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欧散记(10)——法国 巴黎 凡尔赛宫、卢浮宫
标签:
法国巴黎凡尔赛宫卢浮宫路易王朝历史艺术旅游 |
分类: 旅欧散记 |

前一晚夜游金色巴黎,第二天一早我们又来到著名的凡尔赛宫,因为凡尔赛宫一向游客暴多,导游说他是提前了一个月帮我们订购的团队门票,而且有一定的进场时间,因为凡尔赛宫同样也有人数限制。所幸那天早上并不是很堵,我们到达时离预定时间还有将近半个小时,我们可以在这所欧洲最豪华的宫殿前拍照,并先行参观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的后花园。
凡尔赛宫(法文:Chateau de Versailles)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曾经是路易十三买下作为皇室狩猎的行宫, 1682年5月6日,路易十四宣布将法兰西宫廷从巴黎迁往凡尔赛。1688年,凡尔赛宫主体部分建筑工程完工。1710年,整个凡尔赛宫殿和花园的建设全部完成并旋即成为欧洲最大、最雄伟、最豪华的宫殿建筑和法国乃至欧洲的贵族活动中心、艺术中心和文化时尚的发源地。在其全盛时期,宫中居住的王子王孙、贵妇、亲王贵族、主教及其侍从仆人竟达36000名之多。凡尔赛宫作为法兰西宫廷长达107年(1682-1789)。197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凡尔赛宫的正门广场。
到了这里不得不提到路易十四,这位君王在当时被看做一个奇迹,因为他的父母结婚23年没有子女,她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娜在巴黎圣母院跪求得子后不久,路易十三去世,于是路易十四四岁时(1643)就登基做国王了,他的母亲代他执政,但此后的18年中红衣主教马萨林是法国的真正统治者。

路易十四执政后以自己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迅速使法兰西王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使法语成为整整两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外交和上流社会的通用语言,使自己成为法国史上最伟大、也是世界史上执政最长久的君主之一,这位与康熙同时代的西方大帝,时人尊称“太阳王”。路易十四在位72年,比他的儿子和最大的孙子活的都长,他的曾孙路易十五才得以即位,所以路易十四也是欧洲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
路易十四被称作“太阳王”。把君主比作太阳,可能不仅仅是因为路易十四敢于喊出“朕即天下”,并缔造了法国封建史上最鼎盛的时期,同时他在宫廷里掀起了一股“金光四射”的奢华之风,并把这股风气吹遍了整个法国大地。这一点我们从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外围就看得出来。
许多团体早早等候在外,我们当天遇到的包括一些学生团队和一些来自西班牙的旅行团,也有和我们一样来自中国的。听说参观凡尔赛宫每天都这样,人气爆棚。
于是我们看到的凡尔赛宫,也即是法兰西最强盛时期的杰作,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
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精美的天顶壁画则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

今日的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各国游人络绎不绝,旅行团一个接着一个,我们在里面行走简直可以用摩肩擦踵来形容,听导演的讲解需要借助耳麦,并且亦步亦趋紧紧跟随,否则太嘈杂一点也听不清了。而参观这样具有相当人文气息的经典景点,也是我非常非常感兴趣的,很想对那段过往历史有更深更多的了解。

路易十四亲自执政的54年中,把国王的权力发展到了顶峰。在政治上他崇尚王权至上,“朕即国家”,并且用“君权神授”来为王权至上制造理论依据。当然,他的成功也带来了骄傲自大,在凡尔赛宫,我们处处可以看到他的雕像或油画,而且他超喜欢打扮,会佩戴不同风格的假发,穿华美的衣服、高跟鞋(因为他身高不足160cm,高跟鞋还是他发明的呢),甚至在精美的天顶壁画中也有他的身影,还有“太阳神”(因为路易十四人称太阳王)。我们看到这位老年的油画中,依然要露出一双美腿,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腿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所以要处处展示。
仔细观赏宫殿内饰,包括天顶壁画,浮雕,甚至画与画的链接处,你会发现很多类似素描或雕塑般立体感的画面,可见17世纪的西方画家已经学会怎么真实描绘平面中体现立体的画面。

这是凡尔赛宫最著名的大厅,由敞廊改建而成,叫镜厅(Galerie des glaces),又称镜廊,东面是整墙装饰的名贵的意大利水晶玻璃镜,西面落地长窗正对着美丽的大花园,拱形天花板上是歌颂太阳王功德的巨幅油画,装饰着巨大的波希米亚水晶吊灯,路易十四时代,镜廊中的家具以及花木盆景装饰也都是纯银打造,皇室经常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化妆舞会。
凡尔赛宫不仅是法兰西宫廷,而且是国家的行政中心,也是当时法国社会政治观点、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1919年著名的凡尔赛条约就是在这里缔结,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上图是法兰西皇后的寝宫。皇后高傲尊贵,人生中却有一件不得不面对的痛苦事情,原来为保证圣路易皇室血脉的纯正,皇后的分娩时刻,必须在这里被广大皇室成员和大臣亲信围观见证。
而最后被法国大革命送上断头台的路易十六皇后玛丽安东尼的画像,至今也一直保持在这间房间里,传说玛丽非常美貌骄纵,是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蕾西亚的第十五个孩子,嫁入法兰西后,每天只是热衷于舞会、时装、玩乐和庆宴,修饰花园,奢侈无度,有“赤字夫人”之称。传闻,法国大革命期间,玛丽短暂38年的生命中留下了两句名言:当大臣告知玛丽,法国老百姓连面包都没得吃,口号是“我们要面包”的时候,玛丽天真甜蜜地笑道:“那他们干嘛不吃蛋糕?”。另外一句是当玛丽被推上断头台的时候,她踩到了刽子手的脚,这时玛丽说了句:“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而我私下却想,她只是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天真无邪不问世事的小女人,假如不是路易十六的无能,假如没有爆发翻天覆地的大革命,她完全可以无忧无虑幸福快乐地过完一生,但是生为法国末代皇后,卷入历史的滚滚洪流,只是命运的作弄吧。

拿破仑并未正式住过凡尔赛宫,但宫中陈列着著名的《拿破仑加冕图》,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同样的作品在卢浮宫也有一幅。非常佩服这位画家能在参加完典礼后画下这样的巨作,更佩服他在时隔二年后仅凭记忆又画下一模一样的作品,仅以其中一个人物(拿破仑妹妹)衣服颜色稍作区分,他是怎么做到的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凡尔赛宫楼梯处的壁画,仔细看你可以看出大理石画框内的油画,竟然如此逼真地表现了深远的空间精致,并且连油画中的大理石柱子花纹也和真正的凡尔赛宫大理石花纹一致,这样巧妙使用的透视手法在凡尔赛宫也出现了多处。

而建筑群周边园林亦是世界著名。它与中国古典的皇家园林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它完全是人工雕琢的,极其讲究对称和几何图形化,花园中喷泉、水池、雕塑林立,甚至还有专门的戏剧舞台。但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花园,面积仅仅只是路易十四时期的一半而已。

精美的花园水池和雕塑。
在皇家花园和天使合个影。
这些雕塑的风格趋于现代,我觉得不像是17世纪的,但目前也查不到资料,无法考证。
花园内修剪得整整齐齐的几何形植物。
巴黎人将塞纳河以北称为右岸,那里有许多的高级百货商店、精品店及饭店;而塞纳河以南称为左岸,这里有许多的学院及文化教育机构,在这里以年轻人居多,消费也较便宜。卢浮宫就是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右岸,始建于13世纪,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目前也是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入口处的玻璃金字塔是密特朗总统邀请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如今这座玻璃“金字塔”已成为卢浮宫博物馆的标志,也为巴黎市增加了新的耀眼的光彩。
“金字塔”底部也成为博物馆的服务空间,包括接待大厅、办公室以及售票处、小卖部、更衣室、洗手间等,我甚至在这里找到一家和上海浦东苹果旗舰店几乎一样的APPLE专卖店。许多旅行团队会把这座“金字塔”,作为集合地标。
从金子塔底看天空,又是不一样的感觉。

卢浮宫博物馆闻名天下,不仅仅在于她的展品之丰富、之珍贵,更在于博物馆本身便是一座杰出的具有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艺术建筑,处处都是呕心沥血的艺术结晶,让人叹为观止。

卢浮宫的三件最著名最珍贵的镇馆藏品分别是: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和古希腊石雕《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断臂维纳斯》,由于卢浮宫太过宏大曲折,里面分别有雕塑馆、珍宝馆、绘画馆、古希腊馆、东方艺术馆等等,我们又没有室内导游,只能跟着图标几乎是一路小跑着亲眼观赏了这三件宝物。
《断臂维纳斯》已经是世界家喻户晓的青春美的女神雕像。大理石雕,是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
参观这座艺术殿堂也够得上一次难以忘怀的美好享受,而要仔细欣赏馆藏的精品,恐怕一个星期的时间都不够,我们旅行只是走马观花而已,所以我非常羡慕能在卢浮宫能听老师讲解艺术的学生们。

绘画馆除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还有拉斐尔的《花园中的圣母》、米开朗琪罗的《奴隶》等等。这幅宏大的耶稣跟门徒的画作一度被我误认为《最后的晚餐》,后来知道《最后的晚餐》藏在米兰博物馆呢,这幅巨作实际上画家保罗·委罗内塞为了反映文艺复兴时的兴盛,画的《伽纳的婚礼》。
非常遗憾,我们在卢浮宫的时间也十分短暂,而卢浮宫的面积远远大于凡尔赛宫,而此行西游,个人也对欧洲历史艺术文化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想要仔细认真的观赏这些世界艺术瑰宝,还是等待以后的机会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