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那么官究竟该怎么做?
其实远在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就向我们精辟阐述了做官的许多要求和准则。他说做官有三准则:
第一个,先有司。有司代表各级官员,遇到事情你要率先去做。即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模范的力量是无穷的,你带有先做起来,整个单位自然而然朝着你的方向去走。你光叫别人做自己不做,那别人又怎么会做好呢?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
第二个叫做赦小过。如果你的部下有小的过失一定要宽容对待。当一个长官,最怕是对部下的过失念念不忘,因为人难免犯错。所以你看到别人有错,就要能够给他机会改过,事实上一个人如果改过的话,他的心态就会可贵。因为他懂得谦卑,他懂得体谅别人的痛苦,这样的人在政府机关服务的话,对老百姓会更有服务的心愿的。
第三个是举贤才。要推举杰出的人才。举贤才特别要留意,除了你认识的人才之外,要接纳其他人所推荐的,或经过高等考试表现杰出的人才,都要给他们机会,政治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政治是大家的事情,那你当然就要让选贤与能,能出来替百姓服务,这才是国家上轨道的方法。
所以可以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这九个字是孔子送给所有政府官员的座右铭。
其实这一讲是《向冉雍学习德行》,那么为什么要讲到为官之道呢?傅佩荣先生说:儒家讲求“学而优则仕”“德高为范”,学习好、德行好的人应当去做官,这样就能将自己的知识和德行传播给更多的人,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