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二日记

标签:
姑苏老城区苏州博物馆诚品太湖帆影平江路 |
分类: 走读山水 |
二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为了香雪海拍菇凉,提前一天去了姑苏。寻色小分队的活动,从原先的4个人变成3个人,略略有点逊色。
由本人开车,穷游原则。第一天:上海——苏州平江路,入住网评口碑上佳的大露台青年旅舍,下午参观苏博、闲逛诚品,晚上平江路品尝正宗小菜、听苏州评弹。第二天:一早出发前往光福镇香雪海,上午拍花,下午拍菇凉,拍完回沪。
【大露台】
顾名思义,这间位置不错的青旅顶层,就有个著名的大露台,可以鸟瞰一片平江路的黛瓦青砖老城区,也可以隔着轻霾远眺一下朦朦胧胧的苏州大裤衩。
青旅的房间干净得出人意料,而且我们预定的家庭房不仅有空调有卫生间,一大床一小床还带2个大窗户,阳光暖暖地撒了一地一床,非常满意。
青旅那条据说才半岁的大狗狗,躺在阳台晒着太阳,一副见多识广的好脾气模样。刚入住就碰见个自来熟热心哥们,已经在此地住了几个月单身床位,因为喜欢此地,不仅给自己在苏州找了份书店的工作,而且还在青旅住成了半个主人,据说他每天上午都要带狗狗去平江路散散步,屋顶晒晒太阳,然后吃个简单午饭后,去书店上班直到晚上回来。
他给我们介绍完青旅和他自己外,问我们有没有兴趣跟他去吃普通游客想也想不到的十元自助素食餐,因为又干净又好吃又便宜还管饱,于是大家欣然前往。很好奇这间开在平江路闹市二层的,居然是家佛教徒式素食堂,食客每个人掏十元钱往进门的玻璃盒子里一放,然后按次序拿一个干净大碗,依次按需取用,米饭、蔬菜、土豆等,不知道是饿了,还是被这样的气氛所感染,我们都吃的津津有味,而且自觉地轻声细语、收拾光盘,回头再看平江路上那些花花绿绿的小食,也居然没了那份兴致。不过,一元一枚的刚出炉的小烧饼还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大名鼎鼎的苏州博物馆,贝聿铭老爷子为故乡而设计的封山之作,现在也是到苏州必去的地方吧。免票,但大周末的门口往往遇到大排场龙,幸亏我们事先在网上做了预约,只要出示预约二维码,就可以直接从绿色通道进入。
现在除了常规馆藏外,也有几个不错的展览可看。当然比较吸引的也是这里建筑的特色风格,多多少少要拍几张。那天比较有意思的是在馆里还遇见个残疾男人,独自坐着轮椅身上压着很多行李,背后还插着“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红旗,一个人不知道从哪儿来,又要到哪儿去。
【诚品】
苏州诚品,似乎也是文艺青年朝圣之地。从苏博出来,时间尚早,就打车来逛诚品,却见下面几层都是商店和餐饮,与台湾诚品相比,创意类的略少一些,服装鞋帽跟普通大型百货无异。
书店里到有不少年轻人在认真阅读,著名的的楼梯也常常被许多观光者当做背景拍照,比如本人这种装装样子的。在书店也意外邂逅了先生和好友翻译的书,拍照留念。
相比之前去过的山塘街,我可能更加喜欢平江路一些吧。晚餐时间,回到平江路,找了间人气不错的餐馆,品尝了甜甜糯糯的松鼠桂鱼后,在平江路再找一间评弹茶馆,喝茶听曲。
现在平江路有不少评弹茶馆,一般一个馆里有2名评弹演员驻场,按时间段按每位收取茶资,我们是68元/位的,包括一杯茶,2支简短的弹词开篇,每桌也有可以点唱的评弹曲目单,每首60-100元不等。
我们坐的这个茶馆,两位演员据说都是国家一级的,对照台词来听,韵味更浓。其中那位女声,曾给电影配唱片尾曲,音色果然清亮,婉转动听,余音绕梁不绝。到苏州过夜的,不妨来平江路的茶馆听几段评弹,非常惬意别有风味啊。
在离开苏州博物馆的时候,必经忠王府,刚好抬眼看到逆光里的古藤,有小小的夕阳星芒穿越而来:
早春的杨柳,新芽尚未吐露,如烟一般丝丝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