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杏坛与庄共舞系列之《游刃有余与薪尽火传》,让我们与王蒙先生一起品味庄子哲理

(2012-04-07 15:03:14)
标签:

杂谈

分类: 杏坛快讯

    生命就像火,一个一个具体的人就像柴禾,柴禾有烧完了的时候,但是生命之火仍然存在。从生到死、漫漫生命长河里,我们该如何活得逍遥、死得洒脱?新杏坛《游刃有余与薪尽火传》,著名作家王蒙带您走进庄子笔下的大千世界!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这个寓言我们很多人都曾听闻过,在这个故事中,庖丁作为一名厨子,在宰牛的过程中轻松娴熟、随意自然,丝毫不见牛由一丝一毫痛苦与挣扎,相反却反而像是聆听一场交响乐一样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一个小小的屠夫,在庄子的眼里竟也成了艺术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庄子眼里劳动者是没有等级之分的,只有“道”与“非道”的区别。那么这个“道”,对于庄子究竟有着多么重要的价值?

    庖丁从目有全牛到目无全牛再到游刃有余,王蒙先生认为这恰恰体现了人类从不懂规律到认识规律再到运用规律的自然认知过程,但庄子仅仅是想表达“熟能生巧”这一道理吗?“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者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用“无厚”之刀刃来徜徉于“有间”之境界,王蒙先生是如何对它的当代意义进行的诠释呢

    庄子在《大宗师》里说,“死生,命也”,他认为无论是生还是死,这都是生命的正常状态,是最自然的规律,然而自然万物可以周而复始,人的生命也可以这样吗?王蒙先生用“薪尽火传”这个成语给了我们肯定的回答。他说我们的形体会随着生命的结束而消逝,然而我们的精神却可以像火苗一样生生不已、代代相传。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新杏坛》2012年4月8日早06:28“与庄共舞”系列——《游刃有余与薪尽火传》,让我们与王蒙先生一起通过庄子讲述的故事,来体味更深刻的人生哲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