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伊斯法罕三十三孔桥哈鸠大桥摄影记录旅行 |
分类: 行走亚洲 |

也就是说没到过伊斯法罕就无法了解波斯文化,而伊斯法罕的城市名片,除了最古老的聚礼清真寺、最华丽的谢赫劳夫清真寺外,还有两座雄伟壮观的大桥。一座叫三十三孔桥,因桥身有三十三孔而得名,另外一座叫做哈鸠大桥。
我们在三十三孔桥蹲守拍摄了华灯照射中的夜景,也于第二天的清晨赶到拍摄了晨曦日出的哈鸠大桥,所以要我说,两座大桥美丽系数不分仲伯,各领风骚数百年。
【三十三孔桥】
位于扎因德河上的三十三孔桥,全长298米,建于1602年阿巴斯皇帝时期,是一座双层结构砖石古桥。我们于下午看完聚礼清真寺,日头偏西即动身前往三十三孔桥。
作为伊斯法罕最著名最有特色的一座拱桥,在作为大坝拦截河水和连同两岸之外,现在也成为伊斯法罕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有点类似我们的外滩。尤其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整座大桥人来人往,每一个桥洞里面都年轻人或一个个时髦家庭三三两两坐着看风景、发呆、交谈、拍照或演奏,充满了其乐融融的生活气息。所以傍晚十分,三十三孔桥也是旅行者充分接触当地百姓的一个好选择。
这张是前往三十三孔桥的时候,路上拍的。
在金色醉人的夕阳里,三十三孔桥正演绎着伊斯法罕人民丰富多姿的休闲生活。
我们找了一处可以拍到三十三孔桥全景的河岸,与许多坐在岸边看风景的旅者游人一起,从日落到亮灯,拍得了令人满意的慢门风景。
【哈鸠大桥】
伊斯法罕的另外一座大桥,修建于萨法维二世时期,在我看来,伊朗古老的大桥,大概都是兼具堤坝的功能,大桥的下面是奔涌不息的大河流水,桥面有宽阔的小广场似的大平台和巨石堆砌起来的桥拱洞,两岸还曾经是皇家园林,有规划得非常漂亮的绿植花草。
如今这里,也是当地人们游玩纳凉晨练的好地方。
当我在哈鸠大桥拍完日出慢门全景后,发现大桥似乎也从沉睡到苏醒,而唤醒大桥的,是一队可爱的晨练老爷爷们,赶快收拾家伙,我要去拍人文。

可爱的爷爷们,大概只花了十几分钟就做完了早操。

离开的时候,老爷爷们纷纷过来郑重跟我们一一握手道别,有的还特别有礼貌滴用简单的英文跟我们交流几句才走,例如问我们从哪儿来,欢迎到伊朗看看等等。



哈鸠大桥的桥孔也是独具特色,与三十三孔桥的建筑风格既有一脉相承的拱形,又有完全不同的朝向。每一个独立的桥孔,清凉透风避阳躲雨,也是备受本地人喜爱的超级有意思的所在。

这位老爷爷特别热情,不仅要给我们唱一曲伊朗民谣,还掏出手机跟大家合影留念。





好吧,曾经发过豪言想要去全世界完成倒立的我,也来晨练一下,包着头巾也一样可以玩倒立哦,而且同行的小伙伴也有一位可以一起练一把。嘿嘿!
离开哈鸠大桥的时候,在桥边偶遇了一群特别特别活泼的孩子,男孩穿着整齐的制服,女生的小头巾上还绣着漂亮的娃娃和字母(我猜可能是她的名字)
孩子们的妈妈在一边笑着解释,这5个都是她的娃,原来这么幸运,我们遇见了五胞胎呢!
面对外国人的镜头,小娃娃们含羞又兴奋,但很快就开始跟我们互动起来,女孩子特别有礼貌的微笑、飞吻,男孩子调皮又含羞的表情,尽数记录下来,只是可惜来不及换镜头,拍的不够满意。
未完待续~
前一篇:【伊朗】神秘波斯之聚礼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