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始作俑者

(2008-07-10 10:29:41)
标签:

杂谈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始作俑者

说到“挟天子以令诸侯”,我们大多数人脑子里闪现的第一人物莫过于曹操了,从古至今,这样做的人不少,但最著名的自然是曹操,那曹操是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呢?

不是。始作俑者是齐桓公。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齐国大治。国家强大起来,军事实力也冠绝诸侯,素有称霸野心的齐桓公自然将目光转向了天下,可是天下诸侯数百个,且周王朝才是名义上合理的统治者,要号令天下谈何容易,这着实令桓公头疼。

这个时候,管仲就提出了一个绝妙的计划:尊王攘夷。

说到尊王攘夷,“尊王”在当时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政治口号。我们知道在东周那个时代,周天子早已经没人尊重了,而就在这个周王不受人尊重的时代,齐桓公提出尊王,代周王行事,号令诸侯。这就是我们讲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者”,就从齐桓公开始。

尊王有几大好处。第一,占据了正义的旗号。凡齐桓公做的事那都是以周天子的名义下发的,诸侯国虽然知道内幕也不能不听。

第二,以天子的名义形成会盟,利用盟会的形势约束诸侯间的行动,要求相互之间不要残杀。比如说后来的葵丘会盟,大家约定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那就得言归于好,永不相伐;但如若齐桓公看谁不顺眼,那他就可以用周天子的名义讨伐他,天子要讨伐一个诸侯,名正言顺,其他诸侯都得出兵相助。

第三、可以用尊重周王制定的礼仪规范的名义,对那些作出不符合周礼规矩的事的侯国进行惩罚。

最后,齐桓公就高扬着这面大旗完成了称霸大业。“挟天子以令诸侯”也为历代权臣所利用,成为他们手中屡试不爽的王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