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芳(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新杏坛》“妙解红楼梦”系列主讲人)
马教授说:这个活动很不错,像这样的一个大活动以前没有过。全国各地的讲坛类节目很多,但都是专家讲,群众听。而现在,观众也可以上台演讲了,有这样的一个机会。
在古代,很多好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从民间、从群众中来的。你像孔子编的《诗经》,就是从民间采风。你像唐诗宋词,也是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旗亭画壁,王昌龄,王之涣,高适三位大诗人要比谁的诗在民间更流行,更广为传唱。再像柳永的词,人称“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这都是很好的证明。
对于来自民间的选手,马瑞芳教授专门指出,好的东西未必只掌握在专家手里,千万别小瞧了群众。“我们青州有句俗话,说‘嘴尖的能捡起谷粒来’,就是形容人的口才非常好。”群众讲课和专家不同,专家可以讲述研究多年的深度来,但是也往往是很多人不会关注的问题。
在这次比赛中,有很多选手讲了关于李清照和《红楼梦》的选题。马瑞芳教授看了解读李清照的稿子说道,“不错,一个大一法律系的学生能做到这样,是下了功夫的。”而马教授也对一些稿件不是很满意,比如她看了一篇解读《红楼梦》的稿子,便说:“研究的不准确。”
当笔者问到,对群众来讲,如何来解读经典?马教授说了一个门路:读原典!并且马教授强调,一定要找好的版本的原著来读,一本书,不同的版本,味道差别很大。并且马教授建议,在解读原典的时候,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文学界有个说法,“关键不是你在叙述哪个时代,而是看你在哪个时代叙事。”生活在一定时代的作家难免会打上时代的印记。所以结合历史背景,更有助于正确、深刻地理解名著。
有人将“全民开讲”的比赛和超级女声的海选放在一起比喻,面对有人“文化娱乐化”的质疑,马教授回应道:“全民开讲活动不算是把文化娱乐化,只能说是普及文化的一种尝试”。马教授指出,《超级女声》是唱歌,谁都可以来唱的,但是全民开讲是说读书的事儿,是在读书基础的文化活动,这是好事,并笑称“全民开讲总比全民打麻将好,比打扑克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