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精彩呈现

标签:
杂谈 |
11月15日精彩呈现——易经的现代意义
很多人都以为《易经》是艰涩难懂的,其实,通过傅佩荣教授的讲解,可以看到,很多《易经》卦象的灵感都是来自于日常的生活。但是来源于中国古代生活的智慧之书《易经》,在科技发达的21世纪还有指导意义吗?
二十世纪以后,西方人发现宇宙是一个有生命的东西。同时他们惊讶的发现,这个探寻了几百年的问题,其实早在几千年前中国的《易经》里就已经给出了答案。甚至有人认为计算机的发明也来源于《易经》。那么《易经》里究竟隐藏了什么样的科学智慧,能让西方的科学家们肃然起敬呢?
在本集中,傅佩荣先生主要讲解的是复卦、泰卦等,深入浅出,受益匪浅,让我们一起步入神秘的易学殿堂,从易经中学习自求多福的方法,敬请关注!
本集看点:
1、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首次提出一门新兴的学科——心理学。但是,在傅培荣先生看来,《易经》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涉及到了这门学科。易经与心理学又有着怎样神秘的联系?
2、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吉星高照,但是在现实生活里,倒霉、失意的时候却是十之八九。面临不幸,我们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否极泰来呢?
3、正义与公平一直以来是人们倾心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境界。但是在现实社会里,我们却常常感叹命运对自己的捉弄。面对生活里大大小小的不公平,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处变不惊,从容应对呢?
4、《易经》号称“天书”,现代人皓首穷经也难以窥其究竟,但它却是古人心中的圣典。孔子五十岁开始读《易经》,说“不学易,无以知”,荀子说,真正懂易经的人是不会占卦的。这里面究竟有着怎样的隐秘?孔子与荀子是如何学习《易经》的?他们的方法又会带给我们给怎样的启发?
5、《易经》被古人推崇为「天人之道」、「宇宙的真理」,那么我们的祖先究竟在《易经》里读到了什么样的智慧,这些智慧对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又会有怎样的启发呢?
6、学习《易经》的标准办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对《易经》深有研究的傅培荣先生,又从里面得到了什么样的全新体验呢?
7、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要想成为一个将军,一个领导,究竟需要具备什么样必不可少的素质?在现代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易经》又将教会我们怎样的领导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