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有感

标签:
杂谈 |
要有极其敏锐的头脑和极其柔软的心,需要用神经、眼睛、身体、耳朵、嗓音去全然地敏感,去觉知并跟随一刻接一刻的真实
一如汶川大地震,商业史上的大转型也容易使置身其中的人产生恐惧感。“不问聪明人要问过来人”。前不久,76岁高龄的稻盛和夫做客央视“对话”,思维敏捷,从容道来,为中国制造由仿制到自主品牌创新把脉。他曾经一手缔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 稻盛和夫不属于聪明人,初中、高中、大学考试常常不及格。他原本想当个医生,可是却只能在一个陶瓷厂找到一份工。工厂濒临倒闭发不出工资,员工士气低落,常常以罢工来宣泄。跟稻盛和夫一起去的4个大学生全辞职了,稻盛和夫却留下了。他吃住在实验室。不断地想,不断地去思考,一次又一次地在头脑中模拟推演,那些开始只出现在梦境里的东西逐渐清晰,最后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消失,难以想象的事情发生了:既无知识和技巧,又缺乏经验和设备的稻盛和夫,却搞出了世界领先的发明,给快要倒闭的工厂带来了生机。 自1959年创立京瓷公司,稻盛和夫几十年一直是京瓷研发带头人。他发现,一旦发疯的投入工作之中,对某个目标有强烈的渴望,就会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意象,身边的任何一个新发生都会坚定地指向那个意向,这时,神灵就会给你一把照亮前途的火炬,智慧之井就会向你洞开。 稻盛和夫体悟到了超越现实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产生的真实过程。他知道追求尽善尽美的强度,决定了一个人和一个公司的前景。一次,一个跟他同时大学毕业的同学在京瓷公司领军做一个新产品的研发,他和他的团队历经几个月的艰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拿出了完全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但是,稻盛和夫却以这不是他心里所见的鲜亮陶瓷为由把设计打了回去。那个主管简直是怒气冲天。还不得不回去研制稻盛和夫“梦里看到的鲜亮陶瓷”,最后历经磨难终于拿出了完美的产品。 稻盛和夫的体悟,给了我们一个相当重要的启示。当对一个目标有着强烈的持续的渴望时,苦苦思索体悟,就可能在事先“清晰地看见”那个崭新的结果。相反,如果事先没有清晰的意象,就不会有崭新的成果出现。这是稻盛和夫在人生的各种经历中体验到的真实。 这似乎很悬很神秘。稻盛和夫没有停留在灵感的顿悟上,而是继续深入觉知,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个创造力方程式: 创造力 = 能力×热情×思维方式 “能力”主要指遗传基因以及后天学到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热情”是指从事一件工作时所有的激情和渴望成功等因素;“思维方式”则指对待工作的心态、精神状态和价值偏好。一个人和一个企业能够取得多大成就,就看三个因素的乘积。 其中,能力和热情,取值区间为0—100。因为是乘法,所以即使有能力而缺乏工作热情,也不会有好结果;自知缺乏能力,而能以燃烧的激情对待人生和工作,最终能够取得比用有先天资质的人更好的成果。思维方式取值范围则为-100—+100。改变思维方式,改变一个人的心智,人生和事业就会有180度大转弯;有能力,有热情,但是思维方式却犯了方向性错误,仅此一点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这个成功方程式,不是稻盛和夫用来展示自己理论的坐标,而是在实践中考察提拔干部和选聘员工的标尺。从这个等式出发,稻盛和夫坚持在公司中不用聪明人,不用一流大学毕业的学生,更不用有资深背景的人。在他看来,这些通常让人们引以为傲的东西,恰恰是专注做事的障碍。如果不能调动全身的感觉和能量潜身于细节之中,就不会有持久的热情和到位的思维。他一再强调:“我希望人们铭记这个‘神秘预言’,人生与心意一致,强烈的意念将以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 这就是稻盛和夫诠释的创造力了:需要有极其敏锐的头脑和极其柔软的心,需要用神经、眼睛、身体、耳朵、嗓音去全然地敏感,去觉知并跟随一刻接一刻的真实,才有可能抓住那个“神秘预言”。 读《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有感
在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曾经出现过“经营四圣”,他们分别是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本田宗一郎和京瓷集团的稻盛和夫。四个人当中惟一健在的就是稻盛和夫了。
1932年,稻盛和夫生于日本鹿儿岛县,技术员出身的他先后创办了日本京瓷株式会社和日本第二大电讯公司KDDI。经过几十年的经营,这两个企业均名列世界500强,稻盛和夫所创立的深植于佛教的商业道德准则和“敬天爱人”的经营哲学也深深地影响了一批日本企业。 稻盛和夫认为,成功是三个因数相乘的结果。 有记者问稻盛和夫作为两个世界500强企业的缔造者,你被尊称为“经营之圣”,你认为企业经营成功的最大秘诀是什么? 稻盛和夫答:人生与经营活动是相通的。要想取得成功,需要有三个因数相乘:这就是理念、能力和执着心。 人生如同登山,经营企业亦如此,首先要确定应该攀登什么样的山,是把自己的目标仅仅定为小企业还是想创立一个大企业。人应该拥有闪光的人生观,如果把目标定得高远,随随便便的经营理念就不可能达到目标,必须是高层次的哲学理念。如果有人只想着“轻而易举赚大钱”或者“干得顺手”,就会把事情弄糟。 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掌门人稻盛和夫的人生道路,是一部传奇。在20世纪日本“经营四圣”之中,稻盛和夫是唯一健在、企业经营绩效卓著的一位;是向中国走得最近、成为名副其实的中日友好使者的一位;是哲学悟性最高,说得精彩写得精彩做得更精彩的一位。当代中国文化大师季羡林先生说:“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稻盛成功方程式”是稻盛哲学的核心。这个简练朴素而又精深博大的方程式可以表述为: 成功=人格•理念(-100~+100)×能力(0~100)×努力(0~100)。 稻盛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东西方思想文化资源中提炼出来的成功方程式,突出“人格•理念”对人生、对事业、对社会的决定性的作用,不失为医治现代社会浮躁病的一副良药。不但各行各业的成年人可以用这个方程式来对照、反省自己的人生,广大青少年更能从中受益。记住它,它可能改变你的人生;用好它,你就会取得成功。 以上转自网络 除标题外 |
|
|
http://www.gcjc.cn/bbs/templates/default/images/useroutline.gif
admin
admin http://www.gcjc.cn/bbs/templates/default/images/star_level3.gif
http://www.gcjc.cn/bbs/templates/default/images/star_level3.gif
|
编辑推荐:
企业家兼哲学家第一人,40年创建两家世界500强企业,4000名经营者追随的企业明星——稻盛和夫。稻盛和夫先生高扬“人格理念决定成败”的大旗,其理论及实践足可震撼我们这个浮躁喧嚣、急功近利的社会,对每一位人生道路的探求者都有精神引领的作用。
《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 目录 序 人生航标:稻盛成功方程式 江南客 (1) 自序 心弦为稻盛所动 (5) 关于稻盛和夫 1.想法变,一切都变 (1)稻盛先生从自己的切身经验中,感悟而且归纳出了人生最重要的真理,就是人的想法、观念、人生观、人生哲学,对于工作的结果,对于人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2.卓越的企业家 (2) 3.优秀的哲学家 (3)所谓正确的、正面的“思考方式”有丰富的内涵,本书将从许多角度加以阐述,但它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利他心”,就是“为对方着想之心”。它超越国境,超越民族,超越时代,超越一切专业领域,是普遍的真理。稻盛先生就是从这一根本点出发,去判断和应对一切,从不含糊,从不动摇。超越私利私欲的束缚,抱着纯粹的动机,从更高的层次上去经营企业,他就“得道多助”,不但得到部下的衷心拥护,而且获得社会多方面的理解、信赖、尊敬及其有力的援助,因此就格外强大,遭遇障碍时也不会困惑,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他的成功。 4.京都奖 (5) 5.盛和塾 (6) 6.胃癌手术与佛门修性 (7)为了进一步反省自己,在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时,稻盛先生就进了京都的圆福寺正式接受剃度,成为佛门弟子,在寺院里认真体验修行生活……另外,过去讲“利他”,往往需要有意识地时时告戒自己,强迫自己必须这样去做。而现在“利他”已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完全自觉的思想和行为。过去要靠理性分析才能理解的一些事情,现在很快就能抓住其本质,从内心更深刻地理解它们。 7.中日友好使者 (8) 上篇 成功方程式 1.人生如戏 (13)成功方程式又叫人生方程式,如果其中“人格 理念”这一精神要素是负值,你的人生就是负值,你就是在事实上扮演了反面角色,想写一部积极向上的剧本,演正面角色,就要磨砺心志,提高自己的精神素养,而且越早越好。早一日明确自己的人生观,就能早一日掌控自己的人生方向,你人生的每一天、每一瞬间、就可以过的更充实、更有意义,你的人生之戏就更加精彩。 2.人生的目的 (14)金钱、名誉、地位,可以让人羡慕,也让人妒疾,却难让人尊敬;知识、才能、成就,可以让人欣赏,甚至佩服,但未必能让人敬服。聪明才智加上高尚的人格和深刻的思想,才能让人敬重,并影响别人。 稻盛先生说,人生的终极目的在于“磨砺心志,净化灵魂”。 3.方程式 (15)[人生.工作结果 = 思考方式(-100~+100) x 热情(0~100) x 能力(0~100)] 或者表达为 [成功 = 人格 理念 (-100~+100) x 努力(0~100) x 能力(0~100) ] 4.“人格理念”的含义 (17)我认为可将“人格 理念”分为两个侧面。一个是人格的侧面。正面的比如:公正、诚实、开朗、勇敢等等。负面的比如:不正、伪善、卑怯、傲慢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等等。另一个侧面是科学的侧面,就是“认识论”,就是实践、认识、在实践、在认识之循环。由五官从外界收集各种必要的信息,用头脑加以分析,从复杂现象中导出事情的本质,据此制定计划,然后实行。……简单讲就是“实事求是”。先是正确认识事物,然后是拿这种正确认识去改造事物或创造新的、美好的事物。 5.成功三要素之间为什么是“相乘”而不是“相加” (18) 6.成功三要素中哪个最重要 (19)人生只有一次,如果“人格 理念”出现偏差,出现哪怕稍许的负值,那么人生就可能前功尽弃,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历史和现实的无数事例,说明人的“思考方式”或者说“人格 理念”有多么重要。 7.“人格理念”是变数 (21)它既能变好也能变坏,既能提升也能下降。一个有本事的人,尤其有了权威,春风得意时,特别需要:谦虚精神、感激心态和知足意识。这些无非都是理念的提升。 8.怎样提升“人格理念” (21)但把圣贤们的教诲仅仅作为知识来理解和记忆,并没有多大的价值,必须用它来戒勉自己,提升自己的人格。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反反复复才能见效。……稍有懈怠,立即降归原处。其次是反省。……总之,“实践+学习+反思”才能有所领悟,才有可能进入哲学的境界。 9.成功和命运 (22)所谓因果法则,就是说在正确理念指引下努力奋斗,就能创造人生的辉煌,乃至根本上改变命运。 10.成功三要素之相互关系 (23)“观念”正确,就能保持旺盛的“热情”,坚持不懈地“努力”。同时努力工作,努力学习,也有助于提高心性。总之,“人格 理念”、“能力|”、“努力”这三者既互相独立,又互相影响,互相渗透。 11.把方程式编人百科辞典成功方程式的产生(24) 成功方程式的产生 1.实践中抽出理论 (26) 2.叔叔的负面意识 (27) 3.肺结核和“心态”(28) 4.水库经营和“思念”(30) 5.天风哲学和“愿望” (31)“这个宇宙对待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它保证每个人都有幸福美好的未来。不管你现在处于何种逆境,遭遇何种不幸,一个光辉灿烂的前景正等待着你。能否得到它,全在于你的心态如何。”在强调“愿望”必须强烈的同时,稻盛又强调“愿望”必须纯洁。办法之一是“每天反省”。 6.善念生善果 (33) 7.二宫尊德的诚实与勤奋 (33)“至诚”超越一切聪明和智慧。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精益求精地努力工作,不仅可以获得物质和金钱的报酬,而且忍受艰苦本身就是最好的精神修炼,是磨练心志,净化灵魂,提升人格最有效的办法。 8.福泽谕吉的话和方程式 (34)做一个真正成功的企业家,需要兼备“哲学家”、“武士”、“小俗吏”、“土百姓”四种人的长处,将它们合于一身。所谓“哲学家”,就是具有深刻思想,善于探究事物本质的人。元禄时代的武士崇尚正义,人格正直高尚。“小俗吏”指明治政府的基层官吏,他们往往灵活、狡诘,善于弄权,甚至善于行贿受贿,但是同时他们头脑反应敏锐、富有才干。他们“俗”的一面固然不可取,但是他们身上的那种精明能干,却是经营者也必须具备的素质。“土百姓”就是农夫,他们身体强健、吃苦耐劳。 9.释迦说“心”(35) 成功三要素 1.能力 (37) 2.努力 (45) 3.人格理念 (57) 人格理念五侧面 1.愿望 (70) 2.原则 (80) 3.人格 (97) 4.利他 (112) 5.因果 (125) 下篇 经营哲学 经营十二条 1明确事业的目的意义(140) 2设立具体的目标 (143) 3心怀强烈的愿望 (145) 4做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147) 5销售最大化,经费最小化 (149) 6定价即经营 (151) 7经营由意志决定 (153) 8燃烧的“斗魂”(155) 9临事有勇 (156) 10不断创新 (157) 11有同情心,诚实待人 (159) 12怀着梦想和希望(159) 特色经营十项 1以心为本的经营 (161) 2客户至上的经营 (166) 3大家族主义的经营 (167) 4实力主义的经营 (168) 5伙伴式经营 (169) 6全员参与的经营 (170) 7方向一致的经营 (171) 8独创性经营 (173) 9透明经营 (175) 10精神鼓励为主的经营(176) 充满哲理的会计学 1追究会计的本质 (184) 2利润和税金 (185) 3一一对应原则(186) 4双重核实原则 (188) 5筋肉坚实原则 (190) 6完美主义原则 (194) 7现金为主原则(198) 成功实例 1利他自利——与美国AVX公司合并成功 (200) 2真心通天,诚意无敌——“DDI”创业成功 (203) 3“无私”使不利变有利——参与移动通信的成功 (209) 附录1 稻盛和夫中共中央党校讲演要录(2004年4月6日) (213) 附录2 短文两则 (218) 1经营者的“三乐主义” (218) 2劝君常深思附录(222) 3 稻盛和夫履历书 (224) 后记(227) 参考文献(230) |
|
书中书
稻盛先生小时候因为心态不好染上了肺结核,好心的邻居夫人借给他一本一位叫谷口雅春的智者写的《生命的实相》一书,其中的许多话另稻盛先生终生难忘。 “将痛苦视做不幸,是认知的错误。痛苦是心灵成长的必须,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应该为痛苦而喜悦。” “信念是‘心念世界’中命运的雏形,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一切,都由这个雏形发展而来。” “人们在遭遇灾难的时候,总认为灾难是外部世界强加于自己的,自己并无过错。但我们遇到灾难而受伤害,其实还有内在的原因,就是说这种灾难与我们的心态相关,两者之间是一种“物以类聚”的关系。我们内心不去召唤,这世界没有任何东西会主动跑到我们身边。” “被预知的‘未来’,就是在‘心念世界’中正在发生的‘现在’。某件事情既然在‘心念世界’里已经发生,做为在‘物质世界’的投影,它必将在实际上发生。” “要想做成一件事,就不能让这个念头中断,必须长久保持对它的希望和热情。思念的长期而持久的集中,会产生将所想之物吸引过来的磁力。就是说,成就事物必须的要素——灵性和智慧——就会聚集到你周围,自然而然地促成你把事情办好。” 这些话无非强调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强调方程式中“人格 理念”这一要素的极端的重要性。 |
|
|
书中诗
他反复地、执著地思考“人生的意义”、“人生的目的”,结论是人生的根本目的、意义不是别的,就是“提高心性”、“净化心灵”。为什么呢?他引用了《佛教圣典》中释迦说“心”时的诗一般的语言: 这个世界由心指引,由心牵动,由心支配 迷乱之心,让世界充满烦恼 万物以心为先,以心为主,由心产生 以污秽之心指导言行 苦难就跟随他 如同车跟拉车的牛 以善良之心指导言行 欢乐就跟随他 就像影子跟随身体 行恶之人,遭受恶报而痛苦 行善之人,领受善报而快乐 心污浊 人生之路崎岖不平 必会因此而跌倒 心清纯 人生之路变的平坦而安宁 以身心纯净为乐之人 可破恶魔之网,在佛道上行进 心静之人得安乐 愈加努力,日夜修心 |
|
|
成功三要素
1.能力 做不到的事要如实承认 实际上做不到的事,不要假装能做到。首先承认有做不到的事,才会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开始。 超越平庸 人的最伟大的能力,就是战胜自我的能力。 战胜自己 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获取成功的能力,决不仅仅限于所谓的“智能”。 胆大心细 豪爽的性格也好,细致的性格也好,为弥补和完善自己天生的气质,必须做出相应的努力。 抑制本能心 必须学会控制本能心。这样会使理性活跃,提高我们对事物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将意识聚焦 人通过对理性的有意识的训练,可以像激光光束一样,随时将意识高度集中。可以在必要的一瞬间,启动理性,抓住问题的核心。 能力用将来进行时 想要向有价值的事物发动挑战的人,必须能够看到自己能力的现有水平及其未来水平两个方面。 塑造自己的人格 如果缺乏坚强的心智,我们很容易成为自己才能的“奴隶”。 关于“能力”的问答 问:领导人是天生的,还是培养出来的? 道盛答:我自己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答案应是两者都有道理。……而比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领导人自身的努力,以及作为领导人必须具有的基本哲学。一个团体最可悲的是:领导人有才能,但对事物持否定态度,把团队引向错误的方向,结果使之破灭。 2.努力 工作的意义 有没有终生投入的工作可做,是人生幸与不幸的关键,但首先要找到工作的意义。 突破壁障 壁障最终必能突破,这种自负和自信,可以形成坚韧的性格,而这种坚韧性又会把我们引向更大的成功。 热情开创新时代 日本的明治维新,以及任何革命,都靠革命者的热情开创了新时代。 迷恋工作 要想成功,要想取得卓越的成就,先得热爱乃至迷恋自己的工作。 精于一业 精于一业就可理解一切。究明一个事物,就可理解一切事物,在一切事物的深处,都隐藏着普遍的真理。 自辟蹊经 对自己的处境不满,一味的怨天尤人,就会不知不觉将心灵封闭,看不到以至放弃了人生中潜藏的良机。 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肉体 领导人必须做出努力,始终保持一个与健全的精神相对应的健全的身体。因为领导人必须有能力做出公平无私的、对全局有利的正确判断。 人生须时时反省 人生中缺乏反省,成功即成失败之母。 读书开阔视野 自身的直接经验,加上读书得来的间接经验,构成了人生成功的精神基础。 将能解部下对项目持多大的热情,并将你的能量注入部下,直到他们激情燃烧,这是领导人的首天天努力不懈,就可以开辟未来。要正确地预知将来,只有靠今天的努力,因为将来位于今天的延长线上。 用百米赛速度跑马拉松 用百米的速度跑马拉松,这样的努力才配称“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关于“努力”的问答 问:听说,你经手的所有的事业项目,从没有失败。请问你有什么秘诀? 稻盛答:非常单纯。项目成功之前,我决不放弃,失败首先是一种心态。当然,在每一个项目开始之前,我必定认真审视它的价值,只有在内心感到确有把握时,才着手参与。而一旦投入,不管遭遇什么障碍,决不轻言放弃。一条路走不通,就找别的路,直到走向成功。 ……“天道酬勤”,这也是宇宙中本来就包含的真理。 3.人格理念 决不丧失希望 我们决不可能完全摆脱痛苦和烦恼,但是,即使处于最低潮,我们仍然可以努力,不失去对明日的希望。 追求人间正道 上苍绝不会无视真诚的努力和追求正确的决心。 避开“捷径” 走安逸之道,大抵都到不了目的地。 信赖关系从自己内心构筑 信赖,应从自己内心而不是从外边求得。 如实观察 如实观察事实,即使自我牺牲也要贯彻真理,有这种觉悟,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细节也须注意 人真正的能力,在于能否对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 调动潜意识 认真地重复演练,能培养潜意识快速做出正确抉择 通逻辑、合伦理 内心的哲学指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根据原理原则 无论何时都要根据原理原则做出判断,采取行动。 关于“人格 理念”的问答 问:美国员工与日本员工比,工作热情和态度有不同吗? 盗盛答:到美国开展事业以来,我们一贯秉承“京瓷”的经营思想,实行与日本“京瓷”完全相同的管理方式,而员工的反应也基本相同。 美国员工确有个人主义色彩,但这未必是坏事,美国人希望自己的做法与人不同,因此产生新的创意,这些创意对公司有利,公司非常欢迎。此外,美国员工并不介意创意出自哪个国家,而只欣赏创意本身。 问:与日本的干部相比,你认为美国的管理人员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吗? 稻盛答:有时会遇到个人主义、自私任性的人,但这种人不光美国有,日本也有,与国籍无关。只要敞开心扉,认真沟通,即使信奉利己主义的人,也能理解并接受我们的想法,并没有因为“京瓷”的经营体系产生与日本而遭到误解和抵制,凡是好的想法他们都能采纳。 教育的灵魂缺失 略…… 核心中的核心 正面的“人格 理念”包括如下内容: 积极向上、具有建设性;善于与人共事,有协调性;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态度;充满善意;有同情心、宽厚待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勤奋努力;有勇气、敢决断;有感谢心;有知足心;有利他心;能克制自己的欲望。 |
|
|
人格理念五侧面
1.愿望 怎样“心想”才能“事成” (1)思念即因 “心想”了,就一定“事成”吗?那也不一定。这种“心想”,如果只是头脑里偶尔闪过的“念头”,或者只是口头上随便表达的“希望”|,这种程度的“心想”,不可能“事成”。只有“强烈的愿望”——按稻盛先生的说法——“持续的、渗透到潜意识的强烈的愿望”,才能使你的“梦想成真”,而且一定能使你的“梦想成真”。 “境由心造”。你抱怎样的想法,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价值观决定了你这个人的价值。这是稻盛先生的一个基本思想。 (2)一天24小时思考 开始只是理想和愿望,在头脑里反复演练的结果,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界限渐次消失,产生“没做过的事也好像已经做过似的”感觉,自信从中而来,到达在“思考中看见结果”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3)在思考中“看见” (4)思考有层次 乐观构思 悲观计划 乐观实施 火灾现场的爆发力 就是说人们只要“破釜沉舟”,把自己逼进绝路,就会绝处逢生,爆发出异乎寻常的、惊人的能量,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不断创造出人间奇迹。 智慧之库 (1)“幸运”竟然接二连三 (2)触及了“睿智之井” (3)拌跤得灵感 哲学和技术 (1)成功原因是哲学不是技术 他不仅带头忘我地工作,而且善于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思考,从经营实践中归纳和提炼出理论。他从切身经验中看到了精神力量的伟大,懂得了崇高的事业目的和强烈的成功愿望可以圆满地解决企业经营中的各种问题,包括技术问题。 (2)哲学是“因”,技术是“果” 答案总在现场,但是要从现场获得答案,首先从心情上说,必须对工作有不亚于任何人的强烈的热情和使命感,有解决问题的深刻而执着的决心。同时必须亲临现场,用真诚的目光亲临现场,用眼去凝视,用耳去倾听,用心去贴近。这时我们才可能听到产品发出的“声音”,找到解决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