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编导手记 |
志向最高,问题最多——子张决非一般人
“人活在世界上,如果只是过日子,那并不难,重要的是你要过什么日子?”
台湾大学著名教授傅佩荣先生在讲述《新杏坛》系列节目《向孔门弟子借智慧之向子张学习立志》时如是说。
傅佩荣先生认为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有所成就,首先必须有一个准确的方向,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而孔子门下的年轻弟子子张正是这样的人。
子张 (前503-?) 春秋末陈国阳城(今河南登封)人。孔子门下最著名学生之一,“子张之儒”的创始人。”子张比孔子小了四十八岁,因为年轻气盛,所以什么问题都敢问,是孔门弟子中最善于向老师提问的。而他问的问题往往是和人生志向相关的。
子张又问:“我怎么去变得通达?”孔子指出三点:第一个,质直而好义,本性要真诚而正直,但是你要喜欢做该做的事,你要通达,到任何地方都走得通,一定要保持一个真诚、正直的心。第二个,察言而观色,年轻人要想走得通的话,一定要察言观色,不到你该说话的时候就说,叫做急躁;该你说话的时候不说,叫做隐瞒;要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做适当的事。第三个,虑以下人。就是随时都要考虑到谦卑待人,要谦虚,一个人谦虚的话,才能走得通。
敬请关注山东电视台《新杏坛》系列《向孔门弟子借智慧之向子张学习立志》。播出时间:4月5日上午10:30 重播:4月6日晚上22:35.让我们和傅佩荣教授一起,探求人生的立志之道。