,热而不闹,艳而不俗,增添了小说的魅惑力和可读性。
长篇小说《血缘》是由电视剧本《血缘》而改写成的,电视剧本画面感强的固有长处,也在长篇小说当中凸显出来。两条线索串连的故事情节比较,商战写得最精彩,超过了王雨以前的作品。医疗溶入了人物动态,也活起来了,一点儿都不令人缺兴趣。我认为,完全可以这样说,《血缘》标志着王雨长篇小说创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如果同名电视连续剧能够搬上荧屏,无疑就更加值得祝贺了。
(注:长篇小说《血缘》正在我的博客和“百样文学”连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