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木死灰与呆若木鸡
槁木死灰,古与今,一褒一贬
呆如木鸡亦是南辕北辙
生命的真正底蕴何在?人生的真意味究竟是什么?人生的态度又该如何选择?著名作家王蒙带您走进庄子的世界,谈笑风生间与庄子翩跹起舞
槁木死灰
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按当代人的理解应该是形体像干枯的树,心像燃尽的死灰,比喻一个人对所有的事情已经失去了热情,但是,《庄子》里的“槁木死灰”却有不同的解释,“庄子认为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是人的一个最高的精神境界,不是说这人是发呆、发傻,对某一方面的事情已经麻木不仁,已经丧失感觉,已经再无希望,已经不感兴趣。他说的是人进入了一个高度的“沉潜”的境界,回到自己内心世界以后,因此对于世俗小事看不在眼里,没有任何兴趣,不受刺激、不受引诱、不受扰乱。”
吾丧我
庄子用他的“无端崖之辞”“荒唐之言”“谬悠之说”,构筑着一个云山苍苍、天风荡荡的诗意世界。而他的观点经常让基于日常经验和世俗之念的我们莫名诧异。庄子对“槁木死灰”精神境界的阐释,要基于一个认知,就是“吾丧我”,意思是“我把我给丢了”。“吾呢,就是真我,就是那个道性的我,符合大道的那个我,就是那个永恒的我,就是那个哲学的我。而后边我丢失的那个我呢,是那个世俗的我,是那个自顾自的那个我,就是我那个纯真的,本质的,它称为一个重要的存在的那个我,不会去计较那些眼皮子底下的鸡零狗碎的小鼻子小眼的那个我那些私利。”
呆若木鸡
“呆若木鸡”今天看来是嘲笑一个人麻木不仁,痴呆愚傻,与原本不动声色、深不见底的的含义可谓南辕北辙。为什么庄子要用一个“呆”字来体现高深的境界?庄子真的倾向于贬低知识和智慧吗?当年庄子说呆若木鸡是什么意思呢?“是养这个斗的鸡,说养这个斗的鸡,这鸡反应特别快,有点声儿、有点响动马上有反应,这样的鸡没法斗,它不会斗。相反的,经过这个训鸡师训练了一段以后,这鸡也表面上看挺傻,呆若木鸡,跟木头做的一样,脑袋都不带抬头的,眼睛不带睁的,说这回这鸡可厉害了。”
品读经典,感悟生命,山东卫视《新杏坛》倾情奉献著名作家王蒙的收官之作与庄共舞系列节目,敬请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