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钢雕园一瞥

标签:
周末宝山后工业钢雕生态公园摄影休闲 |
分类: 生活记录 |
昨天下午冲着上海玻璃博物馆的首个玻璃音乐会,跑去宝山区,沿着长江路一路向西,突然发现一处类似旧厂房改建的园区,掉头一看原来叫做“后工业生态景观公园”,里面矗立着各种钢铁雕塑,看看时间尚早毅然决定进入一探究竟。原来,这公园是我国冶金行业中八大重点铁合金生产企业之一、占地500亩的上海铁合金厂改建的。谷歌了一下:厂区原有14座铁合金生产电炉,曾为我国钢铁工业作出重大贡献,但也每年消耗掉了占上海全市二百分之一的电量,年排尘量高达3000吨,占全市七分之一,是上海有名的耗能和污染大户。2007年,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和宝山区政府联手,组建了“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上海铁合金厂成了一座“后工业生态景观公园”。
镇园之宝——“钢雕一号”。这个高大魁伟的足有2000平方米的建筑物,原是一个储存粉尘的巨大容器。
进门显眼处,玻璃屋外是做成中世纪欧洲人物造型的椅子,既是艺术品又亲切得可以随意坐下,锈迹斑斑的创意号火车头是用废旧钢铁锻造的。被摆放在精心修剪整洁的草坪上,而小路曲径,也是利用原来堆积一旁的废弃石头和多余材料铺出来的,处处体现了环保节能概念。
废旧钢铁,加一点硅、不锈钢、合金钢等材料,在原有价值上得以提升,变身为钢雕作品。
水景结合拆去外墙的旧机器车道架子,一座鲜活的当代城雕。
非常喜欢这样完美的城市园林艺术。
公园里人迹稀少,最让人震撼的毅然是这些似乎凝咽无语又满布着历史旧故事的庞然大物。
据说过去,吴淞地区都是一片黑烟,尤其是铁合金厂,这里的黑烟最为浓重。经过多少年,才换来了环保的今天。
公园不仅保留了工业文化的遗迹,还处处体现了资源综合利用的奇妙。
水池边矗立的钢铁音乐人非常吸引我,虽然这样的艺术形式并不陌生。
见过不少改建的旧老厂区,大多杂草丛生,人烟荒芜。这里也尚未建完的感觉,里面还有工人在劳作,园区办公区也安静空旷,不过园林绿化已经相当到位了。但是基本已成型,昨天太仓促,连奔带跑拍了一部分,以后有机会再来。
长江西路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