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鲍鹏山走进兰陵讲述《兰陵的荀子》
(2013-11-02 18:16:59)
标签:
鲍鹏山文化荀子 |
2013年重阳节,兰陵荀子墓园开园仪式在山东省苍山县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一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兰陵,一起祭祀荀子这位战国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山东兰陵,是荀子著书立说,开坛讲学的地方,也是荀子的终老之地。《新杏坛》走读齐鲁特别节目,著名学者鲍鹏山走进荀子劝学之地,带来系列演讲《兰陵的荀子》。
荀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论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他建立了博大的儒家思想体系,同时又综合百家之学,博采众长,提出了一整套自己独特的理论主张,被称为后圣,也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
鲍鹏山教授认为,荀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光辉是被掩盖住的,前有老庄孔孟,后有韩非等。虽然荀子认为自己的思想仍是儒家的正统思想,但其提出的“性恶论”已经和传统儒家产生了不同,为后面法家思想的崛起奠定了基础。荀子思想,预示着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性转折。
谭嗣同评价荀子说:“二千年来之学,荀子也。”梁启超也认为:“自秦汉以后,政治学术,皆出于荀子。”他继承了孔孟的儒家传统德治思想,同时又充分吸收了法家的理论,形成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道德经》中有这么一句话: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里面提到的“道,德,仁,义,礼”恰好就是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历程,如果说,尧舜代表道,周文王、周武王代表徳,孔子代表仁,孟子代表义,那么,荀子就是礼的代表,这也是荀子思想与孔孟思想的不同之处。
荀子是第一个将儒法合流的思想家,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由此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思想,把法律看成治理国家的首要条件。他的学生李斯、韩非吸纳、传承了“重法”的思想。
荀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把书斋里的思想,真正的变成了可以付诸于实践的,可以付诸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和经济斗争中,然后在列国斗争里面能够取胜,建立统一的一个王朝的这么一个现实的、物质的一个力量。
本周日6:30,让我们跟随儒学大师,一起领略山水之美,感悟先贤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