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连海济南妙解中秋节

(2010-09-13 16:16:38)
标签:

杂谈

 

中秋节是怎么起源的?历史上人们怎么过中秋?现在各地还有哪些有趣的中秋风俗?
纪连海济南妙解中秋节

 

纪连海济南妙解中秋节

我国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应山东卫视《新杏坛》之邀,名嘴纪连海昨天上午做客《新杏坛》,从历史与趣味角度,妙趣横生解读中秋节。
    纪连海因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和珅、纪晓岚而声名鹊起,此次讲座,纪连海沿袭了其诙谐幽默的风格,从嫦娥、吴刚、玉兔讲起,趣讲中秋传说,妙话中秋各地民俗。
起源———与古代祭月、拜月风俗有关
    根据中国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纪连海说,《唐书·太宗记》就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一说到中秋,就不禁让人想起了嫦娥奔月那个带着些许哀怨的动听传说。纪连海说:“时至今日,关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秋节来历的三种最为流行的说法中,第一种就是‘嫦娥奔月’,但传说毕竟是传说。”
    纪连海说,中秋节的起源的第二种说法,即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动。“我们知道,在传统的农耕社会里,春播、夏收、秋获、冬藏是主要的劳作活动。土地收成的情况,对于以此为生的人们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人们对于土地还有深深的敬畏之情。每到春天播种之时,都会祭祀土地神,祈求土地神赐予五谷丰登,这种活动被称为‘春祈’。到了秋季,正是收获的季节,也要祭祀土地神,拜谢神的庇护,称为‘秋祀’。八月十五是秋季收获的季节,各家都要拜土地神,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祀’遗传下来的习俗。另一种说法认为,中秋节与中华民族远古的天象崇拜——— 祭月风俗有关。在古代人们看来,月亮是仅次于太阳的神灵,一直是人们重要的崇拜对象。”
    纪连海表示,自古以来,人们认识到月亮和农业丰收有着紧密的关系,古代帝王在秋天祭月,以此来感谢月神,庆祝农业丰收,为此,中秋祭月更显得特别重要。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说是与我国古代祭月、拜月有着直接的关系。
历史———看古人如何赏月
    纪连海说,古代各朝都有祭月、拜月的活动,而且内容越来越丰富。秦汉时,中秋节除了祭月还举行敬老活动,官府向老人赐予坐凳、手杖和圆饼。从汉代起祭月、拜月逐步演化出赏月之风。魏汉之后,赏月之风渐盛。
    古代赏月之风以唐代最为流行,中秋夜店家、酒楼重新装饰,牌楼扎绸挂彩,人们登楼、上台赏月;有的安排家宴,子女团圆,赏月叙谈。唐政府也特别重视这个节日,唐太宗时即将八月十五定为重要节日,恰好,这个节日又与三年一次的科举取士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举行,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
    唐朝以后,人们逐渐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北宋太宗年间,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
民俗———各地各有精彩
    纪连海还介绍了不少地方中秋节的不同民俗:山东省有些地区,中秋之夜有抛帕招亲的习俗。中秋节是夜,于广场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宫景状,并设玉兔、桂树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欢庆歌舞之后,姑娘们将一些绣着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抛去。如有观众接得的手帕与“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领奖。有些未婚的小伙子在交还手帕时,若受“嫦娥”喜欢,则可以戒指相赠。此后,双方可以交友往来,情投者便喜结良缘。
    旧时东莞有些妇女相信“月老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无意中人者,便于中秋夜晚三更时,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相传中秋之夜,静沐月光,可使妇女怀孕。在一些地区,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妇女便走出家门,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贵子,谓之“照月”。

    在台湾,中秋夜有未婚女子“偷菜求郎”之俗。妆饰美丽的女子踏着月光,往别人菜圃中偷摘大葱及蔬菜,偷摘到之后便预示她能遇到如意郎君。因此台湾有“偷着葱,嫁好夫;偷着菜,嫁好婿”之谚语。
    本期节目将于9月19日(本周日)07:38在山东卫视《新杏坛》播出,敬请收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