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新杏坛
新杏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559
  • 关注人气:3,9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阎崇年pk马瑞芳

(2009-07-31 15:51:55)
标签:

杂谈

《新杏坛》名嘴亲赴烟台精彩过招

阎崇年pk马瑞芳:正说历史也风流

阎崇年pk马瑞芳两大名嘴“打酱油”~

731日,应山东卫视《新杏坛》之邀,阎崇年与马瑞芳在烟台鲁东大学图书馆多功能厅举办了一场精彩对话。两位学者不仅在pk时唇枪舌剑,在回答学生提问时也是妙语连珠,其内容包罗万象,其话锋犀利幽默,热闹的现场气氛丝毫不亚于《新杏坛》之前在山东大学举办的易中天对话马瑞芳的经典一幕。那么,阎崇年此次复出,会不会把重点转移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满清历史之外?阎崇年又将怎样解读为人耳熟能详的经典?他的观点,会得到马瑞芳的认可吗? 

对话一开始就擦出火花

马瑞芳与阎崇年,一位是清史的研究学者,一位是经典文学的研究者,二个大师的对话将会摩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这是每一个在场的观众都万分期待的问题。果然,对话一开始就出现的爆笑局面,让前来参加的观众们深感不虚此行。

马瑞芳是青州人,而阎崇年虽现居北京,却也是地地道道的蓬莱老乡,两人一开场就在谁是主人谁是客人这个问题上讨论的不相上下。从阎老的老家蓬莱展开话头,两个人共同回忆和分享了自己与著名高僧星云大师的渊源往来,中间穿插二人以及他们同许多当代名人如易中天、于丹等人交往中的趣闻轶事,一下子就调动了现场的热烈气氛,倒成了名副其实的名嘴“打酱油”。

阎马“斗嘴”:清代那些事儿

随着话题延伸,二人逐渐向自己的角色和专长“回归”,谈起了“清代那些事儿”。一个从新书《合掌录》出书的前因后果说到清史,一个从清史的“康乾盛世”和康熙南巡引出清代文学。阎、马两位教授,从自己的角度共同梳理了康熙这个历史人物和清代的著名文学作品《桃花扇》、《红楼梦》、《聊斋志异》的关系渊源,第一次提出并探讨了“历史之实与文学之虚”这个话题。

马瑞芳教授举《聊斋志异》中描写鬼怪战乱的例子说明了小说可以通过文学手段反映人间之乱,而阎崇年教授则举清代著名的杨彭年案和胶东地区的于七之乱提出真正的历史或许比小说描写还要残酷,引发了现场观众的殷切共鸣和深深思考。

之前在《百家讲坛》讲清史时,阎崇年对满清入关屠杀、剃头、文字狱的理解,引起了很多人不满,他对满族的暧昧态度使其成为众矢之的。尤其是经过无锡事件之后,此次录制《新杏坛》再讲满清,阎崇年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理性而幽默的重新审视了这一段历史。

当贾母遇见荣国公

随着谈话进入高潮,两位大家分别给在座的观众留下了“思考题”。马教授现场考试,让大家自己考虑一下如果能做《红楼梦》中的人物,自己会选哪一个?当两位互相问到此问题时,最有趣的场面出现了:马教授说自己最喜欢做贾母,而阎教授竟然说自己想做“贾母的丈夫”!引起大家的会心大笑。接下来,阎教授谈到人生,感慨现代人很多都没学会“吃”和“睡”,并给在场的观众们留下了一段精彩的“四合”人生忠告:与天合、与地合、与人合、与心合。

在对话即将结束时,二位大家一个称对方为学问大家,一个则称对方著作等身,共同感慨了烟台、山东的人杰地灵,并依依不舍地同大家挥手告别。

另外,本期节目将会于8162220作为山东卫视《新杏坛》的特别节目与广大观众见面,敬请期待《新杏坛》节目之马瑞芳与阎崇年的名家对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