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赴曲阜朝圣

标签:
杂谈 |
率真,易中天!
米色西装,黑色墨镜,易中天先生曲阜之行气宇轩昂
在古老的杏坛,易中天先生感受氤氲怀古情节
传承文化,是每一位学者的理想与追求,易中天也不例外。
“你们看我明天怎么收拾那些记者!”易中天在从机场到市区的路上对我说。我一愣,随即悠悠地说:“易先生,我是山东电视台的人,现在给您开车的是山大出版社陈社长,他也是搞出版工作的。”易先生摘下墨镜,看了我一眼,“前两天,我在江苏,每到一处,记者蜂拥而至、争先恐后地问我对《百家讲坛》主讲挨打的看法,问我怕不怕挨打。”我哑然了。
现在某些不良记者为了博人眼球、赚取收视率,不惜血淋淋地伤害被采访人,他们的问题像刀一样直接割在被采访人的身上。他们甚至没有想过采访对象是自己老师、师爷爷辈儿的人物,他们对名人失去了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总想伤害别人以取得自己的利益。随手翻开报纸,我们看到砸到先生身上的是“流言”和“板砖”,交流的方式是“炮轰”与“拷问”,传达的信息是“断章取义”与“误读”。面对这么一位饱受小报记者折磨的长者,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我有些脸红。即使最胸无城府的人,当他多次被记者伤害以后,他也会对媒体产生本能的戒备。
易先生很真诚,很敬业。在曲阜的时候,先生为我们栏目拍宣传片,每个镜头至少录三遍。易先生没有不耐烦,而是根据导演的要求一遍又一遍地排演他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宣传语。景区的围观者越聚越多,现场实在是没办法控制了,易先生依然极其认真地跟着导演走位。现场的工作人员都被先生的认真劲儿给感动着。还有一点,我不得不佩服他的是,当我们要求他另外再说两句宣传语的时候,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易先生随口吟出:“在古老的杏坛触摸历史,在文化的圣地传承文化。”高手就是高手!出口成章,既工整又意蕴生动,不得不服!厚积薄发的学者就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